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国产片的情欲戏太高级,居然还是女导演的处女作

 八卦电影 2020-01-18

没有堕胎,没有撕逼,没有炫富,还叫国产青春片吗?

还真有。最近一部很高级的青春片来了,但我推荐晚了,对不住各位了。

《过春天》

The Crossing

女生佩佩,“十六岁,卜卜脆”。

清爽,这是水客小弟对她的评价。

水货就是走私,水客,就是带水货走私的人,佩佩也是一位水客。

她做“兼职”,把苹果手机从香港带到深圳,牟取差价。

每一次带货过关,都是一场心惊胆战的旅行。

每一次“成功”过关,就像过一次春天,这就是片名《过春天》的来历。

佩佩家在深圳,每天去香港上学。

去香港说粤语,回深圳说普通话,“拿香港身份证,在香港上学,住在深圳”。

她不属于香港,却又跟香港有莫大的关系,因为生父是香港人。

在深圳海关,每天早上,就会有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去香港上学,佩佩也是其中一员。

他们的身份,有“单非”和“双非”之分。

双非就是父母都不是香港居民,但孩子出生在香港;单非就是父母一方是香港居民。

但佩佩很特殊,她既不是单非,也不是双非。

她的生父确实是香港人,但跟佩佩母亲却没有法律上的关系,也就是说佩佩是小三(二奶)的孩子.....

佩佩一直想弄清这件事,她到底属于哪里?属于父亲还是母亲?

但无论是香港深圳,无论是父亲母亲,她想选择,却没得选择。

她找不到答案,觉得人生很烦恼。好在,最近她有了一个新闺蜜,阿Jo。

从小缺爱的佩佩,格外珍惜这份友情,两个人一起去玩,一起去疯,一起分享所有的好东西。

跟闺蜜在一起,是佩佩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刻。

但阿Jo提出结伴去日本旅游看雪时,佩佩犯难了,因为根本没钱去。

有一天,佩佩认识了阿Jo的男友阿豪。

阿豪是香港一个大排档的服务员,私底下跟着别人做水客。

在阿豪的介绍下,佩佩也做起了水客,就是为了去日本旅游攒钱。

两人的关系也因此突飞猛进,因此有了人人都在夸的那段情欲戏。

说这一段是年度最佳情欲戏,虽然还早,但丝毫不夸张。

在狭小拥挤的仓库里,佩佩和阿豪互相帮对方往身上绑手机。

此处没有任何配乐,只有现场真实的声音。

仓库外是不断飞驰而过的车流声,仓库内男女主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昏暗绯红的灯光下,阿豪掀起佩佩的衣角,刻意地将眼睛看向别处。

他手指微微颤抖着游离在佩佩的肌肤之上,看似轻描淡写却如重锤敲击在佩佩的心房.....

伴随着撕扯胶带的声响,将包装成一圈的手机缠在她的身上。

缠得太紧了些,佩佩难以自持地闷哼一声,可能是因为痛,亦可能是因为仓库内的空气太闷。

看似简单的举动,却引得两人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不得不用冰可乐压制住内心躁动的火焰。

耳鬓厮磨、肌肤摩擦、大汗淋漓,却什么都没发生。

我听到了呼吸的声音,也听见了爱情。

这段爱情戏有十足的戏剧张力,却没有丝毫的赤裸情欲,简洁、干净、纯净到了极点。

情欲最高级的表达,是克制,点到为止。

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也许留下了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什么都没有发生,这种内敛的情欲表达让人过目难忘。

虽然讲述青春期的迷茫与悸动,但电影的故事一直保持着非常克制、极其罕见的冷静。

从故事节奏、拍摄技巧、人员调配来说,各种手法运用得相当娴熟老道,难以想象这居然是导演白雪的处女作。

女主黄尧的表演很放松,浑然天成,一点也不露怯。

最佳女演员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她的:

“她的活力与朝气在银幕上闪耀,她对角色的诠释敏锐而真实,她让我们切肤地体会到年轻一代正在如何穿越这个瞬息万变的复杂新世界”。

24的她,演活了电影中16岁的佩佩,年轻单纯,却迷茫不知所措。

白雪说,“她们善良而敏感,对自己的身份是模糊和不确定的,心里是没着落的,他们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身份认同的困惑,身上总是藏着秘密,但是因为年轻,又处在阳光灿烂的年纪,他们也会寻找让自己开心的方法。”

复杂的身份让佩佩比同龄人早熟一些,还有了这个年轻不应该有的困惑和压抑。

青春成长的疼痛不止于此,阿Jo因为阿豪,对佩佩破口大骂,说她妈妈是“鸡”。

她想跟妈妈聊聊,却发现妈妈的眼里只有麻将....

佩佩看到父亲和现在的家人有说有笑,落寞无比。

她和父亲不小心对视,眼里很绝望,却也带着些许期望......

青春成长是艰难的,这一段,她失去了父亲、准男友以及闺蜜。

最后,佩佩将一条囚禁在鱼缸里的小鲨鱼放生,凝视它游向大海深处。

那头还未长成的小鲨鱼四处乱窜,获得了自由,变得生猛无比。

但它肯定不知道,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各种意外和弱肉强食。

欢迎来到这个残酷的世界,未来还很长。

残酷,是什么?

我想,优秀的国产片叫好不卖座,圈钱的国产片却挣到盆满钵满,也是一种残酷的现实。

《过春天》虽然得到了7.9的高分,但却遭遇了残酷的票市。

惨淡的排片,上映12天后,票房仅964万(到3月27日)。

同期上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评分只有4.8,三星以下的评分占了89%。

口碑差、故事烂,但依然挡不住一波又一波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为它贡献票房。

今天晚上,《悲伤故事》的票房已经8.6亿了。

我本来想说,国产青春片重回正途,拍出少女情怀总是诗,不卖苦、不矫情、不自恋,就是最大的进步,我们总算有希望了。

却没想到,被这个悲伤到无语的故事噼里啪啦地打肿了脸。

好吧,悲伤才是青春,青春就是阵痛,青春就是伤痕。

青春也是牺牲了一代人的时间和金钱,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经历过“悲伤”,韭菜们最终才会成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