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企业家》透露。事实上,中兴通讯的大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逐级地流向了中兴新和它的实际控制者维先通,而维先通的控制者又是侯为贵、殷一民和史立荣等中兴元老。2009年中兴的利润总额为33.25亿元人民币,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即达到24.58亿元。更隐秘的利益分配图谱,隐藏在中兴历年披露的财务报告之外。2001年,深圳市聚贤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创建者是一群“中兴骨干创业员工”。其中“深圳市聚贤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股49.5%,其余为个人持股。中兴通讯的利润流向中兴新和维先通,中兴新的部分利润再流向中兴发展,再由中兴发展向聚贤投资和维先通输送利益——最终的获益者仍然是中兴创业元老和早期的2至3级核心员工。
中兴通讯2007年-2009年的利润率:
年份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净利润率
|
2007年
|
34777
|
1246
|
3.58%
|
2008年
|
44293
|
1660
|
3.75%
|
2009年
|
60273
|
2458
|
4.08%
|
单位:百万元
上述数据与来自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08年短期发债公告的数据比较,关联公司的利润率却远高于中兴通讯,包括中兴通讯关联方“摩比发展”,由中兴高层(维先通)及侯为贵控股。
2007年中兴新及子公司数据

同样,对中兴、华为2008年、2009年的员工总数、销售收入、成本、利润、利润率、人均利润等指标做了一下统计对比,进而来分析中兴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从表中看出,二者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相差悬殊。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期间的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中兴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华为的三分之一,即1元钱成本费用才获取8分钱,而华为是2毛3分钱。销售利润率也差了2倍多。销售毛利率也低于华为。
中兴作为与华为一直并驾齐驱的中国通信企业,管理上不应该存在如此悬殊差距,不得不质疑中兴通过关联交易输送走了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