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瑜伽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练习…一切随练习而来”,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玉蝴蝶YOGA 2020-01-16

阿斯汤加瑜伽的传承人,上师Guruji帕塔比乔伊斯当年说过这样一句话:“do your practice…all is coming”,  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阿斯汤加瑜伽的老师和阿斯汤加瑜伽人的励志金句,甚至被印在很多瑜伽用品上。

这个格言的意思看上去非常简单清楚,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只要你自律练习,每日熬汤,你总有一天可以掌握那些你曾经做不了的体位; 只要你练习,练习,练习…马力其D是终归可以绑上的,后弯终于可以手抓脚的,Kapo也会过的,Karandavasana也会稳稳的..3序列也会来的,whatever序列也是可以拿下的,手倒立也没问题的! 穿越也是指日可待的,加油!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你能做的体位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难,你体位做的越来越好.. all is coming!

这么理解其实不能说是错, 努力是因, 体位法的成就是果…  只要你练习, 练习, 练习…你会成为人人羡慕的”高级”练习者 (all iscoming)。

但是这篇文章我想尝试通过这个格言的进一步解释帮助读者对“什么是瑜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就来换个角度看看do your practice, all is coming: 练习什么? 什么会随练习而来?

其实, 这个励志格言不仅仅适用于瑜伽练习; 李小龙曾经用另外一种语言说过同样的意思: “我不怕练过1万种飞腿的, 我就怕一种踢腿练了1万次的”; 另外一个练习, 练习, 练习的案例可以看军队, 军队不打仗的时候每天都要做什么? 军事训练呀, 这不就是战士们的练习嘛. 战士在战斗开始的时候才来训练怎么打仗就晚了, 他们必须天天训练 – 练习, 练习, 练习…这样当他们身处战场,他们的动作和行为变成自动的, 在战场上随时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并有能力做到。

其实, 瑜伽练习和上面的例子比较接近; 在瑜伽垫上, 我们不仅仅是完成那些瑜伽动作, 同时更重要的是训练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特定的情境下怎样做出反应。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 我们行走在世上, 每天脑子流过的事情, 说的话, 和做的事情都是无意识的, 当人们每日走过路过生活中很多特定的生活场景的时候, 人们早已经形成了某些特定的习性, 并且本着这种习性而说话做事。

而瑜伽的练习, 应该打造一种有意识的行动, 用来重新编程我们业已形成的各种习性, 这样我们可以面对生活, 做出正向和对人有益的行为。这种编程需要通过体位法asana的练习, 练习, 练习…变得稳定和坚实, 然后我们才可以开始探索完整的八支瑜伽 (点这里了解八支瑜伽); 这样到最后, 我们就可以超越各种习性, 到达三摩地; 这就是练习, 一切随之而至的更加贴近瑜伽核心的诠释…all is coming, 不是得到, 而是失去.. 失去你的“六毒” (点这里了解六毒) ,失去你的“无明”(点击这里了解“无明”),更有觉知地活在世上。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很多人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 大脑的预设模式都是要找寻“放松”: 看电视, 追剧,泡吧, 聊八卦,吃零食,喝酒,去唱卡拉Ok….。这类娱乐活动其实有娱,但是不一定有“乐”,这些活动提供了“分心”的机会让我们在生活中遭受的压力或者无聊等“苦痛”中暂时麻痹自己的心。而人们追求各种“娱乐”都是下意识驱动的对生活中“苦痛”的逃避。在瑜伽练习的旅程中,我们要通过每日的瑜伽习练来控制这种习惯性或者本能的反应模式, 要用练习打磨一种全新的模式:把没有觉知的自发反应, 变成一种有觉知的行为。而瑜伽就是一个训练场, 通过瑜伽练习我们有觉知地看到自己的各种负面反映, 各种情绪, 各种小我的故事, 和各种习性..这种”觉知”或”看见”先是发生在瑜伽垫上, 我们通过每日规律性练习来训练自己不要跟从一个习惯的反映模式…比如, 当我们在一个体式中使了牛劲也绑不上手, 盘不了腿, 倒立上不去..这时候我们来自于习性的预设反应模式通常是愤怒或者颓丧; 如果我们看到自己因为愤怒的情绪拼命要征服自己身体的时候 (从无意识跟从习性到有觉知地看到自己的情绪), 我们就会转而用慈悲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身体;只有这样,ahimsa (点这里了解ahimsa)才会发生在练习中; 而这样的练习才会真正地帮助我们: 当我们走下瑜伽垫, 走入日常生活的时候, 我们也会看到因情境而产生的心境, 把愤怒转化为慈悲和友善;更有觉知地看到我们遭受的苦痛的”因“,而不是一次又一次麻醉自己以便逃避那不可避免的”果“。

这才是真正具有瑜伽精神的“练习, 一切随练习而至”;不只是关乎自律练习能够做更多更难的体位, 更多地是有觉知地通过瑜伽练习改变心境以便可以更好地做人。通过练习, 练习, 练习来训练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以便我们能够像一个瑜伽行者, 平静地行走在躁动和喧嚣的世界上, 不动声色地履行自己来到世界上的使命 (关于如何找到你来到世界上的使命请点这里)。

在瑜伽经中, 帕坦加利讲过一个完美的asana体位应该有四个特征:

  • 稳定 sthira

  • 舒适 sukha

  • 可以在体位中静思无限 meditating on infinity

  • 不会被好恶所左右, 即不会受好的东西影响, 也不会受坏的东西影响

假如我们的体位法练习浸润了这些特征,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不丢掉中心;而体位法难度和练习精进的进阶, 其实不是用来给其他人仰慕的,其实都是用来提供额外的挑战来打磨以上这几个特征。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并不是说瑜伽修行者就没有情感或者木讷到对外部世界没有反应;我们只是说瑜伽修行者在生活的起伏跌宕中可以随时找到sukha “舒适“ – sukha这个梵文词儿在佛经中也经常出现,意思是“乐”,“极乐”..瑜伽人在体位学会保持sukha, 然后在生活中实践sukha。滚滚红尘中生活的纷乱就像车轮的轮条,而瑜伽人实践的sukha就像车轮的车轴;如果可这样,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安住在中心,我们生活的旅程才能平稳。

而这样的do your practice,all is coming..来的就是有智慧的人生和不被境遇所染的心中喜乐,而这时候你的练习,练习,练习....才算的上是瑜伽的练习。


(文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