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和黄芪,近名各异。 中药很神奇,施几味草药,对症下之就能祛病去痛。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中医好用,难学。光中草药名,都双胞模样,让人目眩。如,其中黄芩黄芪两药,乍看相似度高近百点,很容易着道。中医辩说,黄芩和黄芪是两种不同的药。黄芩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以用黄芩改善身体的湿热状态,对于上焦有热,可以用它清热燥湿。黄芪主要是补气的作用,可以用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对于气虚不足的症状,比如乏力、倦怠、湿气不化,或经常的因为气虚导致的出汗,可以用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用黄芩或黄芪。因为它们两个的作用完全不一样,所以应用的过程要仔细考虑。 黄芩和黄芪都是常见的中药材,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虽然黄芩与黄芪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主治、性状都截然相反。 黄芩味苦、性寒,归心、肺、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芪味甘,性温,归肺经,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症。 区分清楚得中药的各药性能,并能趋利避害,发挥名自独特长处加以娴熟运用,了然于胸,更会如语言般取撷,信手拈来,去人杂疴疾痛,不耽乎名,虽处乡间僻静,久而能闻名者,是此业中方家,当敬奉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