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年级数学:不必拘泥全等,巧用定理活用方法

 点亮希望的种子 2020-01-19

在八年级上学期学习完全等三角形之后,许多几何中的问题都能用全等来解决,这也是全等最为广泛的用途——等量转换,然而,除了全等之外,八年级还有一些定理和方法,由于不常用,导致被遗忘,甚至一些学优生在全等“用习惯”之后,也懒得思考去用其它方法,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题目

已知△AOB和△ACD是等边三角形,其中AB⊥x轴于E点,点E坐标为(3,0),点C(5,0).

(1)如图1,求BD的长;

(2)如图2,设BD交x轴于点F,求证:∠OFA=∠DFA;

(3)如图3,若点P为OB上一个动点(不与O、B重合),PM⊥OA于M,PN⊥AB于N,当点P在OB上运动时,求证:PM+PN为定值.

八年级数学:不必拘泥全等,巧用定理活用方法

解析:

(1)当第一眼看到两个等边三角形有一个公共顶点时,或许就会有学生叫出“手拉手模型”,这没错,这是个很好听的名字,也很形象,这两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提供给全等两组对应边,同时中间的夹角也可证相等。图中的△ABD恰好包含要求长度的边BD,而它和另一个△AOC全等,于是BD=OC=5,证明如下:

∵等边△AOB和等边△ACD

∴AO=AB,AC=AD,∠OAB=∠CAD=60°

∴∠OAB+∠BAC=∠CAD+∠BAC即∠OAC=∠BAD

∴△OAC≌△BAD(SAS)

∴OC=BD=5

(2)这一小题的突破口在观察∠OFA和∠DFA关系时,认识到需要证明AF是∠OFD的角平分线即可,证明角平分线,有这样一个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在图中,已经存在点A到边OF的距离AE,还差另一条垂线段,于是作AG⊥BD于G,如下图:

八年级数学:不必拘泥全等,巧用定理活用方法

由于在前一小题中已经证明了△OAC≌△BAD,而AE和AG则分别是它们的对应高,因此AE=AG,现在可以说明AF是∠OFD的角平分线了,即∠OFA=∠DFA;

(3)如果这一小题受全等思维惯势影响,会导致学生竭力去寻找或构造全等三角形,这也没错,例如截长补短思路,将PM和PN都“搬”到一条直线上,过点P作x轴垂线PQ,垂足为Q,然后很容易得到EQ=PN,接着证明剩下的OQ=PM,问题便转化成全等三角形了,证明如下:

八年级数学:不必拘泥全等,巧用定理活用方法

作PQ⊥x轴于点Q

∵PN⊥AB,AB⊥x轴

∴矩形PQEN

∴EQ=PN

∵等边△AOB,OE⊥AB

∴∠POQ=30°

∵∠AOB=60°

∴∠OPM=30°

又∵OP=PO

∴△POM≌△OPQ

∴PM=OQ

∴PM+PN=OQ+EQ=OE=3

如果不受全等影响,从定值二字出发,图中有哪些量是定值呢?显然等边三角形本身就是,包含它的面积。PM和PN是垂线段,在三角形中,垂线段和高联系紧密,因此想到连接AP,用面积法,证明如下:

八年级数学:不必拘泥全等,巧用定理活用方法

连接AP

S△AOP=OA×PM÷2,S△ABP=AB×PN÷2,S△AOB=AB×OE÷2

S△AOB=S△AOP+S△ABP

=OA×PM÷2+AB×PN÷2

=AB×(PM+PN)÷2

由题意可知,AB为定值,即PM+PN为定值.

解题反思

在观察学生解题的时候,注意他们在草稿纸上或图形的涂写,这是思维过程的暴露,其实在解第一小题时,那个最早叫出手拉手模型的学生,的确是解得最快的,而跟着附和的学生中,明显有一些是只闻其名,未知其义。手拉手模型我在课堂上讲过不少例题,但名称从未这样说过,显然是在培训机构上课时,老师讲过,然而此模型虽然简单,但学生仍未理解透,说明在观察图形时,模型并未在脑中留下印象。

而在第二小题时,多数学生受全等三角形思维惯势影响,在寻找全等上消耗太多时间,而当我说出那个判断角平分线的时候,便发出恍然的声音,看来思维全面性还是不够。因为在平时作业中,“做对就行了”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典型的应付差事。

第三小题,在前一小题已经有教训的前提下,仍然不少学生选择了全等这条路,这不怪他们,毕竟还是做对了,但相对更容易的面积法证明,这部分已经完成的学生就显得心不在焉,只有极个别学生依然在认真听。

可见,做事浮于表面,听讲只听大概,依然是学生提升自我的最大障碍,解题乐趣不可言,解决问题交差就好。而那些对新解法肯下功夫去研究的,事实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