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资治通鉴·汉纪十》(九)

 liuhuirong 2020-01-16

  严安上书曰: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 节奏),杂五色使有文章(色彩斑斓),重五味方丈于前(美味陈列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百姓的追求物质生活的愿望),是教民以侈(引导百姓追求奢侈的生活)也;侈而无节(节制),则不可赡(供养),民离本而徼末(舍本逐末,逐利以满足奢靡之愿)矣。末不可徒(凭空得到)得,故缙绅(官员)者不惮为诈(欺诈),带剑者夸杀人以矫夺(巧取豪夺),而世不知愧,是以犯法者众(没有羞愧之心,笑贫不笑娼)。臣愿(希望)为民制度以防其淫(制定制度,约束百姓的攀比竞奢之心),使贫富不相燿(音:要,炫耀)以和其心;心志定,则盗贼消,刑罚少,阴阳和,万物蕃(养育繁衍)也。

半民:中国社会似乎一直在这种悖论上循环:天下太平,随着物质的积累,社会财富增加,上下人众便沉溺于奢侈糜烂的风气中,然后,自上而下,皇室、官员、百姓争相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而巧取豪夺,在一片物欲的灯红酒绿中,正直、廉耻等等正能量被消耗掉,整个社会进入“笑贫不笑娼”的无耻之中,道德的沦丧,法治的底线被一再攻陷,社会从此渐渐进入一个无序的趋向死亡的状态,终于死掉。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中国人为什么总在“追求物质---被物质毁灭”上循环呢?

老子给的答案是:“圣人为腹不为目”,这似乎太消极,也违背了人的本性,似乎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可众人怎么办?严安看到了,想到了,也想制定制度阻止它,可他(后来人也如此)终究没有办法做到。

昔秦王意广心逸(让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水军)以攻越。当是时,秦祸北构(在胡地造成灾祸)于胡,南挂(在越地受到牵制)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馀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苦不堪言,自己上吊)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周的失败在于软弱)秦失之强(秦的失策在于太强),不变之患也。今徇(征服)西夷,朝(朝服)夜郎,降招降羌、僰,略(劫掠)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烧掉)其龙城,议者美(赞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人臣因功劳获利,天下却不能长治久安)

半民:百姓的欲望在于衣食的华美;帝王的欲望可是开疆拓土,不世之功。百姓因为欲望而巧取豪夺,帝王因为欲望则要役使天下。看来严安也是保守派,给汉武帝泼冷水、唱反调。
  徐乐上书曰: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硃、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农具),偏袒(袒露一边臂膀)大呼,天下从风(像风一样跟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体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乎土崩。

半民:为政不修,帝王无道,大厦将倾,一夫振臂,天下风从。
  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在中原被擒获),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不比陈涉差)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半民:帝王有德,百姓安乐,民不思乱,虽欲乱而不能行。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贤主之一留意而深察也。

半民:无论怎样“危言耸听”,无论如何眩人眼目,归根结蒂,为政以明,则天下安;为政无道,则社稷倾。
  间者(近来),关东五谷数不登,年岁未复(年景没有恢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边境事物加重),推数循理而观之,民宜有不安其处者矣(百姓不能安分守己)。不安,故易动(动荡);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源头),明于安危之机(关键),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在朝政上修德,让灾祸消于无形),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

半民:主父偃、严安、徐乐三人好像是“事先商议好的”。步调一致、角度不同,给处在盛世、顺风顺水的汉武帝献上一副“清醒剂”。
  书奏,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皆拜为郎中。

半民:汉武帝这人之所以比较成功,我觉得就在于他的能够接纳意见,哪怕是不顺心的意见也能诚心的接受,不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三人的“冷水”其实和他的政策、想法并不相同,但他能把这些看成是“善意的提醒”。这样,言路是畅通的,政策就有了回旋的“弹性”。
  主父偃尤亲幸,一岁中凡四迁,为中大夫。大臣畏其口,赂遗累千金。或谓偃曰:太横(太蛮横)矣!偃曰: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半民: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这话可以说是主父偃一生的写照。活就获得潇潇洒洒,死就死得轰轰烈烈,我就是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