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唐代风流才女李冶诗

 高山仙人掌 2020-01-16

     读唐代风流才女李冶诗

李冶(?-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是中唐诗坛上负有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宫中。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

李冶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遣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存诗十六首。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十一岁时被父母送到玉真观出家为女道士,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加及她善弹琴,工格律。当时著名的陆羽和释皎然(俗家姓谢,是谢灵运十世孙)均同她意甚相得,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投合。其《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历来女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

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赏析:'至深至浅清溪',清溪不比江海,'浅'是实情,是溪的特征之一。同时,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云鸟、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测浅深,因此说深。

醴陵明月镇左氏评:诗人阅人无数,看透男女、夫妻关系。至慧至痛,浅言出之。

明月夜留别

离人无语月无声,

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

云间水上到层城。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

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

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

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

弦肠一时断。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

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

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

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

沙鸥出浦谩相逢。

寻陆羽不遇

叩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春闺怨

百尺井栏上,

数株桃已红。

念君辽海北,

抛妾宋家东。

惆怅白日暮,

相思明月空。

罗衣春夜暖,

愿作西南风。

最爱纤纤曲水滨,

夕阳移影过青蘋.

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

低叶已藏依岸棹,

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渐重烟光老,

散作飞绵惹翠裀.

注:裀夹衣,王念孙疏证:《说文》所谓重衣也。裀与衫同。

偶居

心远浮云知不还,

心云并在有无间。

狂风何事相摇荡,

吹向南山复北山。

李冶是唐朝享有盛名的美女诗人,美得惊动党中央,为此风流大帝李隆基曾召幸当时已过不惑之年却还风韵犹存的她到宫中逗留一月,然后放回。晚年又被召入宫中,只因朱泚叛乱唐德宗仓惶逃出京城,像避“安史之乱”而跑路的唐玄宗一样,很多家眷都不及带出京城,平定叛乱之后回京的唐德宗,居然发现李冶与曾成立“伪中央”的乱臣贼子朱泚有诗文往来,等于是变节投敌邀宠献媚,愤怒至极的唐帝立马叫人“扑杀之”,从此香消玉殒。乱棒结束了她不羁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