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运用正误辨析

 changyz001 2020-01-17

矿床工业指标是界定矿产储量的标准,界定矿与非矿的标尺,圈定矿体的准则。正确制定与运用矿床工业指标,对于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的确权登记,对于保护与监督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间划定平衡节点,关系都十分密切。在组建自然资源部实行两统一管理的新时期,尤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却存在轻视矿床工业指标管理和不能正确运用矿床工业指标的现象,亟待予以扭转。笔者就近年来参加矿产储量报告评审和有关规范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供有关管理部门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一般工业指标不可滥用


1986年3月全国储委办公室修订出版了《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俗称“绿皮书”。绿皮书在总结我国矿产地质勘探与开发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列举了150多种矿产的一般工业指标,之后一般工业指标纳入各矿种规范内容,并跟随技术经济变化进行修订更新,对指导矿产地质勘探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绿皮书前言明确指出,供矿山设计使用的工业指标,必须在一般工业指标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具体制定。1992年11月16日,国家矿产储量管理局与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的《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储[1992]210号文),从保护国有资产的高度,对论证制定矿床工业指标的原则、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2016年4月,原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研究提出《矿床工业指标管理办法》送审稿进一步明确,预查、普查阶段参考一般工业指标,详查、勘探阶段必须采用论证工业指标。可见我国的矿床工业指标从来都是结合各矿区的实际情况逐个制定的,不让难采难选的矿、建设基础条件(交通、能源、环境等)差的矿,与易采易选的矿、建设基础条件好的矿,采用相同的指标。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的主流做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近年来,出现的偏差是,少数人把一般工业指标误认为国家规定的不变教条,滥用到具有不同矿产地质特征、不同外部建设条件的地方去,甚至机械地搬到交通条件极差的外国矿区去,以致遭受巨大损失。反过头来又批判中国储量管理制度落后、工业指标死板等。有的地方规定“涉及矿业权出让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应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误以为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才算公平公正,其实是一种不敢担当的懒政行为。

二、 两种指标体系不能混淆


固体矿产的品位指标有两种指标体系。一种是工程指标体系,另一种是矿块指标体系。(以往曾分别称为双指标体系、单指标体系,意思表达不严谨,建议不再使用)。两种指标体系的适用条件、制定方法、运用程序都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工程指标体系适用于采用几何法计算储量的情况,与ABC储量分类体系契合,是我国矿产地质勘探长期使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体系。该体系的品位指标为双指标: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其运用程序,首先在每个探矿工程上,根据单个样品的实际测试结果,进行矿体圈定。从大于等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同时必须满足连续样品组合的矿截平均品位大于等于最低工业品位。还要符合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的要求,(具体的技术细节由有关规程规定,此处不细化陈述)。在每个探矿工程的矿截圈定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间的对比连接圈定(三维立体)矿体,通过几何图形解析,划分块段,进行储量计算。运行过程从个体到整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认识规律,具有科学性。


矿块指标体系适用于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的情形,与三P储量分类体系相契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国外引进的。该体系用矿块的边际品位圈定矿体。矿块是在矿化域范围内人为划分的六面体,用矿块周围的样品品位对矿块进行品位估值,估值的基本原理是距离矿块中心越近的样品权重越大,距离越远权重递减,其权重递减的级数由变异函数计算确定。可见估值的实质是用计算机技术对矿体品位变化规律进行的数学模拟,已有多种软件可供选择。在矿块估值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经济评价选定一个边际品位,大于等于边际品位的矿块归入矿体,小于边际品位的矿块淘汰为废石。所以地质统计学方法确定的矿体边界都是锯齿状的。矿块指标体系其实也是双指标,矿化域品位(cut-off)和边际品位,只是矿化域品位被边际品位的锋芒掩盖了。特别注意:同一矿区矿化域品位和边际品位与几何法的边界品位和最低工业品位是不相等的,矿化域品位低于边界品位,边际品位低于最低工业品位。


两套储量计算方法,对应两套指标体系,各有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追随市场行情变化反应快,与矿山开采计划衔接能力强,计算机技术运用程度高,对于工程密度大样点数量多,规模厚大的软边界矿体(软边界矿体指矿体与围岩成渐变关系,需要按品位划定边界,如斑岩铜矿)具有优势,因此矿山开发勘探阶段乐意使用。但是对于硬边界矿体(硬边界矿体指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晰,界面两侧品位呈断崖式变化,如某些沉积型矿层),多层脉薄矿体,工程样品少的项目,不需要品位估值的矿种(如煤炭)则不具优势。而且没有妥善解决储量级别划分问题。相对来看,几何法的适应范围则更为宽广,进一步开发软件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样可以解决动态反应灵活问题。笔者不同意地质统计学方法比几何法先进的观点,主张二者长期共存,优势互补,各自发展。报告编制者应当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勘探方法选择具有优势的适用方法。有的项目两种方法都适用,可以按照喜好选定一种方法及其对应的指标体系,但切忌混淆。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的混淆现象:一是,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论证矿床工业指标,却把矿块边际品位当作几何法最低工业品位使用,跨大工业矿体;二是,用几何法双指标圈定矿体,却当作矿化域限制估值范围,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矿块估值,造成品位高估;三是,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圈定的矿体,改用几何法划分储量级别,锯齿状边界变成折线边界;四是,把几何法的规矩当作通则,限制地质统计学方法,或者把地质统计学处理特高品位的方法搬到几何法方面。这些混淆现象都造成储量计算结果的方法性歪曲,有的还扩散到评审备案和规程标准环节,像着西装穿草鞋般不伦不类,应当过细研究加以纠正。

三、工程指标体系的双指标不能割裂


几何法工程指标体系的双指标是辩证统一关系,不可割裂使用。一般说来,边界品位是技术可行的底线,一条重要制定原则是:必须大于合理选矿工艺流程的尾矿品位,以此杜绝低于边界品位的废石混入磨矿选矿流程,对有益组分回收没有任何贡献,又弃置于尾矿库的愚人式操作。但是刚过边界品位底线的矿石经济性是亏损的,最低工业品位才是盈亏平衡的底线。因此我们用边界品位筛选样品,用最低工业品位衡量矿截,保证矿截平均品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在分米(dm)尺度巧妙地对待品位变化,肥瘦搭配,最大限度的组合工业矿体(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公平公正地照顾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与使用者(采矿权人)的合理合法权益。用双指标底线圈定的矿截、矿体、矿区全山平均品位必然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其高出的幅度是采矿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的体现。


分析几何法工程指标体系运用过程,我们感悟到一条地质找矿哲学规律:矿产资源是客观存在的,矿产储量是附加了人为主观判别的,主观判别的准则需要统一规范。


把双指标割裂使用的典型案例,是用最低工业品位圈定工业矿体,再用边界品位圈定低品位矿体。其引起的负面后果是丢失了部分工业矿体,搞乱了低品位矿体的经济属性。这种错误的扩散与2003规范标准术语没有沿用“表外矿”而改用“低品位矿”不无关系,不但涵盖不全,而且语义模糊。按照汉语语义,低品位矿应当是挣钱不多的贫矿,而其实质含义却是不能挣钱的非矿。


低品位矿体经济属性的模糊在山东省金矿表现突出,当金价飙升之时本应调低最低工业品位指标增加工业矿体,却没有及时调整,使之滞留在低品位区间,使低品位矿体有了经济开发价值,偏离了公认的定义。于是对低品位矿体是否进入储量登记统计范围,在济南和北京之间来回拉锯,对低品位矿体是否征收税费顾虑纠结。山西省某铁矿区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双指标割裂情况。可见需要斧正全国统一规定。

四、多金属共生矿体必须运用综合工业指标


有一种多金属矿床,铜铅锌金银等多种组分处于同一构造岩相带,密切共生,形成多金属共生矿体,不能分采分选。这种条件应当制定综合工业指标,圈定综合矿体,在综合矿体各矿截中标明各组分品位,进而计算各矿种储量。但是有些单位习惯于各矿种分别制定工业指标,分别圈定矿体,各矿种各类矿体之间交叉重叠、错综复杂。汇总之后,矿石量被高估(重复计算),平均品位被拔高(忽视综合开采的贫化),严重脱离采选实际。令人费解的是,负责论证工业指标的设计院明知这种做法与开发利用方案背离,为什么还要推荐这样分散的指标?国标GB/T33444-2016 第3.10.1.4条款明确“对具备制定综合工业品位条件的共(伴)生矿产,应研究制定矿床综合工业指标”,为什么有的评审专家、评审备案机构还让分散指标通过?假如我国的储量评审制度不能严格把关,将在国际对比中降低信誉与话语权;假如有关单位送审报告只为程序过关,并不打算在后续工作中执行,我们的自然资源监督保护职责将被架空。

五、论证工业指标必须动态更新


矿区工业指标结合每个矿区的具体内外部条件论证确定,随着时间推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内外部条件会改变。众所周知工业指标制定的原则就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因此工业指标是各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的函数,这些技术经济的变量包括:科技进步深化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认识;技术进步改善采选工艺降低采矿成本;市场行情变化改变矿产品销售价格和开采成本;政府税费、环保等政策调整改变;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发生变化等等变数都可能改变具体矿山的采选方法和经济效益,变动较大就应重新论证改变工业指标。科技进步改变工业指标的案例是大批蚀变岩型金矿,上世纪末由于测试、采选技术的巨大进步,把最低工业品位降低了一半,储量大幅度提升。变化最为频繁的因素是市场行情。当年铁矿价格飙升,超贫铁矿都有了经济效益,开采品位指标大幅降低。


对工业指标的动态更新有两种错误处置。一种错误是一成不变,规定必须与上一次指标一致,一律用绿皮本标准收费等。另一种是随时改变,这种错误来源于对外国市场化储量计算的误解,说什么按照伦敦交易所发表的金属价格,每天都可以算出一种储量可供性。在计算机上算、三维可视化表演是可以的,开采巷道、选矿流程却不可能一天一变。须知对矿床的经济评价是技术经济评价,就是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或寻找最佳经济效果的技术方案,需要一定的区间(时间、空间)稳定性,不像财务出纳一天一结一分钱不差。有的矿床,矿体富、厚、硬边界,抗销售价格变化风险能力很强。有的矿床贫富杂陈,销售价格低迷时若采富弃贫,贫矿的可采性被破坏,价格回升时也失去可供性,所以矿山企业多采用配矿措施,或者贫富分类储存应对市场变化,这些办法都搞不成,只有暂停开采,以待时机,地质储量(澳大利亚人称为资源量)还在,可采储量归零。笔者曾在一个国际研讨会上问过外国学者,他们也是这么做的。那几年铅锌售价下跌,不少中低品位铅锌矿山暂时停采,中国外国一样。


难点在于工业指标动态变化稳定区间如何规定。业内经验一般3~5年左右盘点一次,重要变量变动有持续性预期时进行动态更新。

六、国家指标与企业指标需要区分


矿床工业指标我国经常谈论的是国家指标,有涉外工作经历的人经常强调企业指标,两种指标的区别在于维护谁的利益。企业追求企业利润,国家保护矿产资源资产,代表全体人民利益。两种追求并不完全一致。反映在工业指标制定规则上,国家指标采用的经济技术参数是社会平均先进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矿产资源价值,同时也照顾到社会平均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企业有利可图。企业指标采用的参数是企业实际水平,或者是按照企业经营策略选定的技术经济参数,企业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当企业采用参数符合社会平均先进生产力水平,则企业指标与国家指标一致。当企业技术水平超群、兼顾开发利用劣质表外资源,则企业采用的最低工业品位或最低开采厚度就低于国家指标,储量也比国家评审核定的多,国家应予以鼓励,不能鞭打快牛。例如仍按国家指标、国家核定储量收取税费。企业指标和国家指标,对应的企业储量和国家核定储量,在资本市场都应公开披露。反之,当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或经营策略不正派,企业指标比国家指标落后,采富弃贫,采厚弃薄,浪费破坏国家评审核定的储量,则应受到国家惩罚。其经济惩罚手段就是按照国家指标、国家评审核定的储量消耗收取税费,浪费储量要付出代价,不得减免。


由以上分析可见,国家指标和企业指标是辩证统一关系,有联系有区别,不可混淆替代。制定与运用都要贯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精神。制定国家指标者必须站稳国家立场,采用社会平均先进指标,维护国家权益,同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可受不正当关系干扰。

七、矿床工业指标管理不可无章可循


矿床工业指标管理是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特色优势之一。一方面它贯彻于从普查阶段到勘探(精查)阶段全程,始终追踪矿体的工业价值,抓住主要矛盾,阶梯式调整勘查工作部署,实现矿产地质工作多快好省。另一方面其论证过程是(外)三结合的,地质队、设计院、矿山分别代表地质特征、工程技术手段、社会经济效益三方面,相互交流、碰撞产生最佳方案,最终要接受矿区开采实践的检验。经过几十年千万例各矿种不同工业类型工业指标制定规律的总结,提炼出普遍规律和应对特殊情况的原则,是集体智慧。国储[1992]210号文做出了暂行规定。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初始,我们幼稚地认为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制度之后,采矿权人会自觉保护资源自行确定合理工业指标,从而放松了对工业指标的管理。实践结果大谬不然,投机者有之,炒作者有之。从教训中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加强工业指标管理,而且要创新管理方式。但是国储[1992]210号文却处于既不废止又不明确有效的尴尬地位,在历次清理规范性文件和执业培训中模棱两可、左右摇摆。2016年起草的《矿床工业指标管理办法》至今没有批复、发布。如前所述,矿床工业指标是在矿产资源客体上,进行矿产储量人为主观判别的准则,必须统一规范,不可长期无章可循。

八、矿产储量评审必须重视工业指标评审


矿床工业指标审批程序取消后,多数省区都将其纳入储量评审之中,一般情况下,特别是有类比条件时,倒也顺理成章。但是,对于一些对工业指标特别敏感的项目、动机不端改来改去的项目、提交者有独特习惯的项目,则颇费周折。于是有的省区就安排事先专门评审,毕竟工业指标一旦改变,许多数据图表都将随之改变,复核的压力很大。有的评审中心规定工业指标通不过一票否决。总之,矿产储量评审必须把工业指标评审列为重要事项。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涉外矿业勘查项目与日俱增。我国企业到国外勘查要遵守所在国法规,同时也要对我国的勘查经验包括工业指标管理经验抱有信心,适时推广运用,扩大话语权。同时也要学习外国的勘查经验,包括工业指标运作经验,学懂弄通,取长补短。国家投资的涉外项目应当履行矿产储量评审包括工业指标评审程序。

梯子|桥梁|践行者

陕西华金矿业有限公司是在中国从事矿业开发和经营的外资矿业公司的继承者,其核心团队是一群在外资矿业工作了20多年的矿业各方面技术和管理高级人员。曾在澳大利亚澳华黄金(Sino Gold)、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Eldorado Gold)、加拿大曼德罗投资等国际矿业公司在国内投资的陕西煎茶岭项目、贵州烂泥沟(锦丰)项目、辽宁猫岭项目、吉林白山项目、青海滩涧山项目、黑龙江东龙项目等矿山项目及总部工作,负责矿业开发和经营全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华金矿业在矿业项目的尽职调查、并购、地质勘探、设计和建设、生产运营、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社区发展以及矿山关闭、项目转让等方面积累了融合中国和国际实际操作的经验和知识。

华金矿业的愿景是希望利用在外资矿业公司工作20年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理念和经验,为中国矿业发展、为中国矿业走向海外、也为外资矿业公司进入中国矿业市场提供支持、帮助和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