炮制麻繁偷偷省人工,品味贵重悄悄减物力。用这个对联来描述现在的中药店不会太冤枉吧?担心药的质量的人越来越多,经常说我们这个地方药材质量不行。原因在于不良商家的造假,或以假乱真,或胡乱炮制,当然种植的总没有野生的效果好,可是哪来的那么多野生的,但是,某宝上“野生”药材却不少,实际上都是在用“野生”做幌子而已。不过,也不能说一家卖野生药材的也没有,毕竟还是极少数。所以,买药一定不要被其“野生”所迷惑 药用错了会坏事,会起相反的作用,会无效,会影响整个方子的协同效果,如果是君药用错了,那就兵熊一窝。想想看,如果桃核承气汤,桃红四物汤用杏仁冒充,会是什么效果?如果用于能治九种心痛的元胡是山药蛋制造的,肯定一点效果没有。 另外炮制过度,也也会使药效大大降低,比如半夏用20%的白矾水浸泡后,究竟还有多少效果?生半夏的副作用就是棘喉,只要多煎一些时间只喝药汤不吃半夏并没有什么不适,而且效果非常好。《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就是用的大剂量的生半夏安眠的。仲景用半夏也是生用,都是多洗几次而已。  草药一般叫饮片,就是说很多块茎类的药物要切片,而且越薄越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过去的老药工经常说一寸能切出几百片,来强调饮片的制作工艺与质量。现在,很少这么认真了,比如,你看看杠牙的芍药块是不是有的比饼干还厚,甚至比桃酥还厚。这样的厚度,如果大夫说煎40分钟,能煎出多少药效?好多药店的茯苓都是小方块,这东西很硬,不打碎,在有限的时间里是不可能煎出多少药效来的。 过去,药店都有舟状大药碾子,药量大给碾碎碾细,柜台上也有铜制的药臼,只是个摆设,你买的药本来需要捣细的也不给你捣。有的这个工具根本就没有。像龙骨、牡蛎、磁石、代赭石等矿物类、动物骨骼类药,不捣细,跟水里放块石头煮区别不大。 经方里的杏仁用来治喘。杏仁要用生杏仁,带皮的,然后粉碎入药。切不可用去了皮炒过的杏仁。杏仁如果是不良药商买露lu厂家提取后又炒了卖给药店,药店再卖给患者,就没良心了。里面一点药效也没有了,拌凉菜都不好吃。 还有,药店进货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会进价格贵的药,比如人参,他们进的生晒参都是200多元一斤的,我发现我们这里药店卖到1200元一斤,能有人参的效果吗?不如党参。但是,有时不是党参所能替代的咋办? 经常出差南方,看到有些药店在柜子上面摆一排瓷坛子,里面装着易挥发如当归,易吸潮、易虫蛀的药物,很讲究,一看药师戴着小圆镜片眼镜,低头挑眼看你,就知道这样的药店是该挂老字号牌匾的。 再说一下,桃仁是扁的椭圆形的,杏仁是心形的。对了,有说桃仁治疗咳嗽效果比杏仁好,你信吗? 一副草药要想尽量有效果,还是用粉碎机粉成粗末比较好。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药训在民国以前或许是这样,1980年代之后,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 本来还可以说1000字,就这样吧,点到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