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昨天内容:(一)原生性烦恼的来源 1、我们的欲望,源于我们的所求不得。我们由于有差别心,有了好恶的判断之心而没有平等心,所以我们想要大量的金钱,花园别墅,美女香车。当这些东西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生起嗔恨之心,于是我们的烦恼和郁闷就诞生了。抑或我们已经得到这些,但不能持久的保持,或者说拥有这些东西时所产生的快乐不能持久的保持。比如我们刚刚有了一个漂亮性感的情人的时候,会很开心,非常愿意和她在一起,但时间久了,就感觉不出她的性感漂亮,时间再久了,甚至还会心生厌恶。比如我们的身体,我们无法保持永远年轻。这些变化的感觉,事物,我们无法永远保持,这是我们没有无常观念的结果。所以这时我们也会感觉到郁闷和痛苦。 2、烦恼来源的第二个方面比较隐秘,也常常为大家所忽视,但这个烦恼却几乎随时都在跟随着我们。相比第一个方面的烦恼,要更加难以克服。 这是什么烦恼呢? 是无聊,生活的无意义感,存在焦虑,或者更深刻的说,是对死亡的焦虑。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听着新闻,看似是要合理利用时间,其实是在设法消除我们的无聊。我们走路的时候听着随身听,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晚饭以后我们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或者是看书看报,总之我们要找点事情做,这都是在隐藏我们的无聊。 我们为什么会不可以什么都不做,安安静静的呆在那里呢?因为那样我们会感觉到难受? 我们什么也不做的呆在那里,为什么会感觉到难受呢? 这个问题好像是多余的问题,因为那样会很无聊啊,无聊当然是难受的。但是,为什么无聊会使我们难受呢?无聊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小故事: 上帝在山上造人,魔鬼在山下吃人.一天魔鬼无聊之极,上山去找上帝.上帝背对着魔鬼蹲在那造人 魔鬼:"喂,你干吗造人?" 上帝没有回答还在那认真的做... 于是魔鬼拎起几个人当面吃掉"你知不知道我在山下吃人?" 上帝依然专注的造人,没有回应. 魔鬼恼怒:"你若再不回答,我便连你一同吃掉!" 上帝愣了一下,停止了手中的活动. 回过头来无奈的说: "——我总的有事做啊!" 魔鬼沉默许久:"我也是......" 魔鬼为什么不吃掉上帝,因为吃了上帝就没有神再造人了,人是吃一个少一个,直到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被吃光了,整个宇宙只有魔鬼一个活物,魔鬼还成什么魔鬼,只不过是一个孤独的精灵罢了。“总得有点事做”,魔鬼如此,人也如此。 事实上,我们好多时候有着莫名的烦躁,生活的无意义感是压在我们心里的一座大山,那是一种做什么事情都感觉到没劲的滋味,相信好多人都这种体验吧,。如果一个人在正做着很“有劲”的事情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烦恼的。再深一步的思考,当我们做着“有劲”的事情的时候,只是对无意义感的暂时的逃离,这这个无意义感,一直在那里注视着我们,我们忙忙碌碌,看着电视,听着音乐,聊着天哈哈大笑,去看足球,去酒吧。。。。。。其实是我们一直在逃跑之中,逃离无聊,逃离对于生存本身的焦虑! 无聊的另一种表现,是一种无成就感,一种虚度年华的感觉,我们迫不急待地要做出成就。因为生命苦短,这也是对于死亡的焦虑。 今天的内容(二)原生烦恼的本质:客体的无常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会有烦恼的。他们是真正活在当下的人,或许那就是成年以后的您,所要达到的禅修的状态。 而婴儿不同于成人的最大特点,是婴儿还没有自我概念,婴儿不能区分自我与环境的区别。 最本质的烦恼,都是从“我”这一概念形成开始。现在的你,如果消除了您所有的记忆,那么您还剩下什么?就像奈何桥上的一碗迷魂汤,喝下去,您就又是一个投胎的婴儿,如果以前的记忆永远得不到恢复,那么以前的您就永远的消失了。没有了记忆,就没有了你,你就是记忆,记忆就是你,而记忆的本质,就是刺激在神经网络中形成的固定链接。 婴儿有自我意识的萌芽,是在建立了事物的恒存性开始的。 什么叫恒存性呢? 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和世界是割裂开来的,世界独立于自己而存在,自己是世界的观察者,所以这个世界的东西现在在自己的视野里,以后从视野里消失,而这个东西还存在着,这就是恒存性。 在婴儿眼里,眼前具有的东西就是存在的,如果这个东西从眼前消失了,婴儿也就认为这个东西已经不存在了。 婴儿不具有恒存性的原因,正是由于婴儿不具有自我观念的缘故。在婴儿那里,由于没有自我的观念,不能区分自我和环境的区别,自我和环境是一体的,所以就不能理解自我感觉不到的东西也能够继续存在了。在婴儿那里,对于婴儿来说,最初的记忆就是乳房的刺激,乳房的记忆,婴儿的自我就是一个对于乳房的感觉,也就是那个关于乳房的神经链接。母亲的乳房并不总是存在,有的时候这种刺激会存在,好多时候会不在。而在婴儿的一元的世界里,自己就是这中时有时无的温暖舒适的刺激。 婴儿对于乳房的感觉,逐步扩大到母亲整个本人,以及由此带来的奶水的感觉,母亲温暖的怀抱,轻轻的拍打,那是一种很舒适的整体感觉。 这种“当下”就是宇宙的一切。 当婴儿渐渐成长,他发现这个“母亲的感觉”有的时候存在,有的时候就会不存在,自己需要这种感觉的时候,“母亲的感觉”会长久的不到来,而有时在自己不需要的时候,这种感觉却会自己来临。其他事物的感觉也类似如此。随着婴儿能够站立行走,婴儿的视野极度扩大,自己所能够主动获得的感觉也越来越多,随着而来的,在眼前消失又出现的事物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事物的从消失又出现,不是由自己的渴望能够到来的。于是,婴儿对环境的认识逐渐明晰,他认识到环境是不听自己指挥的一件东西,是有别于自己的事物。这样,自我的意识就萌芽了。 胳膊是听我的指挥的,随时要他举起来,随时就能举起来,并且我能感到到他,而母亲则不然,不会随着自己随时在想而随时出现,所以胳膊是自我的,而母亲不是。 有了自我意识,世界就从一元变成二元,分为主体与客体,变成了由自我主体和外界客体组成的世界。自我的本质是记忆,是关于从生到现在,自我所经历的全部的记忆,也就是自我所经历的全部客体(所谓客体,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事物)与我发生的关系的总和的记忆。换句话说,我们觉知的生命就是从生到现在,自我和全部客体的关系的总和,没有客体,也就不存在自我,我就是与客体的关系,客体关系也是我。客体是“我”存在的基础,客体越多,生存的感觉越充实。 对人类而言,这种主客关系,更多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它是我们生命存在重要的体验。当然也包括工作爱好娱乐活动,自然环境,种植,宠物等。 拥有了自我以后,我们便开始拥有了烦恼。这种烦恼的核心在于如何拥有和保持这种客体关系。具体的说有两个方面:(篇幅问题,我们明天再讲) 总结:原生烦恼来源于我们对生死的纠结,其本质是因为客体的无常,无法把握。我们需要与更多的客体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以强化我们主体的存在感。但多数人把客体关系局限于人际关系,则无论我们是采取控制还是迎合的策略,都可能不如所愿。 交流风靡西方的禅修内观疗法和情绪分解训练,学习管理情绪,开发正念,让稳定健康的情绪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充沛的精力帮你更好的适应职场,赢得事业。 欢迎医学同行加入,共同宣传科学,破除迷信。 也欢迎有失眠焦虑,慢性疲劳,恐惧紧张朋友交流习练,让禅修帮你解决问题。 每天一次的禅修讲座,每周一次的痛症肌肉拉伸与激活训练示范 |
|
来自: FIREBIRD11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