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的告诫:为人处世,这二个地方尽量少去,容易致祸

 qiangk4kzk8us4 2020-01-16

在网络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还是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似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有很多吃货会选择前者,他们觉得人生在世不吃的好点就是对不起自己,所以他们的人生是为了吃好东西活着的。

但是大家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低的底线难道不就是活着吗?只有活着才有生命和精力去享受世间的美食,去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去追逐你想要的诗和远方。但同时在活着的这个底线上,如何才能够活的更好,成为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十分的悠久,经过了上下5000年的传承和积累,其实很多老祖宗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那么在他们的思维中,有两个地方绝对不能常去,如果经常去的话恐怕会为你招来灾祸,那就是是非之所和逐利之地。

至于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去,老祖宗既然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我们就从一些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来解释一下吧。

是非之所:不小心就会成为矛盾的中心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某些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他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是息息相关的,毕竟只有当一个人见多识广之后才能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确的东西。

而我们日常中所经常看到的那些在背后嚼人舌根的人,大多数都是整天无所事事,没有什么正事可以做,所以才会三五成群的去说道别人不好的地方。

《齐物论》中写道“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关于是非的辨别,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哈姆雷特,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推翻别人的想法,然后尝试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别人。

其实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而你说不定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毕竟在背后说别人坏话,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

而如果别人一个不小心把你说别人的坏话告诉了那个人,或者通过另外的渠道传到了那个人的耳朵里,有可能你就会变成矛盾的中心,以后被人家针对,但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原因。

历史上大部分的文人君子都对这种是非之地敬而远之,无法参与你们的谈话,我也不想参与这样的谈话,毕竟一个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是被大家所不喜的,更何况还有很大的风险成为众矢之的。

逐利之地:争名逐利可能会把自己赔进去

利益和财富这样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没有人会嫌多的,而且大多数人在拥有了财富之后,只会想让它变得越来越多而不想去承受损失,当身边有这样的机会的时候也会奋不顾身的扑上去。

《战国策》中写过,“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意思就是说,每一个喜欢争夺名声的人,现在都想一心往朝堂上走,而那些喜欢财富的人做不在乎那些高官虚名,而是踏踏实实的在人海中做生意。

不错,自古以来朝廷就是文人墨客的逐利场。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也背地里用过很多手段来让自己变得名声赫赫,而平民众多的市场则是商人们最喜欢的地方,毕竟在这里可以得到巨额的财富收益。

这个论点乍一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和谐,竟然是一个可以获得利益的地方,为什么不挤破了头往进走呢?难道还要敬而远之吗?

争名逐利是一场比拼,而每一场比拼中都会有所谓的胜者和败者,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的那一方根本没有发言权,而且胜利的人是少数,失败的人才是芸芸众生,这么多人在争名逐利的逐利之所,你就能保证你自己一定可以拔得头筹吗?

当你在这样的名利场中想要去拼搏的时候,你会发现会遇到非常多的阻碍和困扰,而赚钱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钱这种东西只要吃喝不愁可,以穿暖吃饱就已经足够了,何必又因为那些所谓的利益和财富去受这种苦呢。

所以说在我们漫长的人生当中,是非之地和逐利之所两个地方都要敬而远之,如果你是一个向往幸福而平淡的生活的人,就更要远离这两个地方了,毕竟它们就是所有斗争的源头。

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物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