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派画家程邃的艺术风格

 潘桃嫣 2020-01-18
程邃(1607-1692年),字穆清,一字朽名,号垢区,别名垢道人。安徽歙县人,生于云间(今江苏松江)。平生作画不多,而传世作品尤少。其实,程邃之画、诗文、篆刻皆闻名于世,造诣相当高,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朱季海先生的“新安四家新议”一文中论述:“旧以弘仁、查士标、汪之瑞、孙逸为海阳四家,或曰新安四家,……今于海阳四家取其二:曰弘仁、查士标,益以程邃、戴本孝,为新安四家,旧题汪孙四家,即专海阳之名,各有所谓,不相乱也。”由此可见,在新安画家中,程邃足以与弘仁、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并驾齐驱。本文就程邃的绘画思想和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
  
  一、师造化,泄胸中意态
  
  我国古代的绘画大师的成功经验,总不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程邃的绘画思想与这一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从他的诗文及题跋上看,程邃对米芾特别推崇。他题自画山水有诗云:“南宫别有笔,对之心自幽。”〈黄宾虹辑《垢道人遗著》〉。程邃青少年时期常来往于微州、南京 、杭州之间,吴山越水,饱赏东西半壁山川之胜。入清以后,他就旅居扬州,晚年又移居于南京。他自谓:“仆性好丘壑”,自题画作诗:“丈夫醒眼何处著?抛却书篇便看山。”可见他对大自然热爱与登临的豪兴,这些,为他的山水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基础,使他下笔能画出自已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程邃主张画家“坐见江山,日夕卧起其中,以领云烟出没,沙水映带之趣”,但他并不主张冷漠、刻板地去描摹自然,单纯追求再现的真实。他题画诗云:“本我胸中物,难从居结巢。”他这种想法是发源于米芾“心匠身得为高” (米芾《画史》)的观点,继承了文人画传统中再现与表现结合,主观和客观统一的精华部分。程邃作画,既不是对自然复制描摹,也不是单纯的笔墨形式的摆弄。他的不少作品,是寄托着深长的意与情,“泄胸中意态”。他给友人所画的《抚松图》就很有代表性,程邃画中的苍松,正是他自己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他的情怀的寄托。
  
  二、师法古人
  
  程邃绘画艺术上的化境,既有天赋和学养的因素,主要亦来自师法古人的艺术苦功。程邃的业师是陈继儒,另外,程邃无疑受董其昌相当深的影响。关于这点,靳治荆(《康熙歙县志》的修纂者)说:“齿(余)初见先生〈程邃〉时已逾八十。聪明未衰,语及董华亭、陈征君及钱虞山诸先生,皆同时周旋……”。从程邃的作品及题画诗、跋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影响。然而程邃却能越过师门的藩篱,走出一条自己路子来。
  程邃现存作品的题款,极少提到巨然,但他对巨然的画是赞赏的。它初看“笔墨俱乱”,不雕不琢,但细品味,却异乎寻常地自然浑成,天真平淡,程邃的画正是从这一点得巨然之神。巨然的画,水墨淋漓,纯用湿笔,程邃却在这点上反过来,专以渴笔焦墨取胜,正是师心遗迹,善于学古的范例。
  程邃对王蒙的评价很高,他说“黄鹤山樵画,纯用荒拙,以追太古,粗乱错综,若有不可解者……”事实上他受王蒙的影响更深。黄宾虹就有“垢道人从元季王黄鹤,梅花庵主一变其法,卓烁今古。”一说。以渴笔作画元代最盛,尤以倪瓒、王蒙为代表。程邃好用渴笔,元疑是从倪、王两家取法的,特别是王蒙。所以他的画,有些近巨然,有些又近王蒙。
  不过,说师巨然也罢,师王蒙也罢,师荆浩也罢,师倪瓒也罢……不管是学谁,程邃都兼收博采,以已为主的,他题赞王蒙的“纯用荒拙,以追太古,粗乱错综,若有不可解者”,和评巨然的“笔墨俱乱,无复丘壑之理”,其实不就是同一格调吗?荒拙的用笔,乱头粗服,不事雕饰,正是程邃所追求的审美理想。
  
  三、金石味
  
  程邃家族在歙县是个大族,故其家富收藏。精于鉴定,更擅制印,因此“天都人皆宗之”,并形成微派篆刻之首。他治印多用涩刀,作画是“镌刻之暇,随意挥之”,因而他的画,亦可用见作他的篆刻艺术的扩大,不过是以笔易刀,以纸代石,以山川云物替古文奇字而已。
  程邃的画,以渴笔焦墨为主特征。“润含春雨,干裂秋风”,(靳治荆《思旧录》)历来被鉴赏家沿用来评论他的绘画风格。从笔墨的技法效果来说,这一评语确很深刻。足以说明他笔墨形式的特征。把“干裂秋风”与“润含春雨”这对矛盾统一起来,要靠对笔墨技法的长期探索与磨炼。从程邃现存的作品上,正可以寻觅到他在这两方面的努力。
  严格地说,程邃的画并非仅有渴笔焦墨一格,而且元人之中倪瓒、王蒙等,其渴笔焦墨亦同样可当“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评语,所以,“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仅是他绘画的一个方面。而用程邃自己评巨然和王蒙的画所说的“粗乱错综,笔墨俱乱”或“纯用荒拙,以追太古”来评述程邃的绘画风格,似乎更贴切。这种风格,用现今所流行的话来概括就是“金石味”,中国画以金石入画在乾嘉以后才渐成风气,不过那还是就花卉而言。因此,在山水画上追求金石味,程邃可说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先行者,他的用笔,不管是粗是细,是干是湿,都是书法的笔趣和篆刻的刀趣的融合,斑驳剥蚀的古味,显然得之于秦汉印。
  责任编辑:黄晓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7/view-8589950.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