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误诊误治(97)痢疾误用甘寒案

 中医药方便 2020-01-17

痢疾误用甘寒案

甲辰润9月间,天气寒热不时,痢者甚众。予四弟永穆, 年27岁,忽患下红腹痛后重,已3日矣。来取药,付以芍药汤1粘,香连丸,2服不止,反增心口如刀割,当脐腹痛, 肛门痛亦剧,声應四邻,自分必死,告母诀别,因整囊往乡视之,昼夜不得息,次数难定,下红血1辅,痛不可忍, 4至。予曰,虽痛虽发热,脉无力已虚,寒矣。古人云,脱血益气,此证正宜,遂用异功散加升麻1克,木香2克,炒干姜2克,1剂去后,觉疏,痛亦可忍,至五更,,腹痛如前。 予曰:此药力尽也。急煎1剂与之,比前愈疏,痛亦减七八, 即酣睡至日中方醒,云不甚好过。予又曰,此药只能支持一觉,再煎与之,遂安寝至晚,痛止,后重亦可,还服前剂而 愈。

一二日后,因吃鸡肉,仍前腹痛肛肿,秽下不止,又3日,病势笃极,复报予诊之,脉三至余,浮无,沉按之如大, 膊兪脉微,与补中益气汤不应,此虚脱之甚,加御米壳1钱,亦不应,下如洞泄,流汗发躁,尺脉渐欲收敛,予亦憶急, 令人二更后往城取参,至早归,补中益气加参2钱服之,下咽觉愤,此正气欲复,邪气欲退也。顷之,精神顿增,痢稍渐缓,恐再作,又1剂,下注,昏愦、发热、躁诸证渐缓,脉亦有神,短脉退。寻思久之,吉人云;久泄久痢汤剂不如丸散,即合参苓白术散与服,觉疏.下至下午复躁热,予再脉之,左尺洪如火射状,此阴虚火动之象,与加减八味丸,至 特。丸,精神觉爽,顷之又下八九十丸,治水离之症,即令朝暮服此丸,复合参苓白术散,渐愈。觉小便痛,想动色事故耳,服以逍遥散、门金五昧子而平。

C《慎柔五书》>

案析:壮年患痢,下红不止,腹痛后重,属热者恒多,医予芍药汤合香连丸治之,其常也。然药后痢不止而病反增,可知此痢非热邪所作,乃虚寒之所为也。医者虽身怀绝技,而未合色脉,终难万全。

重痢初愈只宜将养,过食浑物必致食复。以痢下之后,脾胃必虚故也。食复而见腹痛肛坠,秽下不止,是虚而兼滞无疑,此时医未虑其滞而纯行兜涩补益,大用参术补益中气, 是遵《内经》“五藏者中之守也'之讯,欲守中留人也。

泄痢不止,穷必及膂,属气阴两虚者居多,故馬以参苓白术散,甘温润养调补脾胃,复用加减八味丸固养下元,亦属正治。药用丸、散,以治虚必缓:,急则生变故也。此时只 宜甘温平淡,大忌温燥强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