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伟立摄影交流群2020.1.18匿名点评作品汇总

 360摘手卢 2020-01-18
第一幅作品《愿起》
廉抗美老师:《愿起》,图片中二位男士在烧香祈祷。设置尚可,午时11点钟,人物逆光用长焦抓拍,因为光比较大,所以作者适当减了曝光补偿。黑背景前凸显了香烟缭绕,年青的主体人物清晰,调为黑白片更能表现人物的情绪。题名对应了图中人物的状态。
1、两个人朝拜的方向不一样,主体人物不如虚化人物表情虔诚;
2、如果是人像摄影,主体人物占的比列不够突出;如果算环境人像,除了手中的香,所处氛围交代的不太明显;
3、试着做为人像摄影重新构图,突出主体人物,将图片略微调亮,一是让读者能感觉到这是一座庙堂,二是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眼神光。不知可否表达作者的原意?

廉抗美老师剪裁如下:
华锦洲老师:
画面中两个人物,一实一虚,意在表达虔诚的祈祷。在深黑色的背景中,香烟缭绕的氛围表达出来了,低照度,尚能表现出暗部的层次,这是优点。从直方图上看,还有可以调整的余地,香烟缭绕的光效还可以加强。

前景中人物跪在香案前,俯首垂目,心念专一,站立着的一位凝目于心念中的神圣,他们都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着神灵保佑。

到神殿庙堂烧香祈愿的人,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祈求的都是平安、康健、发财之类,年轻人还会为:考试、升学、谋职、求偶、育子等等,贪官则请求上苍保佑他过关,贪得更多。祈求者烧香,都不会是为了对上苍说自己要对这个社会做贡献,而是向这个社会索要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有的烧香时也许愿,但前提是:如果您答应了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前面,自私的秉性显露无遗,这是中国文化中的特色。

中西方文化有所不同,西方人在教堂祈祷,更多是祈求上帝的宽恕,是为了赎罪。这里面没有谁错谁对,都是在虚无世界中寻求心灵寄托,但我很不以为然的是,国人似乎很少想到自己“有罪”,越是心虚的,越想变本加厉,高香烧得越起劲;如果上苍真的有灵,也许贪官就更多了。我并不主张去表现这一类题材,因为拍摄者的心理立场,到底应该怎样站队,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希望以后的祈祷,能更多地祈求人类的和平安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公正。如今寺庙里和尚的钱袋子比以前鼓多了,很可惜人间丢失了许多纯净的去处。

如果要让这两位年轻人的祈祷灵验,我想最好让前景中跪在香案前的一位成为主体,他更虔诚,后面站着的那位,好像心里还有更多的想法,让他退到虚位吧。从摄影角度说,前景中的人物所处的光影条件也比现在对焦清晰的一位要好许多。

作品原来没有标题,给人的感觉好像没有完成。有些作品,作者会冠以“无题”来作为标题,无题即有题,一说是内涵无边,启迪人浮想联翩,也许这是高明之处;但却也有故作深沉之嫌,或江郎才尽之虞,我们不必那么深沉,也没有到才尽的窘迫,还是起个名字好。一个好名字,能有画龙点睛之妙。现在起了个名字,叫“愿起”,意思到了。或许作者想表达的,会是“心诚则灵”吧,这背后的意义,漫无边际,随你去想了。

香烟缭绕的表现,还有提升的余地。
后期如下:
韩艳君老师剪裁如下:
艾静老师:
一幅优秀的环境人像作品。
200端,F6. 3,景深把控的非常到位。
侧逆光环境下,曝光也把握的恰当好处。
画面中右侧男子为主体,精神状态抓拍的非常到位。
构图时,作者对左下角男子进行焦外虚化处理,为陪衬主体,烘托环境起到营造氛围的效用。
就此幅作品来说依据不同表达,画面还可以使用其他画幅尺寸表达。大家可以多思考思考。
崔伟立老师:
拍人像,拍一个人时讲究拍精气神,我们把画面分成两个人像,个个精气神到位,也有“你烧罢我再烧”之意,可见作者捕捉瞬间的能力很强。
拍两个人时讲究拍关系,此时的关系又有两种,一种是人际关系,有并列、偏正、主谓、动宾等等诸多,要根据关系安排好两个人物之间的比重和位置。这幅作品中主次虚实动静松紧等等偏正关系处理得都非常好(还可以往深处再读)。
另一种关系是场景中形状、线条、影调和色彩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画面的点线面整体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着事物的构成,客观的构成与主观的取景共同完成着摄影的构图。
这是我选择这幅作品与大家进行交流的初衷,作品画面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内涵。
特别是在抓取纪实时而呈现出来的艺术体现,更像是瞬间理论的再现。

课外阅读:布列松“决定性瞬间”
廉抗美老师:先看图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觉得作为人像摄影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把主体人物突出,重新构图调整了一把。

卓边光老师:这种题材的片子也可以拍,但是应该表现出纯净的意境。

邵晓霞老师:但我总感觉还是保留原作品的好。
不把它看成人像作品,而是看成人文作品好。这样会有更多的想像空间和更深层的意义。

崔伟立老师:@廉抗美?立意不同,构图就会不同。
我赞成不同的解说

艾静老师:面对两位老师的后期,廉老师整体对画面进行了调整,男子的面部明亮了很多,华老师只是针对烟雾进行调整,白色烟雾在画面中突兀了一些,感觉要是配合人脸再明亮些可能更好,免得白色烟雾太抢眼啦。以上是我个人拙见。
第二幅作品《马踏飞雪》
廉抗美老师:
《马踏飞雪》黑白片,数据设置没问题,雪地拍马,快门优先,保证了奔马的清晰度,白加黑减掌握的也不错。
1、这类片子读者看的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只有20匹马,数量比较少,而且又是俯拍的缘故,整体画面缺乏万马奔腾的那种震撼气势;
2、我觉得可考虑做个减法,重新构图,扬长避短,以体现出题名《马踏飞雪》的形态。
如果是低角度拍,可能会拍出腾飞的感觉。

剪裁如下:
华锦洲老师:
作品的参数设置是合理的,首先是保障了动态能被凝固在瞬间,景深能照顾到全局,逆光下的场面氛围表达得还不错,是一幅比较好的作品。在雪天拍摄,按照“白加黑减”的原则,也做了曝光补偿。但补充有点过了,雪地显亮了一点,直方图上右边有撞墙的情况。

如果有机会在马群在画面上呈现斜线的时刻拍摄,或者马群出现前后两组的时候拍摄,也许整个构图会更加生动。此外在左边多留出一些空白,也会给动势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关于标题,马踏飞雪这个名字起得不错,但“踏”字的力度,似乎表达动势还不够,可以再推敲一下。或许可考虑“雪原腾飞”?

后期如下:
史克津老师:觉得右边的不太生动。
剪裁如下:
崔南飞老师:
蹲下拍,就好了。

李杰老师:
马前面的空间留少了

邹萍老师:
同意史克津老师的评语,取景角度再低些,飞雪的效果会更好。

刘十周老师:
给马儿们留出地方,让他们奔跑吧。
剪裁如下:
艾静老师:
一幅中灰调作品。
拍雪中的白马黑马,在曝光的控制上难度系数蛮大的。这点作者处理的非常棒,先给个赞。
高光区基本不过曝,暗光区暗部细节都保留。
由于拍摄时,马队队形是一字形,于是画面平平稳稳,没有起伏,没有出彩的亮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呢。
风光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情景不配合,也就是练习作吧。
谁都想拍到好看的情景,但是这不能靠想象,我想拍成什么样子,因为现场的情况是无法预测的。若想拍到更好的画面只能一年一年去拍,拍了才有可能拍到出彩的时刻。不去的话,连可能都没有。
崔伟立老师:
这是一幅最难分析的作品,难在了这是表演,难在了很多很多人都在拍。
如果您是初学摄影,那是必须要拍的,这是一个学习过程,在飞奔的马模和人模面前锻炼各种拍摄参数的变化与重组,说不定机缘凑巧,还能拍出一幅佳作。
如果您已经走到了追求赏心悦目的创作阶段,那也一定要拍,这是一个实习过程,拍您看到此情此景的那个想法,那个最漂亮的局部或细节,而不是只拍拍雪地上飞奔的马群,因为这样的马群毫无赏心的美感,画面更没有悦目的组成。
如果您特别想让摄影圈里的朋友点赞,那面对这样的表演,还是提前冷静一下吧!是人模代表了您的思想?还是马模代表了您的思想?您愿意做那个牧马人么?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以后就别拍了。

课外思考:为什么别人都能拍,而我却不能拍?
第三幅作品《旅途》
廉抗美老师:
《旅途》作者眼光独到,利用右侧较强的光源抓拍了夜幕中行驶的汽车。1/80S的速度虚化了动态的车,与较为清晰的电线杆形成了静和动的对比,在构图上也不错,空中的电线像海中的波浪,车尾部的尘埃犹如行船荡起的浪花。我感觉构思不错。
1、虽然减了曝光补偿,但汽车的右侧仍显得过曝了,白的有些抢眼;
2、速度能否再稍微慢点,让车的动感再强些是否会更好?
华锦洲老师:
这幅作品的参数设置,想法很好,采用了长景深,使得电杆、电线成为引导目光的一条动向线,与车体下方腾起的雾气相映成趣,好在1/80秒的速度尚能抓住行进不是太快的汽车。背景中影影绰绰的场面也交代了环境。画面右侧,有一个不明光源,照亮了车体一侧,也使路面上的雾气更有表现力;远处地平线上方有中等明度的一层光亮,让背景中的天地有了明确的划分;右上方天空中有一束射灯的影迹,给画面中天空的空百做了适当的填充,可以说光的运用,可圈可点。

旅途两字作为标题,只有说明作用,似乎缺少点内涵。画面本身已经表达的,我想可以不必再用文字来说明,标题应该有“画外音”,补充讲述画面本身说不到的意境。如果作品是想说明路途遥远而艰难,不得不连夜赶路去达到目的,那么似乎应有“路漫漫兮,修其远”的意思,至于是否要上下求索,那就看作者的想法了。
艾静老师:
光影,线条,色彩氛围的感觉真好,喜欢这样的低调作品。
蓝蓝的调子里,蓝白色的几条天线的起起伏伏,地上蓝白色沙尘飞扬的层次动感,给画面带动起了节奏。
170焦段,F11保证景深,感光度100,但速度是1/80,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三脚架上拍摄的,这个速度可是低于安全快门速度了噢~~
我们经常说为了保证画质,在三脚架拍摄,感光度设置为100,但是如果拍运动的主体,我们还需要考虑主体的运动速度问题。我们想表达的画面是什么样子,配合画面选择快门速度。
就该幅作品,我想作者应该还是希望拍摄的车是凝固状态的,快门速度明显不能满足,需要提升感光度来确保快门速度啦·~
崔伟立老师:
这不是风景区,也不是摄影基地,更不是全国各地为配合摄影而涌现出来的车模人模。
这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山间野路,因为通往山里的矿区,路况颠簸,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但这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没有意义,作者看到的只是点线面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在画面里完成了构图,同时也承载着作者思想的表达,电构成线让画面有了延伸,尘扬成线紧随而去,两条线构成画面的宽广和透视上的深远;电线杆的竖线条撑起了画面的纵高空间,车辆点住了画面的黄金视觉热点,画面右上位置那远处的一抹山坡斜影平衡了整个画面。
好构图好光影好影调共同构成了《旅途》中的惊鸿一瞥,不是什么大片,但一定会有好评。
第四幅作品《几人观光?》
华锦洲老师:
这幅作品拍得不错,不过没有新意,天空稍稍有点过曝,人群中的阴影则显得太暗,缺乏必要的层次,这样,作品就缺乏了一些弹性。某些拍摄前期不能实现的,可以在后期中补充。使用RAW格式拍摄的片子,后期在曝光宽容度方面有很大的调整余地。

我不想多说什么,不是没有感觉,是有太多的感觉。我承认,我曾经想拍金光穿洞,后来感觉拍不好,也不会再去拍。风靡一时的东西,跟风者太多,成为千篇一律的东西,就自然冲淡了感觉。

用“几人观光?”来作为标题,似乎作者是想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感叹拍摄者的多,不过此处这四个字好像不能达意,反而冲抵了画面的热闹。我想,画面背后的意义,也许可以用“千人一眼”来形容。
廉抗美老师:
《几人观光?》金光穿洞是近几年众多摄影者必拍的颐和园应季景观,在拥挤的人群中近距离拍摄到实属不易。桥上桥下挤满了人,是来看景还是来观光的呢?作者用问句做题名,让读者自己解答,有新意,片子色调不错。
1、标注的设置和图片显示的信息不一样,实际数据是速度1/50S、光圈2.2、焦距3.87MM、自动曝光,数据应该是相机自动给出的;
2、图中只拍到了十五孔金光穿洞,如果有可能的话,作者往左边稍微移几步,将十七孔桥穿洞的金光都拍全了就更好看了;
3、空旷的天空没有引人瞩目的景色,可以用16:9 构图,将上面裁掉一些,使主题更突出;
4、既然题名中问的是“几人”,那就把前景的人也调清楚些,让观众看明白去解读。
艾静老师:
颐和园的金光穿洞这几年火的一塌糊涂。
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赴后继的涌来,就为拍到这么一张金光穿洞的画面。但拍的人多了,大家都是这样的画面,难免都会落入这个俗套,可能更多只是一了心中的挂念吧。
金黄穿洞的景色自落成便一直在,变的是看景的人。真心不如用长焦端多拍拍看热闹的人更有精彩。
崔伟立老师:
选这幅作品跟大家交流,并不是想继续分析该怎么拍这样的情景?还是配合作者将“该不该拍”的问题讨论开去。
金光开始穿洞了,我们的摄影师也已挤在人群里了,那就只剩下二个问题了——1.拍哪儿?2.什么时机按动快门?
1.拍哪儿?
——就是完成取景和构图,摄影人前后左右的占位和镜头高低仰俯都影响着构图,而构图是摄影师最终要让观众看到的整张的画儿。如果对整个画面没有想法就别拍,摄影拍的是想法,而不是情景。
2.什么时机按动快门?
——这跟问作者“你想说什么”是一样的。
肯定眼前的一切吗?那就“万镜一心”拍穿洞吧,别让镜头和人脸的朝向“三心二意”的。
否定眼前的一切吗?那就先问问自己:“我否定得了吗?我又是干嘛来了?”
作者的三心二意,导致了画面的三心二意,导致了创作思想混乱。
金光穿洞还可以拍!万马奔腾(今晚的图2)也可以再拍!但一定要“一心一意”。

课外阅读:百度词条“一心一意”。
张宇老师
我事先看该作品时,有了一个自己的想法,觉得金光穿太多,不防换一个主题,不当见谅!
图如下:
第五幅作品《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华锦洲老师:
这幅作品的层次感打动了我。点线面、黑白灰、冷暖对比,都有讲究。好作品。这是我的一句话点评。


艾静老师:
构图略显中规中矩,光影,树叶的层次还不错,背景色调太冷,若说突出秋意,看来是寒气太重,暖色略少,缺少呼应之处。

邵晓霞老师:
还可在构图上下点功夫。好作品,只差一点点构图的改进。我不想载,只想让作者去试一试。

崔伟立老师:
这幅作品入选今晚的交流,还是因为构图,作者很和谐地描绘了画面中主线条的走势,顺从而又舒展,背景与主体的明暗衬托也相得益彰。
如果将背景中的线条也清晰地勾勒出来,我们就会发现最右侧的山脊线与树枝构成的主线发生了走向上的冲突,而山脊线的位置又处在“可留与不可留”之间,给作品带来了二次构图的后期空间。
剪裁与不剪裁全凭观众感观吧。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再分析一下拍摄数据,F5.6的景深或是F2.8的景深,会不会有更好的虚实表现?

理论基础:物距和焦距不变,光圈放大一倍,景深会缩短1/4;光圈放大二倍,景深会缩小1/2……
那么光圈从F11放大到F2.8是放大了几倍呢?景深又会缩小到什么程度呢?
卓边光老师:“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这句写秋色,依旧是李白的一贯风格。秋色很浓,也很均匀,远近都是一样,说明秋已经深了。出门再看,满目秋色,满眼都是苍翠的山,不是渐渐转变的,而是已经形成了许久。
这两句语言清淡,感情清淡,意境更显清淡,只是笼统地写秋色,以下几句才具体地写澄净开阔的秋景,下笔清绝。这类清淡之诗,在李白诗中占少数,别具韵味。

艾静老师:若按起承转合来说。。感觉缺少个合~

崔伟立老师:@艾静 剪裁一下,合就出来了
这是辩证关系。
多了,反而是少。
少了,反而是多。
张宇老师:
调整了一下对比度,我没有从诗意去诠释。
剪裁如下:
第六幅作品《品字接图》
廉抗美老师:
数据设置尚可。画面干净,空旷的天上,作者抓拍了远去的飞机、工作状态的监控、和一个用印着丰田字样旧袋子做的风筝,并由此构成的一幅(倒)品字画面,细看风筝似乎是被飞机牵引着的。
实在抱歉,没能看懂作者的拍摄意图?不知通过这幅作品想给观众传达什么信息?讲什么故事?能否请拍摄老师给予解读?
华锦洲老师:
我实话实说。这是不是一种偶然所得呢?告诉我主题在哪儿?是否属于新潮,我不知道。我是老脑筋,跟不上时髦的思维,我不说也罢,太需要学习。

艾静老师:一开始我以为是PS合成,后来看了又看,感觉应该是机缘巧合,作者发现飞机拖拽的旗帜正好飞过上空,与摄像头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倒三角形,于是抓拍下来,非常不容易,先给作者点赞。
一般正三角形构图,画面稳定,倒三角形画面,表现速度感,不安定感,动感。老师应该是练习构图的小乐趣吧
崔伟立老师:
有人怀疑画面是PS后期合成,而我看到《品字构图》时就已经确认这是一底成像,作者发现之巧和拍摄之及时导致了如此困惑,高,实在是高!
在这个情景出现的时候,摄影到底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是我们在拍还是景物在表演?
这么一想,作品的构图就引发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哲学思考,让我们一起跳出画面去百度一下“让·鲍德里亚”吧,也许让先生(或称鲍先生)会为我们撕开一个脑洞,而补脑洞就需要《论持久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