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框架式快乐习作教学公益性直播课堂——《如何写读后感》第1讲

 泛一舟书屋 2020-01-16

我们经常说的读后感是指阅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所产生的感受或感想。但在具体习作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观后感、听后感,它们的称呼虽然不同,但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的写法却是一样的。这几种习作的写法都重在谈“感想”或“感受”,所不同的就是借助的媒介不一样,读后感是通过阅读,观后感是通过观看,而听后感则是通过倾听。因此,本节谈的读后感的写法与构思框架,照例适用于写观后感和听后感。

(第一讲)

写法指导

    一、读懂所要写读后感的文章

    写好读后感的关键是要读懂文章,因为“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如果要对一篇文章有想法或感受,必须要读懂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会更好的谈自己的感受。为了不至于在写读后感时无话可说,最好边读边记,把一些重点句段勾画出来,把自己的一些感受或思想随手写出来。

    二、要在文章中确定有价值的感受

    读一篇文章产生的想法或者感受是很多的,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为了使写作有条理,叙述有内容,思想有高度,可以把阅读时勾画的句段,产生的想法或感受加以归类、整理,梳理出条理,然后选择好写作的框架建构。这样,具体写作时就轻松多了。为了使所写的读后感脱离一般的俗套,要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谈,选择有价值的感受来谈。比如从反映的思想方面谈、从修辞角度谈、从谋篇布局的结构谈、从人物的思想品质谈等等,对于大家都已经认可或反复品析的问题要尽量少谈或不谈。

三、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文章中产生的感受或感想

读后感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口号式的宣泄,而是活生生的思想的洗礼或教育。为了使所写的读后感更有说服力,除了联系文章来谈之外,还应该结合所谈的思想,引用自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补充说明。选择的事例一定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与所读文章的思想一脉相承。这样,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与补充,所写的读后感自然就更有说服力了。

《格格寻亲记》第6章.mp3 From 国宴飞翔语文教学与原创美文赏析 00:00 25:4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