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月廿三话“送灶”

 圆角望 2020-01-17
从事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的薛理勇认为,有了灶,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精美可口的食品,同时,灶又是聚合一个家族、家庭的象征物。中国有句俗语——“分家不分灶,分灶即拆家”。以前,中国人崇尚“四代同堂”,“五世其昌”的大家庭居住方式,所谓“四代同堂”就是祖、父、子、孙组成一个家庭,居住在一个院内。当子女成年成家后,他们可以分户,但仍围着一个灶吃饭,如真的与家庭成员分灶吃饭,这就不是分户,而是分家了。可见,灶对一个家族、家庭的重要性。
贺友直先生曾作“画说家乡年俗”图文专栏,刊于夜光杯,深情回忆儿时祭灶的生动场景
灶既然于家族、家庭有如此大的凝聚力,人格化的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也就应运而生。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曾赋予灶神许多职能,如“保佑饮食平安”“替天神监察百姓善恶”“居家保平安”等,并衍生出“迎灶”“谢灶”“祭灶”“送灶”等一系列习俗。在汉代,祭灶还是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事,平民百姓只能祭祖而已。
时至今日,已经少有人在家中厨房灶台上张贴灶神像,过年时“祭灶”等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总会感叹如今过年没有“年味”,老辈人怀念的“年味”后生们只能从影视作品中认识,没有切身体验。后生们感觉中的“年味”无非就是“年夜饭”、“压岁钱”,再就是走亲访友,举家出游。老辈人怀念的“年味”,其实就是透着农耕社会传统过年的“土味”和“古味”。
笔者是上海土著,儿时本地人家的过年印象记忆犹新。
进入腊月,过年的氛围逐步形成。寻常百姓家备年货就靠腌菜(腌肉制品),平时再难,过年总得让孩子们开开荤。富绰些的人家腌猪腿、腌鸡鸭,穷困人家腌一只大猪头。望着房檐下垂挂着的菜肴,孩子们吮着手指盼着大年三十的到来。
过了腊月廿,家家户户忙乎起来了。先是扫尘,再用石灰浆水刷墙。按老人们的说法,年前扫尘是扫除一年的晦气。墙面贴上“鲤鱼跳龙门”、“金鸡报春”、“富贵牡丹”之类的年画,一派新年气象。扫完尘,舂米粉,备下包汤圆、蒸年糕的食材。
腊月廿三祭灶,俗称过“小年”,气氛肃穆。老祖母亲自操持,站在板凳上巍巍颤颤地往灶壁神龛里糊上新买的灶王爷神像,然后点上香烛,敬上供品,伏地叩首,祈求来年衣食无忧。
祭灶一过,年关临近,家家灶间里飘出蒸糕的米香、煎炸的油香。孩子们终于盼来一顿可以过馋瘾的年夜饭。可这顿年夜饭也不是说吃就吃的,有一套复杂的仪式……按老辈人说法叫“拜年夜饭”。上海郊区农村至今还保存这一习俗。
笔者说了这一套套的古朴年俗、年味,绝无排斥今天新派“年味”之意。毕竟时代在进步,年俗自然会注入时代的元素。改革开放后,最具代表性的新年俗是“寄贺卡”和“看春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寄贺卡拜年又显落伍,变为发短信、微信拜年,让电信商赚得盆满钵满。近些年年俗又出新花样,举家或是几家联袂入住风景名胜地的度假村,在他乡过年;还有举家登上邮轮,在漂泊大洋的游途中过年。
说千道万,年俗再新潮,过年的家庭团圆之精神内核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有一首写春节的歌唱出了“过年”的真谛:“多重多重的心事都放下,多远多远的路程今天都回家;多深多深的疲惫回家就融化,多久多久的思念化作幸福的泪花……”



关于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