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雀

 云泥望悬 2020-01-18

    说文学索然无趣,咱们换换。

      清道光年年间,淮安府,〈说淮安大家不懂,周恩来谁人不知,他就是淮安人。这里咱不说周。〉出了画麻雀的人,一画就是一百只,因姓沈,大家叫他沈百雀。这画画有讲究的,画鬼最容易,瞎画都可以,人家也无话可说,但是画麻雀那就难啊!鬼都认得。沈百雀就画得诩诩如生,这好,拿岀去卖钱吧!卖不动?谁会拿白花花的银子去买麻雀?神经病才买。唉!我曾经说过世上有二种贫穷,一是一毛不拔,二是一名不闻。沈百雀属于一名不闻的贫穷,穷得穿开档裤。那些酒肉不认识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是事情不会一成不变,这沈百雀脑子灵光,这麻雀天生爱吃米吧。于是沈百雀东挪西凑搞了一点银子,去买米吧!不!去买米老板!下官这就不明白了?我就拿今天的话点明:“炒作”。之后重复昨天的故事,米老板请沈百雀作画,大银奉送润笔费,之后米老板跟沈百雀扯皮,米被麻雀吃了一半,画也撕了,春风吹遍了每个角落,把那动人故事到处传扬。那时的淮安,是天下盐商的汇聚地,银子多得没处花的人多了去,那还听得这动人的故事!准备精米,泒人去请,当然“名人”沈百雀开始拿架子了,润笔费自然少不了,加之得画之人又无中生有吹嘘自己有眼力,一时间沸沸扬扬,沈百雀还不画一百只,画九十九只,留下一只的地方作广告,签上自己的大名沈百雀三个大字,那些富商谁会计较少了一只,当然不会像有些市民为了一斤白菜还跟小贩讨价还价那样没出息。人家款爷无所谓!并且将传说添油加醋信誓旦旦米仓的米少了许多、此画当成了奇珍异宝,并且包装极尽奢华去贿赂官员,一时名动京城。轰轰烈烈。至于过去的开档裤,沈百雀当然去送给那些“一名无闻”的人。哈!哈!哈!哈,写到这里我不禁纵声大笑。舒坦着呢!

      有一次在郊外我也碰到一个有钱无处花的人,从专车下来说是背心痒要我帮助抠抠!酬金一百,我没搭理,酬金马上攀升,五百!一千!同学抠是不抠,给出答案与理由,答案很简单“万分感谢”。那人百千与咱们的“万”显得相去甚远,我都“万户”了,他顶多是个“千戶”,为他提供优质服务也就举手之劳了!沈百雀的鬼域伎俩,在这里不过历史上偶遇而已。

       自然界的麻雀随处可见说到值钱鲜有所闻,但是一旦上了水墨丹青就不可同日而语。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段春林写於2006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