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章一首诗美人入红尘

 高山仙人掌 2020-01-16

连载:薛涛与剑南西川节度使


第五章:一首诗美人入红尘

莲花为号玉为腮,

珍重尚书遣妾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

虚劳神女下阳台。

我天生丽质、貌美如花,来找你丫挺的自荐枕席,你却看都不看我一眼,你可真够意思啊。你可想好了啊,我可是尚书大人派来伺候你的啊,你竟敢春心不起,还跟我这儿装模作样的,让我来了一把英雄白跑路!伤自尊了,我走了!友尽!

诗啊,大概就是这意思。这首诗叫《赠陈陶处士》,作者叫莲花,是个妓女。她在诗中用了巫山神女的典故,并以神女自比,相必是色艺双绝之人啊。你可别看这诗是妓女写的,它还收入了《全唐诗》呢。从诗的题目看,是送给一个叫陈陶的隐士,那这个陈陶又是谁呢?就是写“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位,不管他其它的诗写的如何,只凭这一句,就称得上是晚唐著名诗人了。《赠陈陶处士》其实写的是当时一个比较有名儿的风月故事。看明代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第三十五卷中是怎么写的:

陈陶隐南昌西山,操行清洁。严宇牧豫章,欲挠之,遣小妓莲花往侍焉,陶殊不顾。妓乃献诗求去,曰:“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遣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神女下阳台。”陶答曰:“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陈陶在南昌的西山隐居,品德高尚、纯洁。当时的豫章(南昌)郡守严宇知道后,打算骚扰骚扰他,便让一个叫莲花的小妓女去陈陶的住处伺候他。谁知陈陶却是坐怀不乱,连看都没看莲花一眼。莲花觉得很无聊,于是写了这首诗给陈陶,告辞而走。陈陶呢,也写了一首回应她: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大概意思我这些日子天天琢磨写诗,根本没有其它想法,再说我已经老了,没这心思了。我已经找到了得道成仙的门路,只是愧对了你对我一片心意啊。你看,陈陶将妓女莲花比作卓文君,也算对得起她了!那位问了,你讲这个故事跟薛涛和剑南西川节度使有关系吗?有啊,今天我们这一章里,就要讲到巫山神女、讲到妓女、讲到薛涛怎么用一首诗,就让韦皋把她留在了自己身边。
   在上一章里我们讲了韦皋智杀牛云光的故事。在唐朝的历史上,牛云光是个小人物,如果不是在“二帝四王之乱”这个大事件中被韦皋砍了脑袋,估计历史上都不会留下他的名字。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小人物总是可悲可叹的,都是被大Boss打来打去的小怪兽。韦皋杀了牛云光和苏玉之后,朱泚并没有对韦皋死心,还是想拉拢他。《旧唐书.韦皋传》里是这么写的:

泚又使家僮刘海广以皋为凤翔节度使,皋斩海广及从者三人,生一人,使报泚。于是诏以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置奉义军节度以旌之。皋遣从兄平及弇继入奉天城,城中闻皋有备,士气增倍。

朱泚又派家僮刘海广去给韦皋送信,让他当凤翔节度使,韦皋杀了刘海广和另外三名随从,放走了一个,让他给朱泚报信儿:孙子,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德宗皇帝知道了这个事儿后,便下诏封韦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以此来褒奖他。随后韦皋还派遣了他的两位哥哥韦平、韦弇潜入奉天去报信,奉天城中的君臣等人知道韦皋早有准备之后,士气倍增。

在这个事件中,韦皋韦城武的谋略显示的淋漓尽致。其实早在诛杀牛云光之前,韦皋就做了大量的工作。赵元一《奉天录》记载:

贼泚初至奉天,凤翔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韦皋领陇州留后。时所在阻绝, 未知适从。皋密谋将帅,励以忠诚,览其雄心,皆愿效死。贼将王文奖赍伪牒诱 皋,皋欲斩之,虑其速祸,乃礼而遣之。因令其将高光仪往观形势。既还,具扬 奸计。

狗贼朱泚刚刚围攻奉天的时候,凤翔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韦皋正是陇州行营留守处处长。当时奉天与陇州之间已被叛军阻隔,好多人都不知道将来该咋办。韦皋便秘密召集了陇州行营的军官,鼓励他们要忠诚。众将官都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都愿意为皇帝尽忠。此时叛将王文奖带着朱泚的文书来引诱韦皋反叛,韦皋本打算杀了他,但考虑时机还不成熟,这样做只能加快灾祸的到来,便对王文奖以礼相待、并礼送出境。同时,他还让手下高光仪前去侦查叛乱的形式、搜集情报。高光仪回来后,把叛军的奸计全都告诉了韦皋。
  你看,韦皋这心思缜密吧。这还不算完,按照史料记载,韦皋杀了牛云光之后,除了派他俩哥哥到奉天面见皇帝,给皇帝吃了个定心丸。还再考虑到如果朱泚的特务、间谍啥的进城搅和,扰乱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军心,那可就麻烦了。于是韦皋带着将帅、军卒们在陇州城内“筑坛刑牲,刺血誓众”,就是筑高坛、杀牛羊、刺破手指、歃血为盟。当时的官吏们都不拒绝这么做,这就使陇州城里军民紧紧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来对抗朱泚。同时,韦皋还派遣了使者,前去吐蕃寻求援助,吐蕃看到陇州团结一致的局面,就给了韦皋很多战马和金银。韦皋这一系列的安排,不但让朱泚拉拢韦皋的想法落了空,还是使老朱四面合围奉天、攻陷奉天的计划泡了汤。德宗皇帝和他手下的将帅们因此不用再担心奉天西面受到攻击,勇气一下子高涨起来。

建中四年(783)十一月,韦皋累加检校礼部尚书。这个检校礼部尚书是个什么官儿呢?检校,就是指没有正式任命的文件、而是由皇帝特提批准的、可以行使相应权力的某个职务的代理。韦皋这个官儿就是大概就是代理礼部尚书的意思,从一品的级别。你看,建中四年(783)四月以前,韦皋只是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四月二十六日,张镒以同平章事出任陇右凤翔节度使,提拔韦皋为殿中侍御史,变成了从七品下;十一月,韦皋杀了牛云光、刘海广等人、带众将歃血为盟之后,一下了就成了从一品的检校礼部尚书。短短七个月的时间,韦皋就完成了很多人穷尽一生也完不成的蜕变。


    时间到了兴元元年(784),在轰轰烈烈的“二帝四王之乱”中,因为大唐将士用命,使德宗皇帝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一年七月,唐将
李晟等人帅军攻克长安,德宗在离开十个月之后,返回了长安。不久,伪皇帝朱泚被部下所杀,他弟弟朱滔生病而死,其他叛将也是死的死,抓的抓。已经喧嚣了好几年的大唐朝,就像一大锅沸腾的开水被撤去了柴火,逐渐的安静下来。德宗返回京师长安之后,咂摸咂摸这两年的事儿,不由得想起韦皋韦城武,觉得此人确实有大将之才,于是将其招进长安,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啊。第二年,也就是贞元元年(785)年,韦皋被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至此,韦城武终于由一个给唐肃宗唱挽歌的少年,变成了大唐朝威震八方的封疆大吏。

这一年,薛涛十五岁了,已经从一个懵懂学诗的女童,变成了美貌多才、名满成都的少女诗人。韦皋到了成都上任之后,便经常听到薛涛的诗名。有一天,韦皋在大帅府宴请西蜀名士,差人把著名美女诗人薛涛叫来陪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韦城武忽然注意到了薛涛,便让她作诗一首以祝酒兴,其实也有想看看薛涛的水平到底咋样的意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薛涛接过纸笔,一挥而就,写下了《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谒,本来拜见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怀着虔诚的心情去巫山庙转转。那么这个巫山庙是个什么鬼呢?就是巫山上的一座庙,我觉得应该就是当年楚襄王和宋玉游高唐之后,在云梦泽边上盖的那个庙。其实这个庙是啥没那么重要,关键是引出巫山和高唐来,这才是薛涛诗中要说的重点。这个巫山云雨啊,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特殊的含义。早年间啊,大概在春秋时期吧,楚国有一个叫宋玉的家伙,有才,长的又俊,以忽悠楚国国王为己任。他写过一个《高唐赋》,里面啊,有这么一段话: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当初啊,先王、就是楚怀王,曾到高唐来游玩。玩累了,天还没黑就给睡了。结果呢,梦见一个美女走过来,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是高唐之客。听说您来这里玩儿,我是特意赶来陪你睡觉的。楚怀王听完这段话,就宠幸了巫山之女。完事儿之后,这美女告辞说:我住在巫山向阳的一面,和这里有高山阻隔。早晨我就变成云彩飞过来,晚上我就变成雨飘过了。反正早早晚晚,我都在你的阳台之下。大概就是这意思。这个美女便是巫山神女,这个巫山云雨啊后来也就成了一个特殊的代词。一个美丽的女神仙,在楚怀王面前自荐枕席,求被宠幸。这个典故、这个意思也无数次的被中国的大诗人、小诗人、男诗人、女诗人用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个好玩的,在唐朝的一本叫《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么一段:

濠州西有高塘馆,附近淮水。御史阎敬爱宿此馆,题诗曰:“借问襄王安在哉?山川此处胜阳台。今朝寓宿高塘馆,神女何曾如梦来?”轺轩来往,无不吟讽,以为警绝。有李和风者至此,又题诗曰:“高唐不是这高唐,淮畔荆南各异方。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煞楚襄王。”读者方解。

濠州是现在安徽凤阳县一带。濠州西面有个高塘馆,挨着淮水。有一次御史阎敬爱在这里住宿,颇有感触,在墙上题诗一首:楚襄王去哪儿了啊,这地方的有山有水的,比阳台差不了哪儿去啊。可是我在这儿都住好今天了,怎么也不见有巫山神女来找我呢?这诗一题啊,来往的文人墨客、商旅行人都争相吟诵,觉得非常好。这一天呢有一个叫李和风的到了这儿,看见了阎敬爱这首诗,觉得很好笑,于是也题了一首:有神女那个高唐,可不是你安徽这个啊,这个在淮水之畔,那个可是在楚国之南啊。你要是想在这儿找到自荐枕席的神女,楚襄王就是在地底下恐怕也得前仰后合、笑掉大牙啊!你看,这神女、这高唐、还有巫山这个地方,是有特殊含义的。

那么问题来了,韦皋请人喝酒,让薛涛陪酒作诗,她为何要写这首《谒巫山庙》呢?先看首联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去的路上,确实是心绪不宁,不知道到了之后面对的是什么,连猴子的叫声都觉得乱七八糟的。不过一路走过去,景色却是越来越好,云霞秀美、草木飘香。颔联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便开始讲故事了,这美丽的山色,总是能让我想起英俊多才的宋玉;云梦泽哗哗的水声,总觉得是谁在哭楚襄王。颈联继续讲故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唉,朝朝暮暮的阳台之下,在云云雨雨的缠绵之中,楚国就亡国喽。尾联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开始抒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这惆怅的春天里,我能做的就是在巫山的神女庙前看着这些嫩绿的柳叶,想着我的柳叶弯眉是不是画的漂亮……

你看,十五岁的薛涛早年丧父,跟着妈妈一个人在成都生活。作为一个长安人来讲,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啊。在艰难生活中,她成为了一个素有诗名的美女,那她以后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生呢?这恐怕是薛涛和她妈妈想的最多的问题。如果她能和韦皋韦大人搭上关系,不但会衣食无忧,她的人生恐怕都要发生巨大的转变。聪明的薛涛一定想到了这一点,至少她的潜意识里应该是这么想的,所以才自比巫山神女,在作诗显示自己才情的同时,暗含着有向韦皋自荐枕席之意。那韦皋是多聪明的人啊,能看不出这个意思来吗?于是这顿饭之后没几天,薛涛就加入了乐籍。

这个所谓的乐籍啊,开始的时候就是把一些战俘、罪犯的妻女、后代编入一个名册,让他们专门从事声乐、表演等娱乐项目,用歌舞、唱歌、诗文等形式,加上她们的美色来娱乐军人、官员等等。政府还建立专门的机构对这些人进行培训和管理,这个机构就叫做教坊。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坊逐渐变成面向大众的娱乐场所之后,加入乐籍的人也就不限于战俘、罪犯的妻女和后代了。一些社会上有姿色、才情却又难以独立生活的女性也逐渐加入进来。在唐朝,很多地方都有教坊,这些教坊中有一些是为专门的机构服务的。你比如韦皋让薛涛加入乐籍,从薛涛之后二十多年的经历看,她就成了专门服务于剑南西川节度使府的乐妓。不过呢,这个乐妓和后来人们所说的妓女,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因为乐妓并不是面向市场、为广大荷尔蒙爆棚的男性提供服务的那种失足妇女,其实她更接近后来的俳优人和交际花的合体。

从贞元元年(785)开始,薛涛开始了她在韦皋身边长达二十多年的生活,正是这二十年的时间,她在封疆大吏身边、借助他的声威,开始了在成都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才使她成为了当时大唐朝诗歌江湖里最顶尖的娘们儿。薛涛知道这一切都是韦皋带给他的,在她的诗中,有一首叫《寄词》:

菌阁芝楼杳霭中,

霞开深见玉皇宫。

紫阳天上神仙客,

称在人间立世功。

这首诗其实也是马屁之作,但是呢我们前面说过了,薛涛的酬、赠、寄、送的诗中,一般送给关系密切之人的诗作,题目都简单、隐晦,让人不知所云。这首诗就这样子的,寄词,寄给谁没说,四句诗也都虚头巴脑、神神叨叨。可是你仔细咂摸咂摸就会发现,紫阳天上神仙客,称在人间立世功,薛涛身边的人类,能够配的上这句诗的,恐怕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韦皋。那么薛涛以后的日子会怎样呢?又会有什么样的诗作呢?我们下周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