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min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起休克。补充血容量,阻止体液继续丢失是治疗此型休克的关健。 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 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1 保持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采取中凹体位(下肢抬高15°-20°,头及胸部抬高20°-30°),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改善脑灌流。 2 扩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可尽快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扩充血容量一般先给晶体液,后给胶体液。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液对于失血性休克,最好输新鲜全血。 3 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若病人意识从烦躁转为平静,嘴唇色红,肢体转暖,尿量>30ml/L,提示休克好转。尿量是判断休克治疗效果最简便的方法。 4 抗休克裤的应用,增加回心血流,改善组织灌注,控制腹部和下肢出血。 5 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氧浓度,调节流量6—8L/min,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 6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强心药:心功能不全可增强心肌功能。 血管扩张剂:改善微循环。 血管收缩剂:收缩压<50mmHg,生命器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 注:血管收缩药出现外渗时,需立即更换滴注部位,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出皮下组绢坏死。 7 体温调节:注意保暖。室温以20℃为宜,增加衣物及被盖来保暖;注意只能保暖,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以免减少回心血量,使局部组织缺氧。 试题 01 判断休克已纠正,尿量应至少稳定在 A.25ml/h以上 B.30ml/h以上 C.40ml/h以上 D.50ml/h以上 E.60ml/h以上 答案 B 02 反映休克患者微循环灌注改善最简单而有效的指标是 A.血压 B.脉搏 C.尿量 D.皮肤色泽 E.中心静脉压 答案 C 03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及血压均低时 A.加快补液速度,充分补液 B.适当补液 C.使用强心药 D.舒张血管 E.补液试验 答案 A 04 休克患者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时 A.加快补液速度,充分补液 B.适当补液 C.使用强心药 D.舒张血管 E.补液试验 答案 C 05 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侧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高足低位 E.中凹位 答案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