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适应性强,已实现周年生产,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茄子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营养丰富,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钙、铁等人体必需的物质。茄子还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 我国目前温室茄子栽培用种,特别是秋冬季栽培品种,大部分由国外引进,种子价格较昂贵。因此,急需自主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的茄子新品种。我们利用搜集到的茄子种质资源,选育出高产紫萼紫长茄新品种紫爵1号,为我国茄子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选择。 1特征特性 紫爵1号,原编号122-7,是以高代稳定优良自交系E192001为母本,E1920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 早熟,植株长势旺盛,叶片小,通风透光好,9~10节着生第一花,花穗间隔2~3节,叶片绿色,茎秆紫黑色,分枝能力强,连续坐果能力强。 果实长条形,果形较均匀,尾部略尖,果实长度35~41cm,横径6~7cm,单果质量280g左右;果肉白绿色,质地细嫩,味微甜;果皮黑紫色,果面光滑,光泽度好,着色均匀;萼片紫色,刺少,果实商品性佳,硬度好,耐储运;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栽培亩产量达18000kg,适宜于我国东北、华东、华中、西南等长茄栽培区温室栽培。 2栽培要点 2.1 栽培茬口 ①早春茬栽培 春提早栽培是设施茄子的主要栽培模式。12月中上旬开始育苗,采用多层覆盖,穴盘基质育苗,次年2月中旬定植,果实采收至7月上旬,每亩产量4500kg左右。 ②温室秋延后栽培 温室内覆地膜栽培。一般7月上中旬采取湿帘风机或遮阳网降温育苗,7月下旬8月上旬移栽,覆盖地膜。9月中旬进入采收期,每亩产量2000~2500kg。 ③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栽培 一般7月上旬开始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采用阶梯型循环整枝法,可一直采收至翌年6月。该栽培方式下茄子采收期长,经济效益显著,亩产量可达18000kg以上。 2.2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播种时浇透水,播种后1周左右出苗,出苗后保持白天 25~28℃,夜间 18~20℃;及时补水,防止萎蔫,且补水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 壮苗标准:冬春季苗龄55~60天,夏秋季苗龄25~35天,5~6片真叶,株高15cm左右,茎秆粗壮,叶色绿,根系盘好,无病虫害。 2.3 定植管理 定植前10天左右深翻土壤,施足底肥。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kg、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40kg、钾肥10kg。撒匀后再进行翻地作高垄,垄宽80cm、高20~25cm,沟宽60cm,双行定植;冬春季节晴天上午定植,夏秋季节下午定植,一般亩栽植1800~2000株为宜,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 2.4 肥水管理 缓苗后,坐果前为防止徒长,应控制水肥,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门茄坐果后进行第1次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0kg。盛果期每采摘 1~2次追肥1次,以复合肥+冲施肥为主。 2.5 整枝打杈 可根据当地栽培习惯进行整枝,通常采用双秆或三秆整枝方式,门茄采收后及时摘除老叶,整个生长期要做到及时打杈,防止养分浪费。 2.6 适时采收 紫爵1号以嫩果鲜食为主,要适时采收,“茄眼”即将消失时采收最佳。采收时期以早晨或傍晚为宜,避免中午高温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剪下果实,防止撕裂枝条;为保持产品鲜嫩,采收后要避免阳光直射,及时装袋或装箱保存,减少水分散失及避免果实色泽变暗,影响商品性状;运输时要注意保温,防止过冷过热。 作者介绍: 马士芳,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5850911970 胡义曼,司龙亭,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李文虎,通讯作者,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