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臂上将贺炳炎:逝世59年后,儿子代替他接受检阅,完成父辈之梦

 看见就看我 2020-01-17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无数革命志士投身革命事业当中,为建立一个全新的、不再受到三座大山压迫的国家而奋斗。他们当中,很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到了后来新中国的建立,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中间很多人身经百战的英雄,大都身上都有一些战争的痕迹。

贺炳炎是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是我国57名开国上将之一。他戎马三十年,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参与大大小小战役无数。每一次的战斗中,他都英勇当先,这让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贺炳炎自己在参与的多次战役中,也留下了不少战争伤痕。他先后负伤11次,全身16处留有伤疤。无数次,他被身上的伤痕折磨得失去意识,但是坚强的革命信心让他重新回到战场上,成就一代名将传奇。晴天外链代发平台

贺炳炎之所以成为开国上将,不仅仅是因为其作战勇敢,还因为他会打仗。凡是得到攻城命令,他都能想尽办法攻克。尽管前方艰难险阻无数,但是他总能找到攻克的办法。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可能冒着生命危险,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他随时做好了为党为人民牺牲的准备。

1935年12月,贺炳炎所在的红二方面军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猛烈攻击。大家知道,那时候红军的装备要远远落后于国民党,在对方集中火力猛攻之下,红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我们的战士必须要抓紧时间,部队主力必须迅速通过这一区域 。

贺炳炎命令机枪手加大火力,掩护主力通过,而他自己则在战斗的最前沿,指挥作战。战士们看到贺炳炎在身边,心中无比安定。尽管敌人火力猛烈,但是他们硬是凭借超强的意志力打了一场硬仗。在这次战斗中,贺炳炎身负重伤。他的右臂被子弹击中,整条胳膊只靠着一块皮连着肩膀,骨头全部碎裂。战斗结束之后,贺炳炎不得不截去右臂。自此,贺炳炎成为一名独臂将军。

尽管一只胳膊被截取了,但是贺炳炎的战斗意识丝毫不受影响。他将满腔愤怒放在了战场上,很快就投入战斗中。一般人受到这种伤,可能要休息个几个月时间调养,可是战事紧急,贺炳炎躺在担架上心急如焚。他只在担架上躺了6天,就继续回到部队中。而且贺炳炎没有专业的医疗队伍随行照顾,他与战士们同吃同睡,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影响行军速度。这种坚强的意志,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贺炳炎为了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少战功,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失去右臂后,很多领导人都拉着他的左臂说,以后不用敬礼了!

贺炳炎失去的是右臂,不久后部队给他安排了一位政委,这位政委在战斗中失去了左臂。两人多次合作,里应外合,配合默契,率领的部队被当地的老乡亲切地叫做“一把手部队”。这位政委,叫做余秋里。

两人不仅仅在战场上配合默契,平日里更是感情深厚。贺炳炎只有左臂,凡事都需要用左手,因此穿衣服总是左袖子磨损的厉害。而余秋里正好与他相反,每次都是右边磨损的严重一些。那时候红军生活困难,他们两人倒是时常苦中作乐,每次衣服都还好好的,袖子就先磨破了。这时候两人就把衣服换过来,还能再穿上好一阵子。每次领手套的时候,他们两人也总是只需要一副手套就够了,一左一右,正好搭配。

尽管失去了一只胳膊,贺炳炎还是很喜欢运动的。他喜欢摔跤,很多人都认为他失去了右臂,左臂力量应该受到影响,平衡能力也不行。结果一到了动真格的时候,摔跤往往是摔不过他。很多人笑着说,没想打独臂将军摔跤还是这么厉害。

贺炳炎性格耿直,从不服输。有一次,因为作战意见不一致,他竟然一气之下摔了彭老总的电话。很多人劝他不要这样意气用事,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后来贺炳炎成为了彭德怀的爱将。只是这以后,两人还是经常争论。不仅仅是战场上的事情,就连下棋的时候,两人也常常吵得面红耳赤。

有人劝他,让一让彭老总,可是贺炳炎就是不同意。每次下棋,两人总是用最大力气喊。吃对方棋子的时候,一定要用力摔在对方的棋子上,再放在自己的棋子,拿掉对方的。不管两人怎么较真,之后感情还是很好。

不过,贺炳炎哪怕是跟彭老总都特别怕输棋,但是有一类人,他输了也不生气,反而了呵呵的。解放之后,他常常穿着便衣到公园看老年人下棋。每次输了棋,他都笑呵呵地说,还是人民群众有智慧呵。久而久之,人们知道了他是贺炳炎上将,当有人故意让着他时,他反而还会生气。

可惜贺炳炎上将积劳成疾,只到47岁那年,就因为身体状况太差而去世了。在他逝世59年后,在2019年的阅兵仪式上,他的儿子贺雷生代替他接受检阅。因为身体状况的原因,他的儿子被特许坐在车里接受检阅。他说,虽然父亲早早去世,没能看到今日盛况,但是他能够代替父亲接受检阅,内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他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