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治疗思路

 多伦多0023 2020-01-17

一退伍军人,时年三十九岁,主诉两月前全身高度浮肿、腰痛、尿少,伴头晕、恶心、倦怠无力、四肢逆冷等症状,至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肾炎”。经“中西两法”治疗两周,病情逐渐消退而出院。


归家后五十天,因家务劳累,腰痛复作,紧接又受感冒,汗之热退,继现面目及下肢浮肿,小便不畅,兼心慌、气短、耳鸣、腹胀、纳呆、怕冷及失眠梦多等症,又去前医院诊查,尿常规:蛋白(++),确诊为“慢性肾炎”。因不愿住院,便到我处要求吃中药。


我视其病程较长,证象复杂,又加是重犯之证,认为非重剂大方不足以抵抗之,于是处方:黄芪30克、台参30克、白术15克、白茯苓15克、大腹皮15克、车前子12克、丹皮9克、瞿麦9克、萹蓄9克、泽泻9克、猪苓12克、陈皮9克、木香9克、炒山药15克、五加皮12克、炒枣仁15克、生桑皮9克、生地黄15克、炒远志9克、木瓜9克、山茱萸9克、姜皮9克、地骨皮9克、附子6克、边桂6克、川厚朴9克、草果9克、生甘草9克,灯心引。


始服二剂,浮肿似见消意,原方又加通草9克,木通9克,继服至六剂,病者又诉浮肿反剧,而且小便更加不利,脘腹胀满,喘而不得卧。此时我甚惊诧,心想如此大方重药,为何不能奏效呢?再查其症,发现脉象虚弱无力,舌质淡,边缘有齿痕,面目部虚浮少华。尿检:蛋白(+++)、颗粒管型(+),体温36℃。于是带着这些情况请教有经验的老中医。


老师指点:此系明显肾病型水肿,属脾肾两虚、精气不足之候,治疗应着重健脾温肾、滋阴助阳。随将处方改为:熟地24克、山萸肉12克、炒山药12克、白茯苓9克、丹皮9克、肉桂6克、熟附子6克、车前子10克(包煎),一日一剂水煎服,连服三剂,小便、食欲均示改善,继用八剂,诸症显著减轻。因原方暂缺山萸,改加菟丝子20克、生黄芪15克、牛膝10克。又连进六剂,尿检:蛋白(一),后根据患者要求,改服成药“金匮肾气丸”每日三次,每次服10克,两月后病近愈。随访数年,未见复发。


事后我考虑,为何大方不如小方呢?错就错在我盲目地采取全面出击的战术,打了消耗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