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123xyz123 2020-01-17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重要的意象和情感寄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明月的颂歌,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那么,这首诗为何享有如此高的赞誉?接下来,让我们在时空转换中一起探究,月作为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如何将景、情与理贯穿在一起,从而蕴含深沉的哲理思辨和浪漫的美学情怀。

时间上的变换:随着月亮从升起,到月至中天,再到西沉,一夜之间把欣赏者带入一个气象万千、意蕴丰美的境界

1.“海上生明月”的壮丽图景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海上生明月”的壮丽图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随着江潮涌动,贯穿全诗情、景、理的中心意象“月”登场了。值得留意的是,对月亮升起的描述,诗人张若虚不用“升”字而用“生”,一字之变,使得诗歌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此刻,诗人伫立在江畔,在月下和着江月缓缓吟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明月笼罩下的江畔,芳甸、花林、流霜、白沙仿佛踏进虚幻缥缈的意境。诗句隐括了一位宫体诗人萧绎的诗句“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春别》)呈现出美不胜收的景象。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不过以前的宫体诗人写到这里,“春江花月夜”五字都有交代,“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杨广《春江花月夜》)全诗就结束了。但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优美画卷才刚刚展开,随着月亮从升起, 到月至中天,再到西沉,把欣赏者带入一个气象万千、意蕴丰美的境界。

2.月至中天的“江月之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点明了月已高悬。一个“孤”字又给月下的江景蒙上了一层迷离、怅惘的色彩。孤独的诗人对着一轮孤月,展开对个体生命与苍茫宇宙的思考与探究:“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即询问江上什么人最先看到月亮、月亮何时照到人身上,感慨月亮的永恒,人生的短暂与江流的不停逝去。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是无穷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永恒的江月是那么冷静,以年年相似的模样注视着不断变幻的人生。苍茫宇宙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若说无情,江月何以来相“照”,一个怀有照亮温暖他人之心的主体,该会有情;若说有情,江流何以不停分秒东逝“不复回”,全不顾念人类生命的短暂。月至中天的“江月之问”,即在“人” 和“江月”的对照中,探究宇宙的深邃和生命的敬畏。

从屈原开始,文人们便试图向苍穹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问月即是问天,“江月之问”正是诗人张若虚借问月来探究这个浩渺的宇宙。闻一多曾赞叹道这是“更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到张若虚之后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的李白、苏轼等, 这些诗文透露出古人的宇宙意识。人与月,人与天展开了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的思考与交流。月光流照古今,过往与今遭的心境,一并交融于月色中。

3.沉落之月,哀而不伤

春已将尽,“江水流春去欲尽”花开花落,月亦西沉,“江潭落月复西斜”江潭是明月的起点,也是归宿。

月由此渐渐落下,“斜月沉沉藏海雾”月由光耀复归平静,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味。即便是沉落之月,也是余音袅袅,哀而不伤。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即便是沉落之月,也是余音袅袅,哀而不伤。

人生短暂,且聚少离多,“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青春易逝,光阴虚度,不得不面对“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楚辞·九歌》)因此诗人遥望着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归家,不知有几人能脱离相思之苦,“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诗人在留恋、不舍中犹带希望,期盼普天之下有情人终能团聚的美好愿景,所以即便是“落月”也不尽是苍凉落幕的象征,而是蕴含了人情关怀的温馨祝愿。

空间上的转换:月是流转的,它行经不同的场景,从江边到扁舟再到高楼,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月光流转,人生有限,能够抵御岁月侵蚀和消磨的,恐怕只有人世间永恒的爱情,但相爱的人总会有相思离别,“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一片, 悠悠而去,临水(青枫浦)送别,有情人依依难舍,“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屈原《楚辞·九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 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月下驾一叶扁舟远行的游子,正是楼中思妇的“深闺梦里人”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诗人用了“谁家”与“何处”,并非特指,而是显示出“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楚辞·九歌》)的众生相,月下驾一叶扁舟远行的游子,正是楼中思妇的“深闺梦里人”。

月光下的高楼,给人高处不胜寒的感受,“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清凉的月光洒在妆镜台上,照进玉户帘中,拂在捣衣砧上,好似温柔体贴、关怀备至的人儿陪伴着楼中思妇。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光流转,看似无意却有情,愈加衬托楼中女子的寂寞相思,“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无尽相思之情幻化成月光陪伴在情人的身旁。“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游子客居异地,归日遥遥无期,只能寄情于高飞的鸿雁、流动的游鱼传递远方游子的思念。

在这个月夜良宵,高悬于天空的明月,见证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月往往与引发离愁的人事相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月亮寄托着人们对亲人、家国、故国的思绪,失意的人常借月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是人们相思离情的见证者,也是能陪伴他们的沉默而忠实的友人。

富于浪漫的美学精神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描写, 以月为中心意象,将景、情与理贯穿在一起,具有独特的美感。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优美意境的诗歌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的核心,全诗的景物都是在明月下的自然景色,这些寂静的自然景物,因为月的照耀才富有生机。在时空转换中,“月”经历了“月升—月悬—月斜—月落”的过程;月光流转,在月的照耀下,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扁舟、高楼、镜台,以及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月”使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这是一首具有优美意境的诗歌,正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诗歌评赏的重要标准:“意境”说的起源、发展与完善

2.充满了青春意识与情怀,是最为浪漫不朽的。

张若虚笔下的江月,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将长江之无穷与人生的短暂对比,他们都是对人生、宇宙自然的探究。苏轼对此的处理方式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体现了东坡居士超越尘俗的旷达之意。而张若虚笔下的江月,却充满了少年人的青春意识与情怀。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何为获此赞誉

诗人在留恋、不舍中期盼团聚,充满了青春意识与情怀

这首诗有憧憬,有悲伤,但那是青春少年在初次展望人生中的体验感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宇宙、自然的珍视与探究,“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真切的思念可以幻化成月影流光陪伴在恋人的身旁,期待着有情人终能团聚,“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诗人在留恋、不舍中犹带期盼,渴望团聚的美好愿景,充满了青春意识与情怀,是最为浪漫不朽的。

结语:

月亮在中国的诗歌里富于浪漫的情怀,它时有圆缺,时有明暗,都牵动着诗人的情绪,“月亮代表我的心。”月意象寄托着诗人们对家乡、故国、亲人、恋人等无尽的思念,无穷的期盼,无限的想象。尤其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时空的变换中,随着月亮从升起, 到月至中天,再到西沉,一夜之间把欣赏者带入一个气象万千、意蕴丰美的境界;月光流转,它行经不同的场景,从江边到扁舟再到高楼,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月为中心意象,将美景、恋情与哲理贯穿在一起,不仅蕴含着深沉的哲理思辨,而且富于浪漫的审美体验,因此被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