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内占位,血尿不止,医院拒绝治疗,中医是怎么止住血的?

 憩苑 2020-01-17

1

病情简介

患者张某某,男,76岁。2019年6月5日,北京协和医院。

主诉:双肾占位7年,间断血尿半年。

现病史:一直中医治疗及服云南白药,近4天未再血尿,有些腰酸,乏力。

诊断:肾恶性肿瘤

慢性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病2级

高尿酸血症

高脂血症

上呼吸道感染

检查结果:

(2019.5.7 北京协和医院)

1. 尿常规:白细胞125↑(<15),蛋白>=3.0↑(NEG),红细胞200↑(<25)

2. 生化:肌酐114µmol/L↑(59-104),尿素11.51mmol/L↑(2.78-7.14),尿酸499µmol/L↑(210-416)

2019.5.7病历1

2019.5.7病历2

2019.5.7尿常规

2019.5.7生化

(滑动屏幕,查看更多图片)

墨迹晕染分割线

2019年9月4日,北京协和医院。

主诉:双肾占位7年,间断血尿半年。

现病史:近1月晨尿有鲜血,无尿痛,发热。中医云南白药治疗。

诊断:肾恶性肿瘤。

检查结果:

(2019.9.4 北京协和医院)

1. 尿常规:白细胞125↑(<15),蛋白1.0↑(NEG),红细胞200↑(<25),备注:肉眼血尿

2. 生化:肌酐120µmol/L↑(59-104),尿素11.51mmol/L↑(2.78-7.14),尿酸499µmol/L↑(210-416)

3. 泌尿系统B超:右肾窝未见正常肾脏结构,可见混合回声,大小约19.4*13.0*12.9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与肝脏下缘分界不清,以中高回声为主,内见散在无回声,CDFI:内部较丰富条状血流信号。

左肾长约13.5 cm ,下极可见低回声,大小约6.8*8.4*5.7cm,部分外突,形状欠规则,边界尚清,CDFI: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提示:双肾实性为主占位,不除外Ca;膀胱壁毛糙;前列腺增大,部分突入膀胱内。

2019.9.4病历

2019.9.4尿常规

2019.9.4生化

2019.9.4泌尿系统B超

(滑动屏幕,查看更多图片)

墨迹晕染分割线

2019年10月26日,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初诊。

刻下症:晨起血尿(肉眼),中午恢复,纳可,疲劳。

查:舌红暗苔薄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西医检查结果如上。

患者觉得很恐怖,因为北京几家大的中医院和西医院都拒绝为他治疗,认为这个血尿不可能止住,或者建议直接切除肾脏。

处方:石韦30g,茅根30g,丹参30g,白花蛇舌草30g,当归12g,川芎10g,赤芍15g,炒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0g,怀牛膝15g,车前子15g(包),生大黄6g,荷叶15g,水蛭3g,茵陈15g,西洋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仙鹤草30g,地榆炭15g,藕节炭15g,生牡蛎30g(先煎),玄参15g,浙贝母10g,夏枯草10g,荔枝核30g,蒲公英30g,生黄芪30g,枸杞子15g,神曲10g

医嘱:先服7剂,如无不适,继服30剂后复查。

墨迹晕染分割线

2020年1月10日,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复诊。

刻下症:晨起血尿消失。

检查结果:

1. 尿常规:白细胞NEG(<15),蛋白0.3(NEG),红细胞TRACE(<25)

2. 生化:肌酐136µmol/L↑(59-104),尿素11.04mmol/L↑(2.78-7.14),尿酸364µmol/L↑(210-416)

3. 泌尿系统B超:右肾窝未见正常肾脏结构,可见混合回声,大小约17.4*13.5*10.8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与肝脏下缘分界不清,以中高回声为主,内见散在无回声,CDFI:内部较丰富条状血流信号。

左肾长约13.6 cm ,下极可见低回声,大小约9.1*8.4*6.1cm,部分外突,形状欠规则,边界尚清,CDFI: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提示:双肾实性为主占位,不除外Ca;前列腺增大,部分突入膀胱内。

4. 肝胆胰脾B超:脂肪肝;肝内钙化灶;肝多发囊肿。

治疗结果:血尿止,右肾体积略见缩小,左肾体积略见增大。

西医对治疗结果表示意外。

2020.1.6病历

2020.1.6尿常规+生化

2020.1.6泌尿系统B超

2020.1.6肝胆胰脾B超

(滑动屏幕,查看更多图片)

2

处方讲解

这个处方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组:石韦,茅根,丹参,白花蛇舌草

这是慢性肾病蛋白尿的基本用药。

中医并没有蛋白尿的概念,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中医的“精气”、“精微”、“清气”等概念相似,而精气藏于肾;脾有统摄、升清的功能。

西医所说的蛋白质从尿中漏出,中医的可能机理是脾不升清,清气下泄;肾不藏精,精气外泄。

而影响脾肾功能的因素,则有脾肾的虚弱和病邪的干扰两个方面。

经过长期的临床和研究,在慢性肾病的过程中,湿热和瘀血是贯穿始终的因素,这就为慢性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提供了基本方向,扶正应以补肾健脾为主,祛邪应以清利湿热和活血化瘀为主。

这一组药就是从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慢性肾病蛋白尿的过程中的湿热和瘀血有较好疗效的组合。

更加详细的论述,可参考我的《肖相如论治肾病》,还可参考下面的论文:

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中医杂志,1990,(1):32

肾病湿热的辨治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2,(7):386

第二组:当归,川芎,赤芍,炒白术,茯苓,泽泻,怀牛膝,车前子

这是我常用的一个成方,加味当归芍药散。

这个方的基本功能是活血利水,基本适应证是湿瘀互结。

这个方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种不明原因的水肿、慢性肾病以水肿为主者、慢性肾衰的早期、各种囊性病变、各种占位性病变等。

这个病人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有两个适应证,即占位性病变和慢性肾衰的早期。

慢性肾衰的早期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肾小球开始纤维化、硬化,肾小球的功能开始减退,排泄功能开始减退,代谢废物排泄不彻底,出现血肌酐、尿素氮等升高;水液排泄不彻底,出现水肿。

肾小球的纤维化、硬化的机理,则可能与湿瘀互结相似;肾小球的排泄功能障碍导致的代谢废物贮留和水钠贮留,则可能与湿浊内停相似。

这就是当归芍药散的适应证;同时占位性病变都会与湿瘀互结相关,这也是当归芍药散的适应证。

具体思路可参考《肖相如论治肾病》,和下面的论文: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思路研究,中医杂志,1994,(12):746

第三组:生大黄,荷叶,水蛭,茵陈

这是针对慢性肾衰的基本用药。

我对慢性肾衰的病机概括是,人体气化功能逐渐减退乃至丧失,湿浊内停,湿郁化浊,浊郁化毒,毒入血分。

所以,湿浊内停是慢性肾衰的核心问题,这一组药是我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更加详细的内容,还可参考下面的论文。

再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510

第四组:生牡蛎,玄参,浙贝母,夏枯草,荔枝核,蒲公英

这一组是化痰软坚散结的药物,主要针对的是体内占位性病变。

占位性病变,中医的病机,不外乎湿瘀互结、痰瘀互结,上面的加味当归芍药散是为了解决湿瘀互结的,这一组药是为了解决痰结的问题。

还可参考下面的论文:

肾囊肿的中医治疗,北京中医,2003,(22)1:49

第五组:仙鹤草,地榆炭,藕节炭

这是一组止血药。

这个病人的主要困难是止不住血,止血当然要用止血药,只是大家要记住,止血药是治标的方法,必须用,但仅仅用止血的药是不够的。

如果只用止血药就能止住血,那也就不是什么疑难问题了,应该早就止住血了,也不会来找我了。

长期出血不止,必须考虑瘀血的存在,“久病入络为瘀血”,即大家常说的“久病必瘀”,凡是慢性病,都会有瘀血。

长期出血不止,要参考妇科治疗崩漏的理论“久漏宜通”,活血止血并用,方中的丹参、茅根、当归、川芎、赤芍、大黄、水蛭,都是活血化瘀药。

当然,止血的效果也并仅仅来源于活血止血,出血只是结果,疾病本身才是原因,其他药物虽然不是直接止血,但都为了解决造成出血的原因。

还可参考下面的论文:

慢性肾炎血尿从瘀论治,河南中医,2002,(11):20

肾病中的瘀血,辽宁中医杂志,2003,(2):85

第六组: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生黄芪,枸杞子,神曲

显然,这是一组扶正药。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即生脉散,功能益心气,养心阴,用于心气阴两虚证,是最有效的强心剂,凡是老年病人,大病久病的病人出现的心衰,用这个方有效,加黄芪效果更好,这一类的心衰,西药效果不好。

肾衰的病人,或者老年病人以及虚弱的病人,必须保护心功能,心功能的好坏决定病人的远期疗效和预后,如果肾衰合并心衰,预后将很差;

同时,还要为病人的后续治疗着想,如果进入肾衰的晚期需要透析,而能否进行透析则完全取决于心血管的功能,心功能太差则病人不能承受透析,这对透析的病人将是致命的,而且对此,西医还没有针对性的办法。

现在很多透析过程中出现心脏问题病人会来找我,用这个方法有效。

这是来源于长期临床治疗的经验,不是专业的肾病科医生,很难理解这种思路。

黄芪是益气健脾升提的,也针对慢性肾病蛋白尿脾气不升,清气下泄的机理,生用同时还有利水作用;枸杞子是针对慢性肾病蛋白尿肾不藏精,精气外泄的机理;神曲为了保护胃气。

还可参考下面的论文:

慢性肾衰心脏并发症的治疗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3,(7):523

3

举大证,起沉疴,克疑难,凭什么?

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对中医而言,最起码要将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针灸学,这九门核心课程背会,深刻理解。

现在的中医,还要加上西医的基本知识。

二、要有临床基本功

起码要具备中医大内科的功底,对西医的各科疾病要有基本的了解。

三、专科化是必须的

要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专科训练和研究。

大学毕业5年之内进行临床基本功训练,即科室轮转,住院总,然后进入专业分科。

再对专科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包括中西医的内容,除了专科的历史和发展动态,要对专科的常见疾病进行透彻的学习和研究,重要问题、重大疾病都进行文献综述、专题研究,争取每个重要问题、每个重大疾病发表一篇文献综述和一篇专题研究论文。

通过10~20年的积累,这些文章就可以整理成一本专科疾病的小册子。

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对常见的专科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我主要在两个方向工作,一是教学工作,主要教《伤寒论》,还教过《内经》和《温病学》。

在这个领域发表过一些论文,出版了《肖相如论伤寒》、《肖相如伤寒论讲义》和《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这样,我对经典和外感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治外感病就比较有把握了,常见的外感病应该可以在3剂之内搞定。

二是临床以治肾病为主,中医的肾病范围较广,包括西医的泌尿系统疾病、性和生殖系统疾病、中医的肾虚证等,我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

对于泌尿系统的疾病,我出版了《肖相如论治肾病》;对于性和生殖系统疾病,我出版了《阳痿治疗集锦》和《中西医结合性治疗学》;对于肾虚,我出版了《发现肾虚》。

我出版的这些小册子,可能学术水平并不高,但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书,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对专科疾病进行系统学习,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对专科疾病的诊治才能比较得心应手。

有人认为,中医就是不能分科,就是什么病都会看,这是不可能的。

来找我治疗的病人,有很多人都找老中医看过,有的治疗方法不得要领。

四、不能受“经方”泛滥的影响

经常有人质疑我的水平,认为我的处方和《伤寒论》的方没法比,又大又杂,而且治疗的时间还长。

这其实是用业余的自信在挑战我的专业尊严,也是被所谓的“经方”带进了阴沟。

《伤寒论》是中医临床的奠基之作,是教我们看病的方法的,对中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经典,不学好《伤寒论》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中医的。

但是,仅仅只学《伤寒论》是不够的,同时,《伤寒论》强调的是“方证”,并不仅仅是“方”,所以,仅仅强调“方”是不够的。

“经方”的概念经不起推敲,“方”必须对“证”,只有对“证”能够药到病除的“方”,才是好“方”。离开“证”只谈“方”,毫无意义,是不得要领的表现。

试问,对于血虚证而言,难道麻黄汤比四物汤好吗?

不认真理解《伤寒论》的原意,不切实掌握《伤寒论》中的方证,只说“经方”,是对经典的无知。

如果我治外感病为主,一定会比现在有名一点,因为我治外感病的处方,和《伤寒论》不会差太远,而且疗效也快,一剂而瘥的多的是,最多三剂也够了。

但即便是在治疗肾病的过程中,也有这种时候。

如慢性肾衰合并发热,小柴汤主之,不用加减,一剂退热;慢性肾衰的患者恶心呕吐突出,舌苔黄腻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不用加减,一剂呕止。

感觉怎么样?

吴鞠通说“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大家要认真理解将与相的区别,外感与内伤的区别。

不要将病程一天到几天的外感病,和病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肾病相提并论,这样,你的无知就暴露无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