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因这种类型P波常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 一、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刘医生 1、P波时间≥0.11s,呈双峰切迹,两峰距≥0.04s多出现在Ⅱ、Ⅲ、aVF、V3~V6等导联;若伴有P波电轴左偏,则出现在I、aVL、V5等导联。 2、V1Ptf值≥0.04mm·s(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3、P波振幅正常。 二、发生机制 当左心房扩大、肥大或房间束( Bachmann束),左心房内传导功能减低时将导致左心房除极时间延长,从而使整个心房的除极时间也相应地延长。 三、临床意义 @心电图刘医生 1、左心房负荷过重:主要见于早期风心病尖瓣狭窄、左心房黏液瘤、急性左心衰竭等。 2、左心房扩大或肥大:凡是能导致左心房负荷持续加重的病因,均可引起左心房扩大或肥大 主要见于风心病二尖狭窄,也见于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3、不完全性左心房内传导阻滞或房间束( Bachmann束)传导阻滞: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及低钾血症等。 4、左心房扩大合并左心房内传导阻滞左心房扩大易损伤心房内传导组织,引起心房内传导 阻滞,导致P波时间明显增宽(>0.14s)。 5、易发生各种房性心律失常:左心房负荷长期过重,导致左心房扩大或肥大,继而牵拉和损伤 心房内传导组织,引起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折返现象或触发活动,诱发多源性房性早搏、 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