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 D+H,D代表Design,H代表HOPE。2015年,李中伟与合伙人创立Lab D+H,之后带领D+H迅速成长为国际化的设计团队。来自中、韩、美的跨国团队,带着一份对美的永恒探索与尊重,长期保持独立性与深刻性,立足场地与社区,致力于通过自己的设计与规划,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为人们提供更有深度的生活方式。上海三邻桥景观改造项目中,李中伟和他的设计团队将历史文化景观完美融入现代生活,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中,探索、解决问题,令旧建筑再度焕发新生机。人、自然、历史,在这一项目里共同构成和谐空间体验,以对场地的最小化介入实现城市更新。

李中伟|Zhongwei Li
我们将大量的社区功能以及可变的城市空间注入到场地之中。三邻桥的景观功能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可以根据使用者以及时间的变化而转化的可变空间,一个由工厂转化为的巨大社区公园。上海市宝山区江扬南路485号,日硝保温瓶胆厂,自90年代中期建立至今,已跨越20多年的时间。当年保温瓶出口海外的产业辉煌一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文明的繁盛逐渐退出上海城市发展的洪流,曾经热闹非凡的园区日渐变得安静异常,露出衰败的疲态。灰暗的墙面、布满锈迹的铁门窗、杂草苔藓生长的小道……它急需一场改造,调整状态,重新迎接下一个10年的繁盛。由于该地块恰好位于宝山、虹口、普陀(新静安)三区交界处,“三邻桥”之名因此而来。随着周边社区的增多,人口密度上升,能不能在保护历史遗存场地的同时,又为广大社区创造一处充分发挥公共社区功能的“连接之桥”呢? 园区厂房特有的时代印记以及那高耸的烟囱,无不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高大茂密的香樟林错落有致生长其间,奠定了整个项目的生态特质。Lab D+H在这里看到了将休闲、办公、亲子以及社区活动进行大规模融合的可能性!设计团队希望在保留历史特质的同时,将工业遗产最小化更新,创造出更具意义的社区功能载体。 不得不承认,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无可避免地会变得老旧、功能不再。因此,如何通过改造旧建筑,为其增添新功能、充实更多内涵,让已存建筑再次焕发生机,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趋势和问题,亦成为亟待建筑师们解决的难题。“新鲜感”、“公共与社交”、“记忆”、“情感磁场”、“改建与保护”……种种关键词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剖析角度。三邻桥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44287平方米,旨在通过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创建集商业、文化创意及文体产业于一身的新社区中心。总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现阶段是其第一期开发阶段。开发后的三邻桥社区公园,运动区、商业区各得其所,居民多了一处公共空间,互动对话成为新常态。在三邻桥的改造之初,设计团队就注意到保温瓶胆厂的历史印记: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以及自由生长的原生态香樟林。宝贵的城市记忆不应轻易抹去,恰恰相反,设计师希望将其保护并留存下来,甚至将新方案的公共空间划分也围着这些记忆徐徐展开。在这一景观改造案例中,为了更高效的激活社区,复苏社区,设计师希望通过工业遗产最小化更新来实现。不仅大量利用天然景观,保留大量原生乔木,亦通过引进高效地被植物增强效果;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避免使用昂贵的石材,取而代之,使用价格相对较低却性价比更高的预制混凝土,节约成本;对于场地空间的干预亦减少到最小,依据原有地块地形、动线特征,规划设计了新的主入口,市集广场、三邻广场、健康线、林荫道,各具千秋。三邻桥的公共空间受原厂区限制,大多是狭长的景观通廊,设计师变弊端为优势,健康线、林荫道的设置令居民充分参与其中,更巧妙利用一条600米长的夜光跑道将不同区域贯连起来,深入激活场地每一处潜力。社区功能及可变的城市空间被注入场地之中,三邻桥的景观功能并非单一化的,而是可以根据使用者以及时间的变化而转化的可变空间。现在的三邻桥已经成功地由一个旧工厂摇身一变为巨大的社区公园。全新的三邻桥社区公园经改造,成为一个大家喜爱且极具生活气息的社区公共空间,新旧交融的独特创意与空间体验,让旧厂房焕发出全新生机与活力,良性循环由此造就。市集广场就位于项目全新主入口处,老工厂的桁架上爬满绿植,成为入口通廊顶部特色景致。白天,阳光穿透这些工业骨架为广场带来充沛日照;夜晚,桁架下的追光与线性广场配合,围合出社区舞台。三邻广场东侧的大烟囱是浓厚工业气息的特有代表,本想为这里配上高大乔木的种植终因消防需求被设计师搁置。为了重新激活这一片场地,设计师在三邻广场的铺装内,嵌入了网格状互动式数控灯带和喷雾装置,色彩丰富的格状场所成了小朋友玩耍的最好道具!不仅如此,广场南侧围墙还装上了超大屏幕,用于露天放映之用,夏季的夜晚,这儿完美变身纳凉消夏好去处。三个社区的居民拥有了一块共同的城市客厅,对话、交流成为全新常态。█ 健康线 健康线是一条在商业店铺以及停车场之间的狭长景观带。设计团队最大化的保留了现场的香樟林,并将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设施:如高低杠、健康环、秋千道、弹跳网等设置于此处。 一条环形夜光跑道贯连不同区域,将看似独立的景观区块连结起来,从而将健康线的影响力放大到整个公园。繁茂的香樟林温柔的为熙来攘往的人群提供遮蔽,设计师大量保留了原有树木,并按建筑布局重新调整了老树的落位。婆娑的树影下,设置了一系列的休憩座椅,连同户外信息板一起构成全新线性城市客厅。三邻桥在Lab D+H手中焕然一新,旧时的记忆仍在,全新的未来在此延续。更新后的三邻桥不仅仅是一个串联社区的活力街区,也是一个更具价值的城市客厅。在这里,老工厂将会变成复合事件发生的公共休闲空间,传统邻里街坊的归属感将会在这个历经沧桑的工厂中再次被激活,重新复苏。历史感、现代性,在居民的欢声笑语中无声对话,独具魅力,上海石硝保温瓶胆厂,以“三邻桥社区公园”的全新身份复苏,继续陪伴、守护这里的每一位居住者。Project Name:Bridgelife Neighborhood ParkLocation: Shanghai Baoshan DistrictDesign time: 2017.07-2018.05Construction time: 2018.05-2019.06Landscape Design: Lab D+HDesign Team: Zhongwei Li, Nan Lin, Shiqi Huang, Yufei Fan, Jingyu Wu, Xiujuan Li, Chao Qin, Jian Zhou, Shuangshuang GuKicers Team: Paul Zhang, Shinya Kaneko,Junxin HuangLighting Consultant:Tungsten 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