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皮特老师 有人问我:“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到底是什么?” 我给到的回答是:见识和格局。 格局是关于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行为、见识等心里要素的内在布局。 最近在研读吴军的新书《格局》,他研究了很多在商界企业家和学术界领袖,发现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格局都非常大。 中国台湾商业巨子王永庆先生有一句话,“人有多大的气度,就做多大的生意”,就是在诠释“格局”二字。 一个格局大的人,他一定可以在职场上做到游刃有余,同时,也能在生活和人际中得心应手,更能在琐碎杂事面前泰然处之。 在我看来,一个人格局越大,越有这3种迹象。 01 人生格局:主动拓展人生方向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走上“格局”之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主动拓展人生方向。 上一周,我有四天都在外面,约了四个不同的人,他们都是自己行业里面优秀的人才,跟他们来探讨,一来,可以向他们请教问题;二来,可以联络下关系;三来,还可以看看未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几年前,我是一个很宅的人,当时把这种宅称为独处,是的,我很享受独处,但后来发现,那种宅完全是阻碍了我的视野,缩减了我的信息量,让我处于一个很被动的状态,这就导致见识和格局的受限。 后来,我做出了改变,除了经常去见人,还会主动找一些学员聊天,在跟他们的聊天中,也会不断自我梳理,同时,还能给到他们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特别是我的一些写作学员,他们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定位不清晰、驱动力太弱、内容价值不高、写作频率太低、输入阅读太少等等。 我常常给他们讲清楚背后的原理,以及来激励他们坚持写作,深耕内容,长期发展。 主动做事,是一种优质习惯,它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差距。到了关键的时候,只有主动拓展人生方向,奇迹才会发生! 02 命运格局:尽人事,仍需听天命 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叫《新三国》,看完这部剧,我发现: 无论多么强势的人都难逃命运的安排,认命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可能有人觉得,认命太消极、太迷信。恰恰相反,不认命才是迷信。 在看《新三国》时,我感叹:所有的英雄人物,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三国里面的那些英雄,大多50、60岁就死掉了,曹操活到了66岁,刘备活到了63岁,诸葛亮活到了54岁,关羽活到了58岁等等。 对于他们来讲,生于乱世,一生戎马疆场,每个人都想着建功立业,但这些人都没有在有生之年,实现他们的终极抱负,都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 即使他们不认命,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控制,但事实结果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妄念,是对自己的迷信。 我自己一直在推广写作,在这条路上,我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写作领域的佼佼者,但我依然相信这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不妨泰然处之,尽人事,听天命。 03 心智格局:仰望天空,脚踏实地 童年时代,看的最多的电视剧,就是《西游记》,那时候,我跟身边的男孩子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想成为孙悟空。 因为孙悟空有超能力,可以呼风唤雨,上天下海,而且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每次还能化险为夷,这极大地满足了男孩子的心理。 在我们小时候,没有人说想要成为猪八戒或者是沙和尚,每个人都想成为超级英雄,成为那个让别人仰望和佩服的人。 当上了大学,再回看《西游记》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知道了在现实的基础上,不少的东西是无法像孙悟空一样,利用神通来打破的。 渐渐地从仰望天空,回归到了脚踏实地,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杀死”心中那些超级英雄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对超级英雄的认识也截然不同。 作为一个做教育的人,我会思考到教育背后的一些问题,小时候,我们常被教育要成为英雄,成为主角,有一天发现,一台戏只有一个人能当主角,而自己能当上配角就已经不错了。 相比之下,犹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要现实得多,犹太人的幼儿园是不允许孩子穿超级英雄或者公主和王子的服装,他们的理由很简单: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告诉孩子,世界不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今后的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努力。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很震惊,完全颠覆我们小时候的教育理念,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不适应,源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还有些人工作了很多年了,依然幻想连篇,做事不踏实,这跟从小的教育极其有关系。 心智的格局来源于经历、经验和磨难的叠加,这无疑让我想起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小姐说过一段话: 人这一生,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见了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