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卫东 | 谈子弟书的研究方向(上)

 国学正典 2020-05-26

张卫东谈子弟书的研究方向

一 、现状研究:版本与篇目

目前,子弟书的相关研究已经达到饱和点。饱和点就意味着它的美学价值已然到了根子上。如子弟书的版本与目录,谁也研究不过陈锦钊先生。

(陈锦钊先生是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便写有《子弟书之题材来源及其综合研究》。几十年来陈先生心无旁骛,爬梳甄别了子弟书的版本与篇目,是版本目录方面的资深专家。陈先生对现存子弟书的许多错误都进行了考辩,如子弟书与快书的区别前人不太重视,甚至区别不清。陈先生将车王府子弟书中的几篇《草船借箭》、《削道冠儿》、《碰碑》、《赤壁鏖兵》、《舌战群儒》、《血带诏》、《淤泥河》划分为快书,从而使子弟书与其他曲艺的区别更明晰。)


張衛東與陳錦釗先生與2012年2月27日在台灣華國飯店留影

现在,我们要研究为子弟书出力的千秋功臣——研究人物了。研究陈先生就够了。陈先生在版本目录研究上已是权威,谁如果再研究子弟书写一些复述的乱七八糟的话,只要在论文里写过了三分之一,这篇论文就立不起来,因为这就是剽窃。

又如子弟书的传抄。民间的传抄不够150年不能算文物,100年内不可考的也不能把它当作底本。另外,民国以后东北的大鼓书以子弟书篇目来冠名的,这些能用不能用也很难说。快书类、石韵书类,这些还能往子弟书那里靠一靠,而民国十年以后的鼓词类——以子弟书名目出现的——就不能再把它当作挡戗的篇目了。

还有就是研究子弟书的资历。研究者的研究资历够不够十年?像我们为子弟书说话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于更早。但有的人这二、三年才开始涉足。在其他领域是研究专家、学问家,触摸到子弟书不过一、二年,这样的话引用他的文字便不可考。需要像陈先生把一辈子的经历都搁在子弟书上的专家文章,另外像中山大学黄仕忠先生也已研究了很多年,他虽不是专一研究也当属文献编年型考据。

(黄仕忠先生是中山大学的教授,着力于海内外子弟书目录的搜集整理,近二十年来与其弟子们先后到日本、台湾等地勤搜数讨,甄别误窜,2013年4月,黄先生领衔编纂成十卷本《子弟书全集》,为目前海内外最完备的校本子弟书集本。)

再有,音乐考证研究。现在很多人捕风捉影,但是,没有任何一个音乐的东西是空穴来风。子弟书的唱腔失传现象是肯定会有,但是它残存在某一个曲种当中。音乐痕迹的文献推理,这是我们现在应该继续发展的研究项目。

所以,对于子弟书来讲三点:一是版本文献,二是抄本够不够格,再一个,有个别人故弄玄虚,把自己的弄一个目录,告诉人某某人有收藏,收藏的东西又不亮出来,这个就不成其为考证依据。用专业眼光看,考证版本包括传抄版本的年限、年号、准确不准确等,这些要根据纸张和字体去看,根据抄本的讹误错误来辨析考察,属于进一步的研究。版本目录这方面,要漫过陈先生,属于无道;辑存辑考和丛书印制的统筹编配这一块,要漫过黄先生,这属于孤陋寡闻。再有,研究不够十年、八年的基础就想当然地说话,这种人属于不够资格。

如果要作为研究论文的题材出现,我们必须得要清楚你读了多少原本曲目和有关子弟书研究的篇目。要读子弟书所有篇目原本的话,没有两年的功夫是读不透的,而两年中每天得有三小时的读书时间。如果要读有价值的子弟书的论据文章,就是一线文章,没有一年也读不过来。

我认为读文本应该慢,必须用二年到三年的时间,把所有的曲目细览一遍,在读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看完就了事儿。在每一个“落儿”的时候、诗篇的时候都得加上自己思想内容的理解及批注,这才叫读。如果说你没有这样读的过程,再加上文字不通,那就没资格研究子弟书。

各方面出的子弟书论文著作,没有一年到二年的功夫也不能一览无余。而在这一览无余的过程中还得要辨别前后次序以及真伪,在这方面走的弯路就是最受用的经验。初入门者刚看到一个咨讯便兴奋得不得了,敢情都是别人说过的啦!所以,这种东西我们要做一个梳理,这些都是研究者应该特别注意的。

二、子弟书的文学分类

子弟书的文学分类可以考虑分成四等。这四等当然需经过考辨后再分。

第一类:雅部。

这一类考辨出来的作者当中谁最雅,谁放在前面。再考辨出来年代谁最久远,搁在前面,然后考辨出来某一部传奇在北京的影响力大小,比如《长生殿》、《千忠戮》,这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啊,按这个再考出以权威考辨谁说的准,三局两胜,首先是陈锦钊先生考辨的年代,再有大家公认的一些东西。

(如《千忠戮》、《闻铃》、《鹊桥密誓》、《露泪缘》等子弟书,来源于昆曲及《红楼梦》等,文辞雅致、意境幽深,可归入此类。)

第二类:花部。

花部按什么分呢?时事的历史故事、风俗时情,搁到里面,其中写风俗时事文学水平最高的、近于雅致的作品列为第一。

(如《得钞傲妻》、《侍卫叹》等或叙历史故事、或写旗人生活,文辞流畅,或可列入此类。)

第三类:杂部。

把杂七杂八、陈芝麻烂谷子、口语化的、年代也分不清的都放入杂部。在花、雅、杂中,都按年代考证去列,按文之足、文之不足去列。

第四类:时部。

时部是什么呢?近百年来断定不清的、文笔也不错、仿作类、仿旧类的都放这里。

(如《打面缸》、《连升三级》等来自民间小戏的子弟书,似可列入杂部或时部。)

这四部分好后,再加上评点论作,按照李卓吾的春秋笔法去作。

(李卓吾是明代独立思想家,以卓尔不群名世。他先后评点了《琵琶记》、《西厢记》、《水浒》等南戏、杂剧、小说等,可谓明代艺术美学的先驱。)

这要是能做出来,文字上便可为子弟书画上完美句号啦。这就像我教你们的昆曲教材一样,很快就能看清楚昆曲是什么。

这文字类的要能做一部大辞典就功德无量了,当然其中最难的是子弟书文学注释。这需要有功底的人。如刘一之教授,现在东京,她专门研究蔡少梅——清末民初小说家。她考证了很多北京的土语儿、俚词。杂部、时部的口头语还可去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做考证不是简单地把文言考证了,还要把口头语、俗语、满洲话等都要仔细考证。这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呀……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