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抖如何鉴别帕金森氏病PD和特发性震颤ET?

 华民 2020-01-18
发现自己手抖的人不少,有的甚至还很年轻,担心会不会是帕金森氏病P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约有200万人患此病,约占全世界50%。因为都知道此病呈进行性加重,预后差难以治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帕金森病和抑郁关系密切,有共病趋势,是抑郁诱发了帕金森病,还是帕金森病后出现抑郁。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可高达80%。其实手抖更多见于特发性震颤ET,40岁以上的人据说发病率达到了3%到5%。65岁以上的这种特发性震颤,发病率将近能达到10%左右,实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人的发病率。帕金森的病人发病率65岁才1.7% 。这两个病都从手抖开始,怎么鉴别呢?

一.发病机制
PD;未明,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
ET:未明,病理解剖没有特异性改变,异常振动的中枢神经系统“起搏器”的位置尚不清楚,因此推测中枢性振荡器被外周反射增强或抑制,调节震颤的产生和震颤幅度。

二.发病年龄
PD: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
ET: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发病呈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86%的病人在60~70岁。

三.与遗传关系
PD:较少,约10%-15%。
ET:家族史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80%病人有家族史。

四.临床表现
PD: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手抖或“搓丸样”震颤、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运动迟缓、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肌张力明显增高、肌强直、面部表情动作减少,呈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姿势步态(前冲样小碎步)、回头困难障碍。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ET:最早症状是做精细动作或注意力集中时从手抖开始。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

五.有无影像学上的论断手段
PD: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常规血、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头CT、MRI也无特征性改变。
ET:目前尚无公认的脑部结构异常。有人提出CT、磁共振、肌电图可就对鉴别诊断有邦助。

六.临床治疗
PD: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必要时可加用DR激动剂。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用药原则: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ET:酒精能缓解症状2-4小时,但次日症状会加重。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对特发性震颤有肯定治疗作用。

七.与情绪因素的关系
PD:早期合并抑郁症的比例甚高,达80%,抑郁会加重或恶化PD进展,反之抗抑郁治疗后会减轻PD症状,延缓病程进展。这是值得神经科医生关注的。
ET: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时震颤症状会加重。与抑郁关系不大。

八.预后
PD:不同病人疾病进展的速度不同。目前尚不能治愈。疾病晚期由于患者对药物反应差,症状不能得到控制,患者可全身僵硬,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卧床,最终多死于肺炎等并发症。
ET: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与预后无关,震颤的严重度与死亡率无关。震颤症状进展缓慢,除手和头面部、舌、口唇下腭很少向全身发展。

要重视震颤最早出现的手抖,别以为手抖就是帕金森病。这两种病目前医学上无法通过化验、肌电图、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診断。医生还是根据病史、体检的一种主观性的経验来诊断;当然也可用酒精、抗抑郁和药物进行診断性治疗初步判断。但随着时间推移帕金森病除肌张力增高以外的各种表观陸续出来了。写此文希望对早期发现手抖的人自己作一个初步分析和判断,既不必过分紧张也不要延误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