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源徐家汇【搭地铁探访“光启公园”】了解上海的另一面

 4050szl 2020-01-18

【编辑】左佐

【责编】蓝爸爸

【编审】Shining灵感

●●●  光启公园  ●●●

光启公园坐落在徐家汇,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曾与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合译《几何原理》的徐光启生于此地,徐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徐家汇”的地名也就此约定俗成。

原为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敕建墓地,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历代均有维护。曾名南丹公园,后为纪念徐光启更名光启公园。

光启公园现为一座纪念园林,园北为徐光启墓地,园西为徐光启纪念馆,东部为休闲活动区域,点缀若干与徐光启有关的碑廊、雕塑和残件。

光启公园门口牌坊

近代上海成为引进和传播西方科学的中心,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并非偶然。因为这里诞生过一位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人杰徐光启。古今中外的历史在他身上集聚,“徐家汇”也因他而得名。 

神道入口处立有石牌坊,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加赠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牌坊柱上镌有对联,上联为“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为“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这副对联是对徐光启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石牌坊底部为雕兽抱鼓石,四根立柱的柱顶雕刻有花瓣托球造型;柱头采用浅浮雕雕有云鹤;明间上坊中央采用高浮雕雕有坐龙,两侧为行龙;明间中坊为高浮雕双龙戏珠;明间下坊中央采用圆雕雕有宝珠,两侧分别是高浮雕麒麟加中国结图案;两侧尽间上坊浮雕有双鹤祥云图案;两侧尽间下坊则为双鹤祥云加海水图案。

拉丁文石碑残件

1903年,江南天主教会为纪念徐光启入教300周年与逝世270周年,对光启墓地进行了重新修葺。当时,墓前石人、石马、华表等物仍在,但拉丁文石碑、石牌坊早已损毁散失,难觅踪迹。2000年10月,徐汇区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光启公园机缘巧合发现了这块拉丁文石碑残件,经专家学者确认,为1903年立的重修石碑残件,已然淡出公众视线一百多年,如今柳暗花明,失而复得,冥冥之中似有天意。2003年,徐汇区政府重修徐光启墓时,就将这块带有传奇色彩的石碑安放在徐家汇光启公园内,供游人观瞻。

石牌坊残件,为原石牌坊正面底座的两尊雕兽抱鼓石。

石牌坊残件,为原石牌坊明间下坊局部,雕有宝珠、麒麟、中国结等图案。

全园曲径回绕,树木葱郁,鱼戏荷池,环境肃穆。

神道石像生

徐光启生前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作为一品重臣,根据《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三》规定“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围墙高九尺。一品石碑、螭首高三尺。碑身高八尺五寸、阔三尺四寸。龟趺高三尺六寸。石人二,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石望柱二”,光启去世后,其墓也依照品秩,设置了石像生,从墓冢近处向远处排列依次为: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二尊。 

光启墓最外围立有一对石华表,又称望柱,其基座为须弥座形式,柱头雕刻有明朝一品官员的标识仙鹤及祥云图案,上面各有一头神兽,名曰朝天犼。石华表后面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桥,每侧各有两个螭首。 

陵前设置石像生,早在秦汉时代已经开始,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具体数量和取象各朝代不尽相同。石人又称'翁仲',相传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阮翁仲,身材高大,秦始皇统一天下,命其镇守临洮,即今甘肃岷县。因他生前屡建战功,他死之后,秦始皇为纪念他,特铸铜像置于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人们便将铜像、石像统称为“翁仲”。 

十字架墓冢

1903年,天主教会为纪念徐光启入教300周年与逝世270周年,曾对其墓地进行修葺,在墓前设置了一座大理石十字架。十字架基座正面刻有拉丁文碑,其余三面刻有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撰文,张秉彝书写的“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记”,分刻六石,每石十二行,每行六字,字方三寸余,楷书。 

现墓前十字架是按照1903年的样式复原的。徐光启既为一品文臣,又是天主教徒,所以其墓前既立了墓碑,也立了一座十字架。这座十字架高约5米,上横刻着“十字圣架,百世瞻依”八字。其实1903年立的十字架也不是最初立的,徐光启入葬时立的十字架墓志铭是潘国光神父撰写,这座十字架在清代就已难觅踪迹。故江南天主教会值徐光启受洗300周年之际,重立新碑。

徐光启墓前有半圆形的照池,内有水。现墓碑为1980年重修时所立,碑文为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所题,碑身阳面撰文“庚申春月,明徐光啟墓”。 

墓冢共有10个墓穴,为合葬墓,并按照古代墓葬规则采用的是隔代葬形式,即中间安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左右是四个孙子及孙媳妇。其顺序自西向东为黄氏-徐尔默、李氏乔氏-徐尔爵、吴夫人-徐光启、俞氏-徐尔觉、王氏-徐尔斗。而第五个孙子徐尔路则与徐光启的父亲、徐光启的儿子徐骥,葬在陆家浜祖墓,现已不存。墓冢立面为笔架形,平面为椭圆形,高2.2米,周围用花岗岩镶砌,后有托山,占地300平方米。墓道两旁植有龙柏及常青树。

徐氏手迹碑廊

墓东侧建有近3米高的徐氏手迹碑廊,正面刻有徐光启著《刻几何原本序》、《葩经嫡证序》等五篇手迹,背面刻有清初学者查继佐所撰《徐光启传》及著名国画家程十发临摹的徐氏肖像。

“徐利谈道”铜雕

1600年,徐光启去南京拜访焦竑,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这是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交往的开始,也是徐光启学习、接受并向国内介绍西方科学的起点。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相见恨晚。利长徐十岁,徐光启倾慕利玛窦的见识与博学,利玛窦则仰慕徐光启的儒雅和才华,徐光启在《天学初函·二十五言》跋中称利为“海内博物通达君子”。1605年冬,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两人“反复展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三易稿”,迟至1607春,由利玛窦老师丁先生校补的《几何原本》十五卷的前六卷,终于译成。同年,在北京刻印。2007年,为纪念《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出资,由上海友人雕塑艺术工程有限公司严友人创作此座铜雕。

“夜观星象”铜雕

1629年,徐光启督领修历后,经常夜登观象台,亲自主持观测、试验。多次实测的结果表明,新历法比《大统历》和《回回历》要精确的多。以“分”来预测日月食发生的时间,这是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密度。1632年,《崇祯历书》编撰工作基本完成。该历书融通古今,兼采中西,是中国近代历法之基础。2007年,为纪念《几何原本》翻译出版400周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出资,由上海油画雕塑院杨冬白创作此座铜雕。

“督造火炮”铜雕

徐光启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家,但他从小“读书间及兵传”,主张“强国必以正兵”。1618年起,他上疏治兵、通州练武。1629年起,他守卫京城,督造“红衣大炮”,威震宇内。他汇编的《徐氏庖言》,集中反映了爱国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军事理论宝库中的珍贵财富。2012年,徐光启诞辰450周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出资,由上海油画雕塑院杨冬白创作此座铜雕。

“桑园试种”铜雕

徐光启毕生以“富国必以本业”为己任,重农贵粟,究心农政。1607年,徐光启回上海为父守制。期间,正值江南遭受两百年来未遇之水灾,稻谷无收。徐光启目睹灾情严重,心急如焚,即在南门外桑园试种甘薯、芜菁等高产杂粮。1608年,甘薯试种成功,解决了农民半年食粮。1613年起,三度天津屯田垦殖。1627年编成《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备的农学百科全书。2012年,徐光启诞辰450周年,徐汇区人民政府出资,由上海油画雕塑院杨冬白创作此座铜雕。

在哪儿?怎么去?

地址:南丹路17号

地铁:1、9、11号线徐家汇站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4月至6月 5:00-18:00;

                 7月至9月 5:00-19:00;

                 10月至3月 6:00-18: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