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了年龄才懂刘备,原来成功,不过是咽下委屈、放下面子

 芳草屋845 2020-01-17

公元194年冬,徐州牧陶谦病危,临死前交代手下麋竺:“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随后,陶谦病逝,刘备统领徐州,合兵十万,据守一方。这一年,刘备33岁,而立之年。

第二年夏天,适逢曹操大破吕布,吕布败走后过来投靠刘备。仁义的刘备,才刚刚得到徐州,满腔的报国热情正在高涨。见吕布来投,知其是一员猛将,于是欣然接纳,想着以后,可以共图大业。可善良的刘备却万万没有想到,吕布过来之后,非但没有帮助自己完成大业,反而像是阴暗角落里的毒蛇一般,将自己咬的险些丧命。

上了年龄才懂刘备,原来成功,不过是咽下委屈、放下面子

一、因吕布,两度妻离子散;遂借刀,杀仇敌于无形。

自从刘备领了徐州之后,其实日子并不好过。毕竟刘备是被推举出来的,于情于理,都会有人嫉妒。更何况,这是一个偌大的徐州,是一片可以争霸天下的地盘。而第一个不乐意的,就是袁术。

袁术这个人,狂妄自大,六亲不认,仗着自己家族,有着四世三公的背景,从来看不上任何人,时常是有了一点实力,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当袁术看到刘备被推举为徐州牧之后,心说:“刘备就是一个靠编草席为生的下人,有什么能耐和资格,去统领徐州,哪里有我袁术有威望。”不行,徐州得是我的,遂起兵攻打刘备。

无奈的刘备,只得出兵抵抗,一晃眼,数月过去。正当刘备与袁术苦苦僵持的时候,后方却突然传来噩耗。原来刚刚投靠自己的吕布反了。吕布趁下邺防守空虚,突袭了下邺。而下邺守将曹豹,竟然心怀不轨,他们两人相互勾结,最终导致下邺失守。更为不幸的,是刘备妻子,也在此役中被吕布掳去。

刘备看看天空,没有说话,默默地带着弟兄,开始转战海西。其实刘备心里也很难过,刘备何尝不想,怒发冲冠,带着众人杀回下邺,然后夺回妻子,一家团聚。可是刘备不能,因为刘备背负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整个国家的兴亡。所以,刘备默默的走了,头也不回。

后来杨奉、韩暹寇掠徐州。刘备赶紧趁机带兵围剿,幸运的是,刘备赢了,并且实力进一步壮大。随后刘备借此,连忙去找吕布讲和,因为刘备心中,还惦着自己的妻子。最终,吕布同意讲和,刘备亦重新得回妻子,一家团聚。

可好景不长,吕布看着刘备在小沛,实力越发的壮大,内心不自觉的不放心,于是二度反悔,攻打刘备。不得已,刘备败走投奔曹操。曹操深知刘备腹有才略,于是给了刘备很高的待遇,封刘备为豫州牧。也是从此,刘备叫做刘豫州,一个孤独的、没有人懂的刘豫州。

刘备时常在想,自己仁义和礼贤下士,这难道不正确吗?可如果正确,那为什么吕布总是背叛自己呢?我可是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救济了他啊。我不应该是他的救命恩人吗?直到后来,刘备终于想通了,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托付真心。

再后来,刘备在与吕布的争斗中,吕布的手下高顺,又一次击败刘备,并将刘备的妻子再次掳走,送给吕布。此时此刻,我非常能够理解这位孤独的刘豫州。国家还在破碎,诸侯还在割据,而自己空有一颗仁义的报国之情,却是连妻子都保护不了,又谈何保卫国家呢?都说刘备好哭,我却觉得,此时此刻,刘备不哭,才更像一个无情之人。

之后,曹操亲自带兵,帮助刘备一起,将吕布围困于下邺。刘备最终打败吕布,抢回妻子,一切又回归正常。可是从此,仁义的刘备似乎变了。虽然还像往常一样仁义,但是在仁义之中,却多了一丝不可查觉的杀气,那就是对背叛者的杀气。

那一日,吕布被俘在曹操帐下,刘备看着吕布,回想着这三年来,自己三番两次遭到吕布暗算,丝毫不念及当初救助之情,于是杀意不自觉在心头萦绕。但是刘备没动,默默地等待时机。

终于,吕布开口:“缚太急,小缓之。”曹操说:“缚虎不得不急也。”吕布又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随后,曹操脸上有所动容。

刘备见此,心中了然,知道自己,倘若此刻再不说话,吕布一但得活,日后报仇可就没机会了。于是连忙呵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原及董卓乎!”曹操一听,顿有所悟,于是将吕布推出帐外,斩首示众。

故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刘备为什么要执意杀死吕布了吧,其实本意不是帮助曹操,真实目的是为了报自己三年来,颠沛流离,两次失妻的大仇。这样说,或许有人觉得我是在贬低刘备。但我认为,刘备无论再怎么仁义,他也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感情、有私心,所以刘备,会毫不留情的杀了吕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开自己的心头之恨。

虽然大仇得报,但是刘备并没有从此安稳。因为没过多长时间,曹操便同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豪气万丈的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这话说的很明白,是把刘备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大英雄看待。

但是刘备没有高兴,而是随着天上的惊雷炸响,失手掉了碗筷,然后怯懦畏缩的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真的胆小怕雷吗?当然不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大叔,又怎么会怕区区雷声呢?只是刘备知道,此时的自己身在虎口,一但显露出让曹操忌惮的行为,定然会被曹操谋害。于是只能装傻充楞,让曹操对自己放下杀心。

这一年,刘备37岁,已然步入中年大叔的行列。来来回回奔波十几年,心中的大业非但没有起色,反倒是自己还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看着身边的兄弟关羽、张飞,也从当初的热血少年,变成了现在和自己一样的油腻大叔。说好的一起义薄云天拯救天下,可如今却是连一个安稳的落脚地都没有。

一声叹息,叹不尽满腹的忧愁与愧疚。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兄弟,可是刘备没有放弃,毕竟路还是要走,也许光明,就在明天呢?

二、官渡之战,如长虹贯日,又如丧家之犬。

刘备自从上次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之后,心中一直惶惶不安。知道曹操,看出了自己的野心,早晚不会放过自己。再回想前段时间,汉献帝老丈人董承因衣带诏和自己商量要一起谋杀曹操,自己当时拒绝了。现在看情况,倒也不妨尝试一下,正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万一成功,那么自己大业可期。于是再次和董承联系,共谋大计。

正当刘备筹划之际,命运之神又给了刘备一个转机。适逢袁绍刚刚打败公孙瓒,兼并了幽州,再加上之前的青州、并州、冀州一起,袁绍坐拥了四州之地。随着实力和地盘的扩大,袁绍的野心也开始膨胀起来,本来就不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现在就更看不起曹操了。因为当时的曹操,也不过兖州、徐州、扬州三州之地。于是袁绍自信满满发起了官渡之战。

在这里说一些题外话,简单解释一下官渡之战为什么重要。当时天下,袁绍和曹操两人占据了七个州,袁绍四个,曹操三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总共也就十三个州。后来刘备凭借一个益州和半个荆州,就能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犹此可见,当时袁绍对曹操发动的官渡之战,是多么重要。可以说,官渡之战谁胜利,那天下基本就是谁的了。

在此期间,前文提到的狂妄自大的袁术,已经称帝多时。而袁术之所以敢称帝,是因为他的手下孙坚,也就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得到了传国玉玺。袁术得知后,经过一些手段霸占了玉玺。玉玺有了,再加上自己四世三公的背景,于是称帝了。不过可笑的是,袁术称帝之后,没人搭理他,他也没打败过任何人,一直像一个过街老鼠一样,逃来逃去。最终实在走投无路,打算由打下邺经过,投奔本家兄弟袁绍。

而刘备的转机,也是从此开始。当曹操得知袁术要从下邺经过投奔袁绍,下意识地派遣刘备、朱灵去堵截。这一个命令,对于刘备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绝处逢生。因为当前的刘备,第一没兵,第二曹操虎视眈眈,第三自己又与董承谋划着见不得人的大事。这个时候的刘备在曹操身边,简直是如履薄冰。但现在好了,兵有了,人也可以走了。那自己以后还不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话说曹操这边,待刘备领兵跑了之后。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郭嘉这才听到消息,于是连忙对曹操说:“刘备不可纵啊。”曹操听到后,也是一激灵,哎?我怎么把刘备放跑了,我这不是放虎归山吗?但这时,刘备已经跑远,曹操只能追悔莫及。可以说,刘备也是时也命也。

随后,衣带诏事件败露,董承等人被诛,刘备因提前得脱,暂时保命。但与曹操的关系,算是彻底崩裂。不过刘备也不在乎,随之就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邺,自己屯小沛。与此同时,东海昌霸反叛曹操,投靠刘备,许多郡县也跟着响应,刘备再一次聚众万人。期间又派遣孙乾,去找准备发起官渡之战的袁绍连和,打算借力共同抵抗曹操。

从目前形式上和刘备自身气势上来说,这一次的刘备,简直是一次完美而又华丽转身。前一刻还手无寸兵,朝不保夕;而现在一经脱困,便是瞬间崛起,犹如长虹贯日一般。刘备此时非常得意,得意曹操不会攻打自己,自己可以在这一段时间稳固地位。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官渡之战,曹操处于劣势,地盘、兵力均不如袁绍。现在自己又抢了徐州一些地盘,曹操肯定是愁的焦头烂额,并且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抵抗袁绍上,根本无暇估计自己。这也是刘备敢痛快的背叛曹操的底气。

可惜事情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当刘备沉浸在人生即将到达高潮的兴奋之时,曹操竟然出其不意的杀了过来,并且一路上势如破竹,将刘备打的节节败退,溃不成军。最后刘备晕头转向地投靠了袁绍,并且自己的爱妻和自己的兄弟关羽,也均被曹操俘虏。倘若用一句贴切的话来形容此时的刘备,我觉得帅不过三秒是最合适。

而最使刘备憋屈的,还不是这次失败,而是曹操的一番话。曹操在攻打刘备之前,众将士曾劝阻曹操说:“眼前与曹公争天下的是袁绍,现在贸然攻打刘备,万一袁绍背后偷袭怎么办?”

曹操说:“刘备是个英雄,现在不打他,将来必有后患。而袁绍虽然有大志向,但是我和袁绍从小是伙伴,我了解他,袁绍见事迟,我打刘备,他肯定不动,所以不必担心。”

这番对话,曹操虽然也说刘备是英雄,但当时是在官渡之战前夕,非常紧要的关头,曹操没有丝毫犹豫,便带兵去攻打刘备。而且自己都说了刘备是英雄,可还是去打,说明什么?说明曹操嘴上说刘备是英雄,但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啊。所以刘备这次败的,实在憋屈。

被别人看不起就算了,关键时候自己还没争气,以至整个官渡之战前后,刘备被打的晕头转向。一会去东挠一下,一会去西踢一下,可对于战局,却无关痛痒。最后刘备可能也是觉得实在没面子,遂找了个理由走了,开始转投下一站,荆州刘表。

三、三顾茅庐得诸葛,两年时间定天下。

三十多岁的时候,刘备在吕布、曹操那里,学会了隐忍。四十来岁的时候,刘备在袁绍、刘表这里,放下了面子。

公元207年,投靠刘备的荆州豪杰徐庶,告诉刘备:“襄阳城西二十里,有一间草庐,草庐里住着一位高人。姓诸葛字孔明,号称卧龙。您愿意见见吗?”

刘备说:“可以啊,你让他过来吧,我们认识一下。”

徐庶说:“诸葛孔明可以见,但他的身份高,非亲自拜访不能见也。”

刘备听罢,也够义气,放下身份,三次躬身,求贤若渴,用真诚,换来诸葛亮一辈子的忠心耿耿。于是有了隆中对,有了后来的孙刘联盟赤壁之战,有了临死白帝托孤那句,若子嗣不才,可取江山的大气。

那么说,一个很简单的三顾茅庐为什么能令诸葛亮五体投地呢?

其一,从时间上来说,刘备已经46岁,而诸葛亮才26岁。

那个时候的46岁,其实就已经相当于现在老大爷了。而让一个老大爷,去苦苦哀求一个毛头小子帮助自己完成终身大业,现在光想想,就有点扯,就别说拉下脸去求他了。

其二,诸葛亮从来没有进行过实战。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诸葛亮,他的名声,和他所说的一切,还都是空谈,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纸上谈兵。最后行不行还不一定呢,现在摆那么大的谱,还得让人去求三次才出来,换个稍微有点脾气的,估计都不屑搭理诸葛亮。

其三,刘备当时在荆州已经有一定的地位。

刘备去荆州投靠刘表后,刘表给了刘备很高的待遇,给兵,给地,让刘备休养生息。刘备因此,在荆州五六年间获得了一大批荆州豪杰投靠。所以徐庶推荐诸葛亮的时候,刘备身边的人,已然不少。

但刘备还是耐住性子,前去拜访诸葛亮。哪怕对方徒有虚名,哪怕最后自己丢了颜面。其实这些刘备早已看开了,身份、地位、面子都已经不重要,只要能够完成自己的大业,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就不能放弃。

也正因为刘备,不在乎面子,能够礼贤下士,最终才能请得诸葛亮出山。而且用人不疑,不因为诸葛亮的年轻而轻视,一直坚信诸葛亮是对的。因此在短短两年时间,刘备在诸葛亮的规划下,与孙权取得联盟,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更是在后来,刘备独自入蜀,去帮助刘璋攻打张鲁谋划益州。而外面的荆州,刘备则完全放心的托付给了诸葛亮,使刘备全无后顾之忧的拿下益州,从此西蜀政权才算是最终稳固,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为什么说益州才是自己的根据地呢?因为荆州是刘表的,而且有半个还是在赤壁之战时借孙权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人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是源自赤壁之战。

四、所谓成功,无非就是吞下委屈、学会隐忍、最后再放下面子,然后相信,明天会更好。

纵观刘备的一生,那可真是充满辛酸。所有的人间苦难,基本都经历过了。妻离子散、逢战必败、左投右奔、颠沛流离、年近五十才堪堪起步;再后来兄弟关羽、张飞被杀,自己发动夷陵之战,却无人相助,以至自己被年轻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最终白帝托孤,郁郁而终。

最后,我替刘皇叔辩解一下,有好多人说刘备假仁义。说刘备逃跑,只顾自己,不顾妻子。

那我要问,当时吕布掳走刘备妻子的时候,刘备要说我要打过去,会有人跟吗?关羽、张飞、赵云自然没话说,可其他人的呢?为什么刘备不去救,因为刘备知道,人都是冷血的,生逢乱世,仁义都是狗屁,只有活着才是道理。正因为刘备明白,所以才会在第一次妻子被掳的时候,什么也没说,默默地转战海西。

为什么长坂坡前,刘备会丢下自己的妻子独自离去。因为当时投靠刘备的人,不是因为刘备的仁义和名声,而是他们觉得跟着刘备,以后会有出路,生活会有保障。所以刘备本来能走却没有走,自己和家人在后面为众人断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大家的心。于是有了曹操赶上,刘备不得已逃走,并丢下了自己的爱妻和刘禅,以至留下千古骂名。

但是我们看看历史,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当时在当阳投靠刘备的人,将近十万,辎重数千辆。而曹操只带着五千精骑追到。且不说人数上的差异,单说刘备弃妻而逃后,谁管刘备家人的死活了?还不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逃跑?那么多人,只有赵云忠肝义胆,一人一骑,只身闯入曹营,抢回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幼儿的刘禅。而且也只有张飞,带着二十个人,接应赵云之后,拦在当阳桥前呵道:“身是张翼德,可来共决死!!!”吓退了曹军。

什么是兄弟,生死关头,为保兄弟家人,不顾生命,这才是兄弟。其他人呢?都去哪里了?天天喊着刘备仁义,我要投奔,真实的目的是因为刘备仁义吗?还不都是嘴上喊着口号,心里只为保全自己。这就是世态炎凉,虚伪的不是刘备,而是当时的年代。

再说夷陵之战,刘备为了报二弟关羽被杀之仇,召集人马进攻孙权。就因为不是起的义兵,而是私仇,结果好多人都不去。结果刘备因为急功近利,导致失败。不说战役的胜败,单说人心,就能看出,他们投靠的不是刘备,只是一个安稳的家而已。可怜刘备唯一一次能为兄弟家人报仇的战役,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真可谓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但刘备终究是成功地,他用自己一生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能吞下委屈、学会隐忍、最后再放下面子,相信明天会更好。那么早晚会有一天,自己人生会灿烂出一片光彩夺目的蓝天。

本人是从事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后期会不断创关于历史三国题材的文章,如果有觉得文章写的不错朋友,请点击上方红色关注,后期小编会有更多的优质内容呈现,感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