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计思考|「审计披露」的质量是深度,基础是诚信

 songsgt 2020-01-19

作者:谭丽丽老师

来源:快乐审计Enjoy Audit

审计披露的质量是深度





内部审计在企业范围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是现代企业加强监管自律,致力于公司治理,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诚信形象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勇敢地面对舆论,让企业上下全面监督其审计质量,并准备承担因此造成的所有审计风险的挑战。

我们在近几年开展的审计披露中,深感每一次披露,对内部审计而言,都是一次如履薄冰般的考验,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因为我们的审计披露,在很大程度上面对的是企业管理的缺陷和舞弊,是来自我们看不见的市场中的那股抗衡的力量。同时,内部审计由于并不亲自参加经济活动,更无舞弊与欺诈的经历,处于信息不对称、专业局限、监管冲突等劣势地位,审计风险非常大。而内部审计在审计披露中是绝对输不起的,因为这是一场真正的较量!是真实与谎言、规范与缺陷、诚信与舞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我们如何输得起?

然而,我们靠什么去赢?——唯有质量!

披露的质量在哪里?——在深度!

如何体现深度?——人、法、技!


 人 x   法   技 

NO.1 审计披露是审计质量的试金石

审计署最近提出:要加快审计公告的进程,这是保证审计公开透明、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责任感、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审计公告是审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内部文件简报、现场发布会及墙报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披露有关审计信息的一种审计方式。

这种披露无论在审计项目的哪一个环节实施,都检验着组织的整体素质:事前对审计计划的披露,检验我们在配置审计资源时对风险把握的深度;事中对审计发现的披露,检验我们审计取证和审计判断的质量;事后对审计报告的披露,检验我们所有工作过程的质量。即使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是真实的,还不能算我们达到了审计质量的要求,关键还要看我们在审计建议和审计决定上体现的质量,就好比医生取得了病人真实的检验单,还不能算完成了诊断一样,对症下药才是真正的医术。

领导支持我们查问题,但查出问题不是我们的初衷,领导关注我们的披露,更关注问题的整改,领导对问题的态度是: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改了没有?预警风险,也不是我们的初衷,领导关注风险的态度是:防范了没有?这也正是我们「管理顾问」、「经济良医」角色的价值所在。任何一个审计环节存在质量缺陷,都会导致披露的质量风险。

rgb(12, 190, 248)


NO.2 人员素质决定披露深度

披露的目的是降低未来的风险,披露的质量体现在对坏消息披露的深度。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一个最讲人情味的国度,对舆论的惧怕成为国内众多内部审计部门迟迟不敢举起这面旗帜,对重要部门不敢触及,对突出问题不敢揭露的动因。

可能许多人并不理解我们对治理管理缺陷的心情,它好比我们自己身体内的一块病,因为我们是内部审计。有病当然要治病,身体是自己的,小病不治成大病。但我们又不希望人家都知道自己有病,这好比隐私。

然而内部审计正是一把「双刃剑」,只要进入程序,想刹车都刹不住,不是我们去治理发现的问题,就是被发现的问题所击溃,没有折中的路可走了,因为许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着的,谁都看得见。审计既然进入了程序,就注定了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了。回避披露保持沉默,事实上也是一种披露,一种被动的披露!而披露的连续性决定了一旦造假,就只能假上加假,反复更正反而带来混乱。

同时,在当今呼吁诚信的公司治理中,投资人已经将内部审计看作维护「企业良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内部审计也不值得信赖,企业的价值将大大降低。

因此敢不敢审计,是敢不敢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的原则问题,反映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对重要部门不敢触及,对突出问题不敢揭露,工作反而被动。所以我们确定了我们的工作原则就是要原汁原味报告真相,杜绝隐瞒、私下协商等交易行为。

我们正是如实揭露审计发现的问题,才使得我们「有为就有位」,在我们审计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企业对审计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这正是管理得人心,内审出效益的人心所向。 

NO.3 手段创新促进审计披露

一个完善的、经济、有效、实用的审计披露系统,应该实现如下目标:

1、审计披露信息及时传递到决策层及需要的部门、环节、过程;
2、 披露的速度与准确性不断提高;
3、披露成本不断下降;
4、有效的整改建议、评价和服务得到落实;
5、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平稳连接;
6、与其他管理系统实现协同效应。

强制披露是披露的底线,自愿披露是建立诚信的途径。我们决定进行审计公示后,决策层旗帜鲜明支持我们进行审计公示。公司领导认为:披露比不披露好,记住一个错误的教训比记住一个成功的经验更深刻。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内部审计,我们也提出了在披露中的主张:

「防范胜于查处,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我们内部审计的目标;
「遇到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刻意只去找结果,去处罚当事人」是我们内部审计的责任;
「身怀利器,更应重而慎之」是我们内部审计的分寸。

因而审计处置方式有尺度、披露方式有层次,专项报告、审计公示、萌芽问题就地消化等方式交互使用,带动了「管理缺陷联合会诊」中的部门主动负责,没有借口的联手管理。「参与合作式」的新型工作方式,使管理审计聚集了力量和智慧,实现了协同效应。 

NO.4 整改力度检验审计披露

披露是传递信息,宣传是施加影响,两者各司其责,成功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两手硬。
审计披露不是目的,目的是整改,公司要求我们:

「只审计,不披露,等于没审计;
  只披露,不查处,等于没披露;
  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

几年来,我们在采购环节对材料比价的披露,加快了阳光采购的进程;
在检修工程中对潜在利润率的披露,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
在投资环节对盲目决策个案的披露,促使企业举起了直指决策者的问责之剑;
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不法分子欺诈舞弊案的披露,带动了相关部门各自敲响警钟,筑起联手防范的风险防线;

同时,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优秀领导者的业绩公示,被认可为更高层次的激励。我们通过强大的舆论及宣传落实整改意见。
此外,审计披露也是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对象共同分析管理缺陷、挖掘管理潜力的一种互动性管理。我们审计人员在全公司大会或被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报告的做法,创新了「厂务公开」的内容,使内部审计以最简捷的方法收到最大面积的成效。

另外,披露的过程也是督促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提高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人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因为诚信是审计披露的有效基础,建立诚信系于一代审计人员的努力,毁灭诚信只需一念之差。

由此可见:「审计披露」的质量是深度,披露的基础是诚信。我们正处于一个审计环境不断改善的时机,企业上下对审计的期望值很高,我们当既不辜负企业的期望,又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因为审计披露不是万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