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广东黄汉光 2020-01-17

吴静山

700年前

南宋末年

一个来自福建漳浦的年轻小伙子和家人经商到了江苏无锡

在无锡的日子里不务正业

一时兴起学了当地有名的惠山泥塑

由于好景不长遇到了蒙古铁骑入侵

一家辗转于多地

最后南迁入潮州定居在大吴村

从此将泥塑技艺在此生根发芽

世代相传...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

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

当地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

为中国三大泥塑

潮州人将泥塑玩偶称为“土安仔”,“涂安仔”

潮州民间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翁仔'('翁'谈'安')

不仅形容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大吴村的'土翁仔'

巧夺天工,美妙绝伦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清末最鼎盛时期大吴村1000多余人有400多名泥塑艺人

当地有名气的字号有

“利合,财合,福合,祥合,财记,喜记,荣记,金记等40多家

产量远远超过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塑

在浮洋镇形成了一条专卖泥塑的街道-翁仔街

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大吴村人才辈出

从早期的吴潘强、到吴光让、吴木河、吴宜兴...

100多名泥塑艺人

不要问为什么都是姓吴的大师

因为一直保持着技艺不传外姓的传统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泥塑制作步骤

1、挖泥练泥

大吴人都是用大吴村西面的那一片田土

当地人称牛牮土,作为原材料的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2、泥塑手法

每屏泥塑都是由模塑、捏塑和贴塑三大手法

由里而外

由下而上

先躯干后四肢

有机拼合而成

并且最早进入产业化阶段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3、烧坯

大吴泥塑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之处-低温烧坯

烧坯过程一般是:先用砖块在地上围成一条土窑,其次在土窑内放上粟壳,再浇上汽油或煤油,把泥塑坯并排平放在粟壳上面,然后再盖上粟壳,注意在泥制坯与泥制坯的空隙处填满粟壳低温煨烧二天。在烧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火候,待到粟壳完全化为灰烬、并呈乳白色时,烧坯才告完成。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4、彩绘

都说泥塑

三分塑,七分彩

先烧后上彩

也不进行釉烧步骤大吴泥塑多取材于潮剧内容

与当地木雕,潮绣一样喜用色彩艳丽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5、安胡须

虽说泥塑作品用泥和彩绘能把人刻画得惟妙惟肖

但为了更真实、更自然,也会在某些部位用上别的材料

如长胡须、长兵器的手柄等

胡须基本都是用塑料毛线(以前用麻绳抽成丝再用墨水染黑)

安在早已设计好的脸上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艺术创作来源

内容取材于地方传统戏剧--潮剧的主要情节,民间传说和章回小说故事中人民大众喜欢的题材,另一方面取材与人们生活有关且有意趣的内容。其人物特点组合分为五大门类:即戏曲故事人物,具体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第二类是脸谱、童头、木偶头、纱灯头。第三类是肖像,多以真人为形象进行雕塑,是名师高手方能如此,有较高的艺术性。第四类为神、佛像,系供人膜拜或观赏品。第五类是儿童玩具,如动物、胖娃娃、鲤鱼童、也称“杂锦”。这五大类中的大斧批、文寸已失传几十年。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当代传承人-吴光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大吴泥塑”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文化部授予的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40余年来一直为传承民间泥塑艺术努力奉献,而今仍宝刀不老。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700多年从不传外姓的潮州大吴泥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