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心茹大海 2020-01-16

当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或一方篆刻作品时,我们能看到的是线条按照某种方式的排列,方式的不同传达给观赏者的意境就不同,或平静如水,或激烈跌宕,或庄严肃穆,或委婉华丽。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书法历史的发展,这条线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怪毕加索看到中国书法绘画时,赞叹不已,发出“假如生活在中国,我一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画家”的感叹。

一个点画,古人就可以喻为“千里阵云、高山坠石”等。一条线,通过不同的外在表象,如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等,表达了不同的精神内涵;那么,很多线在同一个作品,就是同一个视觉范围内出现,该怎样塑造美感?书论里应该不少表述,但关于篆刻中这方面的论述还不是很多,今天就说说篆刻里的韵律感。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中就这样说过:“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实际上就已经阐述了对线(点画)要有规律节奏变化,不能死板乏味,毫无生气的机械排叠。我们择取《孔侍中帖》的“书”字,这么多横画的排列,呈现的就是有规律的律动变化,和谐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激不厉,含蓄雅致。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其实从现代空间构筑的角度看,其本质和我们传统的观点是一样的。R. 阿恩海姆认为:“与‘事物’相比,‘事件’ 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本能反应,而一件‘事件’ 的主要特征,也恰就在于它的运动性。”就是说根据视知觉的基本原理,有规律的运动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到的现象。

书法和篆刻一样,流畅而极具美感,气势连贯的线组合排列,展现的是运动、起伏的节奏,从而传递给观者一种无声的乐感,使本来毫无生命活力的笔墨或篆刻线条变得鲜活而富有灵性。


还是来看实例,选了两方秦半通印。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这方“灌印”,从红色分析线上可以看出,是两组线,一组横势,长短在有变化中,一组是斜势(关于印章中的“势”,可参考本人在头条的另外发文),不仅有方向的变化,也有长短的变化。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这方秦印,横势为主,从红色分析线上可以看出,横势的笔画呈现散射状的排列。“南”字下面的两个横已经显示很倾斜了,但整体组合起来,是一种规律化的变化,左合右开,开合有度。

两个秦印实例中,线条都是一种动感的美,寓动于静,稳中求变,含蓄而灵动,和王羲之的字异曲同工,虽然书印不同,但内核的精妙如出一辙!


这种变化的韵律节奏感,被后人广泛地应用在创作中。

这方是齐白石的“长寿”,线条的排叠就和我上面画提示线的秦印是一样的,就不用再画提示线了。开与合,线的方向性变化,呈现的仍然是一种律动,变而不乱。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齐白石“长寿”

当代陈国斌先生的作品,大胆写意,很多人认为有悖于传统,但就从这个节奏感这个细节去关照印里的内质,会发现审美的取向是趋同的。如下图的“美人首饰王侯印”,以横势为主体,线条的排列有方向粗细等变化,但实际没有超越传统审美意识的框架。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陈国斌“美人首饰王侯印”


读到这里,会发现好像举例都是以写意印风为主的。在工稳一路的印风里,笔画的方向性极其统一,如何体现韵律节奏?

其实上面的叙述就是按照线的方向变化为主的,节奏感并不只是方向,更包括曲直、粗细、疏密、长短等方面的规律性运动变化。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这方汉官印“新郑邑长”,貌似平整方正,但看细节,会发现“新、郑、长”都是上松下紧的字形,于是就形成了松紧变换的节奏变化!可谓平中寓奇!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陈巨来“大风堂珍藏印”

陈巨来的印,可谓当代元朱文为路数的工稳印巨匠。这方印里直线与圆弧线的穿插使用,就像一首乐曲,高音激昂高亢,低音又委婉动听,而且能达到和谐转换,没有丝毫违和感。这就是篆刻中韵律所能带给我们的美感。

个人总觉得,无论是造音眼,还是对韵律节奏的把握,黄牧甫是一个高手。在貌似端庄线条洁净的外表下,总是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精彩。下图是他的“壬辰翰林”。

韵律感,篆刻中一样重要

黄牧甫“壬辰翰林”

仔细观察,会发现,所有的横画或竖画都不是工稳印风格里相同方向的排列,都有欹侧变化!而且“翰”的羽部、“林”的两个木,都有小小的变动,和谐中有灵动!可谓匠心独运,精微之处尽显精彩。

以上只是简单地对篆刻中的韵律感做一点归纳,侧重于线的方向,如果展开的去说,应该还有更多的内容。仅做抛砖引玉,欢迎方家批评指正。


(文中所用图则源于已出版的印集刊物,版权归属原所有者)

#篆刻爱好者##书法爱好者##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