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人物画《十八学士图》

 zqbxi 2020-01-19

  【宋·宋人十八学士图轴·棋】绢本设色

  作者:佚名

  规格:纵174.1厘米*横103.1厘米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八学士图》是一个传统的历史故事题材。据《旧唐书·褚亮传》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有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孔颖达、姚思廉、陆德明、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被称为十八学士。李世民登基之后,亲命阎立本图其状貌,命褚亮为之像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

  宋朝时,以刘松年、赵佶为代表的名家都绘有十八学士题材作品。本微博去年12月12日和今年1月23日曾经介绍过,请回看。直到清朝乾隆时期,院画家丁观鹏等人,还曾奉旨合作过这个题材。

  

  宋朝《宋人十八学士图轴》棋

  今天介绍的《宋人十八学士图》无作者款印,有学者认为是明代作品;该画轴共有四幅,分别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描绘了宋代文人墨士雅集的场景。此画为其中的“棋”篇。画中左侧有一高大奇石,立于须弥座花台上,苍劲的松树屹立一旁,树下置一绘有云海山景的八扇折屏,屏风背后可见汉白玉石阑干。士人围坐于剔犀漆榻上,二人对奕,另二人观棋,表情凝神专注。四位学士纹枰论道,眼光都集中于这一方小小的棋盘,极为专注。数名僮仆分执如意、团扇随侍在侧。

  

  宋朝《宋人十八学士图轴》局部

  画中正在对弈的两位学士中,左侧学士头戴双桃巾,身穿交领窄袖衫,外穿氅衣。双桃巾亦称为仙桃巾、并桃冠,因其形状像双桃,所以得名双桃巾,是宋朝士人中比较流行的有特色的巾式。宋代蔡伸《小垂山》中就有提到:“鹤氅并桃冠,新装好,风韵愈飘然。”右边的对弈者头戴幅巾,身穿圆领袍,内着白罗中单,腰间束革带。宋代男子官服均束革带,其既是饰物,又是官服的组成部分,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一副完整的革带由鞓(tīng)、銙(kuǎ)、铊(tuó)尾和带钩四个部分组成。鞓,就是用皮革制成的腰带,前后各一条。其腰前一条,钻有圆孔,以备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铊尾;另一条上并列缀饰或圆或方的饰片,名銙,銙的数量体现了品级地位的高低。

  

  画中观棋学士两人,其中正坐于中央的观棋者慈眉善目,神态从容,头戴蓝色小包帕,身穿交领长衫,内着中单,外穿蓝色氅衣。宋时文人中盛行穿氅衣,和长褙子相似,文人庶士都喜欢穿着;其服式为直领对襟胸前结带,领襟与袖端均饰有宽缘边,长及足,多穿在衫外,是很方便的外衣。另一坐在瓷墩上观棋的学士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长袍,内着中单,脚蹬皂靴。或许是因对弈场面正酣,索性就翘起了二郎腿,拿着梅花图纹执扇缓缓扇风,专心观棋。

  

  画中共有僮仆五人,形态各异,各司其职。其中执如意的僮仆两人,一僮仆梳两发髻并以头巾裹之,身穿交领窄袖长衫,腰间系腰带;另一僮仆头戴方巾,身穿窄袖长衫,下身着裤,腰围帛,系有腰带。

  

  画面右侧持扇侍僮一人,头戴幅巾,身穿窄袖长衫,两侧开衩,下身着裤,腰间束带。

  

  前方石桌前一蓬头僮仆捧着黑漆托子,托上有一白瓷茶瓯,身穿窄袖长衫,腰间系腰带;另一僮仆手持白瓷执壶,正欲往茶瓯里斟茶,头戴软巾,身穿窄袖长衫,下身着裤,腰间系带。画中侍从的长衫因为需要劳作都比较短,只到膝下,而学士的长衫都很长,几乎盖住了脚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