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赵忠祥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8岁。 新年将至,这个曾经陪伴了一代人的老先生,终究还是走了。 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娱乐圈好友晚辈们纷纷发文悼念。 前几日还去医院拜访赵忠祥老师并且上了热搜的倪萍老大姐,用寥寥数百字表达了自己对赵忠祥老师的感恩与不舍之情; 大风车的董浩叔叔,字里行间满是遗憾与惋惜; 早年间和赵忠祥老师一起主持《正大综艺》的杨澜,也发文感恩赵老师的栽培和教导,满满的都是回忆; 然而,有一位晚辈的“悼词”却似乎“翻车了”。 马伊琍马司令公开发文缅怀赵忠祥老先生,她在文中写道:“那陪伴我们长大的一汪醇然又沉浸的声音,终于离我们而去”。 我理解马伊琍的初衷是在惋惜老先生的离世,但且不说“一汪声音”的语法表述正不正确,这个“终于”二字,用在这里就足够引人非议的了。 果不其然,马伊琍发文下的评论区早已经炸开了锅。 有网友质疑:为什么是终于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终于”确实都是有松一口气的意思。比如说“我终于成功了!” 照这个浅显易懂的画风,马伊琍将这个词用在悼词里属实不太合适,更大有不恭的意味。 可评论区里的另一波儿网友显然不认同这个“最浅显”的解释,反而认为这个词的运用是马司令“有心了”,这届网友普遍学历不过关还出来卖弄,太丢人了。 讲真的,看见一大群粉丝在那里翻字典努力解释,我甚至感动的即将老泪纵横。 可“终于”这个词,就算是有到底,终究的意思,但用在这里就真的合适了么? 亲人去世,于家人是抹不平的伤痛;老师去世,于学生是磨不平的遗憾。 马伊琍的一个“终于”,或许是深层次的表述了自己的内心,但于芸芸众生的大多数看来,终究是词不达意的。 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必将被不断放大再放大,而最终接受信号的不过也是你我这般普通人。我们理解的“终于”和马伊琍原本想表述的“终于”便在所难免会产生分歧,引发讨论。 可这本是可以避免的,换一个词就好了嘛!既然是要缅怀,通俗易懂,直抒胸臆岂不更甚? 所以倒也不是说网友水平太低惹的祸,毕竟明星水平太高往往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 你文化高你来给我讲一下这洋洋洒洒数字,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到底是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