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滕王阁序》的背后: 14岁小子犯众怒, 写下千古名篇, 今纳入课本

 柠檬猪nyzbh9re 2020-01-1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千古绝唱似乎让人亲临滕王阁,使得那广阔无边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美景跃然于眼前。

这篇《滕王阁序》共七小节,从第一节点题开始,通过由近及远的景物描写方式进行抒怀言志,最后自我介绍鸣谢结篇。真正做到了“揽汉唐人文成一序,绝江山美景于片言”。

不过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此千古第一名篇竟是年纪轻轻的王勃在犯众怒之后,临场发挥而作的结果。也正是这次挥墨,使得王勃再一次身显名扬,走上人生巅峰。

滕王阁

不过后人对于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大小一直存在着争议。第一种说法是来自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五》,其间写道:“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也就是说,王勃写下这篇名作才只有14岁。而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才子传》,其间记载了王勃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换句话来说,《滕王阁序》是在其26岁时所作。不过目前史学界以及高中课本中都倾向于第二种。

而本文就将王勃的早年经历着手,讲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的故事,从而见证王勃在犯众怒以后,是如何扭转局面让众人咂舌称赞的。

王勃的早年经历

王勃画像

公元650年左右,一代才子降临在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的一个书香门第中。或许是家人的熏陶,亦或许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王勃的文学功底自小便厚于常人。

根据《新唐书·文艺传》中的记载:“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其失。”

也就是说王勃早在六岁时便能够舞文弄墨,稍作词文。九岁时,当王勃得到颜师古注的《汉书》后便撰写出《指瑕》十卷,并且明确指出了颜师古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因此王勃被冠以“王氏三株树之一”和“神童”的称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勃逐渐踏入文坛,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在这之后,王勃又创作了《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宸游东岳颂》等一系列作品,旨在求得一职,一展心中仁政抱负,达到济世为民的目的。

唐高宗李治画像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此时年仅16岁的王勃凭借着他的《乾元殿颂》受到唐高宗李治的高度赏识。因此唐高宗李治在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以后,便授其为朝散郎(一种文散官名)。从此,王勃开始以一个未成年的身份成为大唐最为年轻的官员。

然而在王勃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官以后的某一天,看到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正在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兴,写下了《檄英王鸡文》来檄讨英王的斗鸡。然而这在唐高宗李治看来,王勃俨然是在挑拨英王与沛王的关系。因此王勃被贬谪出京,其多年来的努力也因此付诸东流。

王勃像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斗鸡祸之后的几年后,王勃再次遭到贬谪。事情的起因是他私藏罪犯,之后又把罪犯处死了。关于这件事,《新唐书》与《旧唐书》中都曾或隐或显地表示其是被同僚所嫉而遭到诬蔑的。但是无论如何,王勃已经没有留在官场的机会,换句话来说,王勃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

不过王勃虽然没有了官职在身,但是其文坛才子的佳名仍然远播在外,这也为其后来受到洪州都督的邀请做好了“铺垫”。

一气呵成千古名篇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九月九日,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伯屿设宴,邀请天下名士为重修不久的滕王阁作序。而王勃这段时间去交趾(今越南)探望父亲,刚好路过此地,因此也被邀请入座。

《唐摭言·卷五》中记载道:“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滕王阁

意思就是说阎伯屿存在私心,想借此机会让他的佳婿吴子章一举成名,所以事先让吴子章准备好了一篇序文,让其在宴会上脱口而出,一鸣惊人。

酒酣之时,都督阎伯屿提出作序之事,接着令人准备纸和笔墨,询问各位才子宾客是否可临场作序,以留佳话。而在座的那些大家名儒或许是真的没有写作思路,亦或许是知道阎伯屿的目的,纷纷推辞不就,称自己做不到。然而当笔墨捧到王勃面前时,王勃却毫无顾忌拿起纸笔开始临场作序。

满座之人,见勃年幼,却又面生,心各不美。相视私语道:“此小子是何氏之子?敢无礼如是耶!”此时阎公见王勃受纸,心亦怏怏。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厅之内。

据史书记载,当众人看到王勃毫不客气地接过笔墨时纷纷表示不满,而都督阎伯屿更是气的直接借着更衣的接口离开,同时派人传报王勃所作。

当第一个人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报给阎伯屿时,阎公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老生常谈之话。接着第二人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传给阎公,阎公则说道:“此故事也。”

紧接着第三人来报,当阎公听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时,便开始仔细品读,沈吟不言。

接下来有人轮番来报:“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

这时阎公已经从最开始的愤怒转变为啧啧称奇。

接着又有人来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当这句千古绝唱传到阎公耳朵里时,阎公已经激动地拍手叹绝,起身入座感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除了阎公表现如此惊诧以外,宴会上的众多名儒更是“面如土色,莫不惊伏”。

滕王阁序

等到王勃作序完结之后,众人对其的态度便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最开始的不屑转变为最终的折服,由此也可以见得王勃的才华横溢。

在这之后,王勃更是声名远播,当唐高宗闻及此事时,也曾发出“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的深深感概。

小结

但是可惜的是,27岁的王勃在探望完父亲以后在归途中若入水中,最后惊悸而死。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一个如此文学天才就这样早早陨落。

他的出生就注定着要在文坛上青史留名,虽然其在世只有短短二十七年,但是一生仁政,始终推崇儒家思想,同时有著作等身,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华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死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创作不易,请多支持,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斧正。

参考资料:《唐摭言·卷五》、《新唐书》、《旧唐书》、《滕王阁序》、《唐才子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