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缘说:拿掉迷乱,心无所束,不生杂念,一心一意干实事

 聚英社修緣 2020-01-19

纵观2019年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创业者个人,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多的人陷入迷茫状态,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了,瞬息万变,身边有很多的人频繁的换项目,换产品,换商业模式,换营销套路,可是最终结果依然不理想。最近年关将至有很多朋友推荐各种各样的好项目,好机会,好产品但是他们都缺团队,缺渠道,缺代理,于是他们带着各种疑问和困惑过来咨询我,让我给建议2020年该何去何从?

我只给出一句话:拿掉迷乱,心无所束,不生杂念,一心一意干实事

这个时代人心太浮躁了,大家都认为自己的产品好,模式好,项目好,沉醉其中,殊不知,当今这个时代产能过剩,产品泛滥,竞争激烈,过度营销和套路导致,消费者慌了,选择困难症。创业者慌了,两三天就有一个新项目,眼花缭乱。企业主慌了,产品泛滥,拼价格,拼服务,拼模式,同行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两三天更新一款新产品出来。

所以这个时代不缺好的产品,不缺好的模式,也不缺好的项目,而是缺真正干实事的人,拿掉迷乱,心无所束,不生杂念,一心一意干实事终究修成正果!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频繁换项目,换模式,换套路,换产品只会让自己更加慌,更加迷乱!

所谓迷乱就是大脑产生的某个现象、观念、心锚,也可以指我们赋予世间万物的各种标签,定义,描述。

如何拿掉迷乱让心归于平静?真正做到心无所束,不生杂念。

通过三大法门:

第一:割断时空,割断环境。

你为什么会迷乱?为什么会感到慌乱?因为你心里太多杂念,每天处于精神极度紧张中,面对各种家庭上,事业上,工作上的各种琐事,为人和事所牵绊,沉迷其中,积累越多越乱!让你应接不暇,无法顾及。要想心无所束,不生杂念首先要做到断环境、断时间、断空间,这些都断了。

为什么世界500强的高管会定期休假,为什么我建议你要每年去全世界旅游?明白为什么吗?而且尽量选择亚洲之外的国家,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说我在国外,两天手机都接不到信号,这不就对了吗,这就断了呀,你有没有试过10天不接电话的? 10天不和家里通电话,你试过吗?

你不敢,你都习惯了,你从来没有断过,其实非常简单,你可以尝试给自己放个假出去旅游,然后不接电话,断了联系,断7天,或者断15天,你出来旅游就会很自由,心跟着任意翱翔,一旦回家就很沉重,事情一大堆,有没有这种感觉?

所以“必须定期断”,至少“百日断一次”。

比如:你去宗教道场,是不是也是断的过程,从穿松衣到吃素食,到唱诵经文,而且都是要提前把手机收走,这样是不是也就把过去的环境,时间,空间都断了呀,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经常去寺庙道场就是一种断,你一出差就和你习惯的时空断开了,这样你就不会变的麻木,然后你会在出差过程中找到一种感觉,你跟过去的切断了,当你和过去都断的时候,心里累不累,当然就不累了,就清爽了,就舒服了,就不沉重了。

为什么失恋的人要出去走走?为什么失意的人离开原来的城市要去旅游,你往外走,断完之后再回去跟别人见一面,你再看到他感觉也就不一样了,而且别人会发现你也不一样了,这是最有效,最简单,最直接拿掉迷乱的方法。

老板要学会给员工奖励什么?奖励他们去旅游,在度假村,山里,邮轮等都可以,不要在公司整天弄的紧张兮兮的,如果和下属闹的不开心了怎么办?安排休假,最好去国外,哪怕是飞到香港也行啊,一到香港就不一样了,很明显的感觉,语言不同了,城市氛围不同了,好好的休息一阵子。

这样断开一段时间, 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存不存在也没啥影响嘛,你会发现自己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跟蚂蚁差不多,不要把自己当回事儿,你会发现,没有你,人家照样活的很好啊,公司一样运转,这样你慢慢就不执著了,原来我们和树叶都差不多,只是法相不同而已,当你把这些参悟透了,你就放松了。

第二、把过去的事解开,把过去的观念解开。

这个你要学会,智慧马上“唰唰”的裂变,你就能把过去打通,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我们可以解开历史,能明白啥意思吗?

记住:“ 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解开历史”,要有这个思维。

比如:对宗教的观念,我们对宗教持什么样的观念?

每个人对宗教的看法都不一样吧?消极?神秘?骗子?向往?迷信?你发现我们每个人对一件事情都有一个自己的观念和看法,然后这个观念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产生的结果会影响我们的身心状态,所以我们要把过去所有的观念都解开,你的气就能上来,你身心就轻松了,就贯通了。

宗教是怎么产生的?

一句话就讲明白了,是因为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了解这个之后再解读宗教就很简单,佛祖发现许多人生老病死很痛苦,他就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人不痛苦,他开始求法来让人解脱,可是后来他自己解脱了和你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嘛,你还是没有解脱生老病死,所以当时谁有需要?是佛祖有需要,可他后来需要干啥?他需要解决你的痛苦呀,宗教也是这么回事,是宗教需要解决你的痛苦,所以就产生了一切,然后你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宗教,你发现这个东西很有用,最后就变成是你需要的了,说白了,都是各自的需要而已。

今天你明白了,你是老板,如果宗教能让6亿人“迷信”的话,你心里想不想让你的员工也“迷信”啊,也听你老板的话?这是谁的需要?是老板的需要,可最后员工之所以听你话,是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让他觉得是他的需要,这才对嘛。

你问我信不信宗教?我问你,信宗教你舒不舒服,拜佛舒不舒服,你舒服你就拜,你不舒服你就不拜,就这么简单,你觉得好用就用,你觉得不好用就不用,当你学会这个思维的时候,就可以“一切为我所用”,带着这个思维看问题,你就可以把这个扣解开,把过去还在评判对错的思维解开。

再来举个例子,如道德观念,你今天碰到一个人,他和你说,这个人道德好,那个人道德不好,你是如何分辨的?你说:“这个人给人让路,给人倒茶”,所以他道德好,请问他这么做是不是生存的需要?你对一个人很客气,是因为道德客气,还是因为你不客气别人会不理你?你对一个人好,最根本原因是你希望别人也对你好,你才会对别人好,事实是不是这样的?你跟朋友交往,你给朋友送礼,你对朋友客气,是处于道德还是彼此存在的需要?当然是自己的需要。你把这个搞明白,你就不会受道德这个观念所困扰。

记住:“核心其实是因为需要,而不是品德的问题”。比如:我们参加学习时,有人上台做分享,你给他鼓掌,你在潜意识里渴望什么?你渴望等你上台之后也能得到别人的鼓掌,潜意识里就这么回事,这才是核心,那是道德吗?是礼貌吗?核心是你需要啊,如果你鼓掌是发自内心的,他就是真的,不发自内心的,我们称之为道德和礼貌。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有人说:“我老婆给我戴了绿帽子”,我受不了,这事儿里面有啥解不开?尊严?面子?感情?你把老婆当成私有财产了?你觉得你老婆被别人抢走了,是不是?

怎么解开这个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是别人抢走你的老婆,而是你抢了别人的老婆用了一阵子,然后还给别人了。不是你老婆给你戴绿帽子,是你给别人带了绿帽子。对不对?解扣不能和人讲对和错,你要直接帮他渡过去,这世界亦正亦邪,你站在什么立场就有什么看法,再说一遍:“是你给别人戴了绿帽子,你先用了别人的老婆,然后又还给别人了”。你现在身边是不是有很多美女?那是别人用完了再给你的!难道不是吗?想想是不是?想通了吗?这不就解开了吗?

你以为你身边有一堆美女,好像自己挺潇酒,挺有自尊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告诉我哪个美女和你是第一次?那都是别人用完了再给你用而已,就算是第一次,那也是你暂时用了别人的女人,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这样的话“尊严”放不下,我教你怎么放下,搞一个更伟大,更优秀,更让你有尊严的女人,你看这不就放下了,所以不要总是停留在固有思想中,你要学会一个思维,就是价值比,用更有价值的代替前面的就行了,你一旦学会思维立场转变了,这解扣的核心也就掌握了,你把你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过去解不开的扣子都一一解开,把每一个扣都解开,和过去的所有事情都一一化解。

第三、心无所束,不生杂念

大部分人出去旅游是不是都觉得很累?你说要去马尔代夫玩,很显然你的心恨不得马上飞到马尔代夫,可你去的过程很痛苦啊,你需要去机场,然后等待一个小时,二个小时,然后你还要拿行李,排队打车,这些都要等待啊,所以这个心是浮躁的,能不累吗?就因为我们都想要未来的结果,不要现在,都不喜欢等待,所以这思维多可怕啊。

我们是不是老想着等我有多少资产我要怎么样,我有个漂亮太太了我要怎么样,别老想着未来了,就现在你准备干嘛?你是在等待未来出现吗?

大部分人总迷恋过去,喜欢回忆,过去再好那都是过去了,都结束了。你现在人不是在这儿了吗?佛说:“当下师为无上师”,所以当下法为无上法,当下的风景为无上的风景,当下的人为无上人,你要把当下一切为自己所用啊,要在当下发现那个美好的风景。

为什么现在幸福的人少?就是一会儿想着过去,一会儿又期待未来,你要知道自己当下的位置,把过去和未来的东西都拿掉,都清除,都删干净了,然后让自己归位,根本不用苦苦的修禅,苦苦挣扎。

什么叫:“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呢,就是这么回事。

神秀这个人知道吗?就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位,他当时悟到要随时擦除心中的法相,在1500年前他就悟到了这个思维,他发现人就应该这样,后来很多修炼的人都根据这个思想来修,认为身体就像菩提树一样,在心中有个台子,就是像明镜一样的台子, 如果不去天天擦拭,这镜子上就会落灰,时间长了这镜子就看不清了,因为落满灰尘了呀,所以要天天擦镜子,咱们心也是一样,要擦掉那些杂念,把过去不好的东西都拿走,让身心得到净化,这样就能“勿使惹尘埃”了。

许多人1500年之后都没明白这个,还有人问:“把过去不好的拿掉,那好的要不要拿掉?”好的也要拿掉,好坏都已经过去了,都没有意义了,都结束了,你要留着好的那是过去,会成为你的障碍。

所以请你记住:“把过去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全拿掉,删除,好的也要拿掉,坏的也要拿掉”,别总是留恋过去的事儿,你知道每天要刷牙,你怎么不知道每天把你的心刷一刷,把大脑刷一刷呢?

所以神秀也算是个人物,他不管好事,坏事,难受的事,能马上放下,马上就进入新的征程,所以要像洗脸一样洗心,以后你天天洗脸的时候就把自己心也洗干净,真正的高手在家烧水,砍柴,做饭皆是修心,根本不需要找个菩提树然后打坐,然后必须念多少遍经文,不是那么回事,你要融入到生活中,你看成大业者都是喜欢生活的人,越是大人物越有小情小趣,每件事在他心中都是通的,养养花,画个画,都可以修心,都是在学习。

我教你一招我一直在用的,我每天早上起床对着镜子问:“昨天的没放下,今天就不能开始,就不能起床”,你学会这个,学会这个思维就行了。你起床后就感觉很清爽,很鲜活,风风火火,迫不及待的出门,冲向工作岗位,如果你起床后脑子昏昏沉沉,还很痛苦,心里挂着很多昨天,前天,大前天的一堆事儿,你今天起床了也没用啊,一天完全是浪费,哪怕你在家躺一天,把过去彻底拿掉,洗干净,有什么大不了,都结束掉,重新体验新的生活,新的来临,纯净的开始。

你看如果我今天在写这篇文章,有人评论写的好,有人评论写的不好,有人说各种闲言碎语,如果我还在停留在别人对我的评价上,哪里写的不好啦,哪些人认可我啦,哪些人觉得我很差啦,这样累不累,我还要不要继续每天写啦?我根本就不在过去停留,我直接面对新的文章,新的开始,新的读者,总是让我的心重新开始,这就是不生杂念的关键法门。

记住“发生了就是结束,每一刻都是新的开始”,宇宙就是这样运转的,一颗星星崩塌爆炸了,新的一颗又诞生了,又是重新的开始,这就是规律。

我们今天的细胞和昨天的细胞一样不一样?当然不一样,我们每天细胞都会更新一遍,那你的心为什么不及时更新呢?

你今天看到的树叶和昨天看到的树叶一样吗?不一样啊,树叶也在长,也在变啊,我们脸7年也会变化一次,宇宙也在不断的变化,世界万物都在变化啊,当你有这样的思维时,你就能照见到根本,就出来了一句名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间万物原本就空无一物,谈不上谁惹谁,谁是谁的尘埃,谁落在谁上面,都是自己把一切当真的了,都舍不得放手,都要争出个名分是非,那都是自讨苦吃,自作自受啊。.

好了,我们就是要清理到这种程度,把所有一切都拿掉,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

你说我心很难受,我心痛,我心里不舒服,什么是“心”啊?都是你定义的一个标签而已,你看海,心就跟海在一起,你看沙漠,心就跟沙漠在一起, 你看仇恨,心就跟仇恨在一起, 你看伤害,心就跟伤害在一起,所以,你跟什么在一起,什么就是你的心。说白了,你看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心,现在你还说你心痛吗?你心里难受吗?问问自己,你和什么东西在一起呢?

这里的“看”有两层意思,A.眼睛看,B、感知到,

因此我心是一切,一切就是我的心。你要按我说的把所有都拿掉,你就会进入这个状态,你看到一棵树,这棵树就是你当下的心。

有人说失恋了出不来,心还是很难受,其实山还是那个山,人还是那个人,不同的人看就是不同的感觉,难受是一种感觉,是收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状态, 而这种状态没有和当下合一,所以你心就难受了,这样解释是不是就明白了,如果你的状态是“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那怎么可能难受呢?

你只有在看着海想着山,你才会难受嘛,就像男人们和太太在一-起, 心里想着小三,你说你心里纠不纠结,难不难受,说明你心不在当下,你心不在蔫,这痛苦不就自作自受嘛。

你看到好朋友去世,你肯定很难受,你的心里还停留在“他怎么会死呢”,这太意外了,所以你就痛苦了。死都死了,这都是都是过去,如果你的心还停留在过去,那你的心此刻就是跟死亡在一起, 你还停留在原来的相上,你认为“生是我心,死不是我心”所以你就痛苦。你要面对当下,明白那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是我心,死也是我心”,春夏秋冬,叶黄叶落,生老病死都是我们的心,都是心的不同形态。

你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肉身在想自己的心,我上面说过了,我们跟什么在一起,什么就是我们的心,你到树林里就是树,到沙漠就是沙漠,跟猫在一起就是猫,跟骆驼在一起就是骆驼, 那时候你就美了,本来就是这样。只是有人把这些分开,所以就痛苦,所以就没有智慧所以就有障碍了,迷乱了。

生死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你面对哪个状态,哪个状态就是你的心。

有经历,有生活的人,我这么一点,你“啪”的一下就明白了,就理解透彻了,如果你看不懂,说明你的人生还需要慢慢历练,慢慢体会。

总结:2020年想要踏踏实实拿到你想要的结果,干点事实,那么请你首先拿掉迷乱,心无所束,不生杂念,全新全意投入到一个项目和事业上,把我前面几篇的文章看完之后自然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是李修缘,我是你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创业路上的指明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