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詩詞人生』李雲樺論詩詞的製題

 聽花榭 2020-12-03

詩詞的製題

作者  李雲樺



看看詩歌史就知道,這本不是一個複雜到需要專門講解的問題。一首詩或一首詞寫好了,安一個名字,不外乎兩個目的:一是便於稱謂,二是提示或槪括詩詞內容,引導讀者的思維走向。但是,詩題(也包括詞題,為了行文方便,籠統用“詩題”一詞)的語言風格,總是與詩的體裁相一致或相匹配的。你讓孔老夫子戴一頂美國西部牛仔的帽子坐於杏壇之上總不合適吧!或者,你穿一身唐裝,脖子上繫一條領帶——就算你的領帶質地特優做工精良——招搖過市,會給人什麽觀感呢?現在每每看到一些人寫詩,詩的好壞暫且不論,單是題目,就有縫製龍袍用家績布的感覺。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則有關張獻忠的掌故:
據説張在成都做了皇帝,派劉進忠防漢中之敵,戒他不要輕舉妄動。劉到前綫,得知清軍先鋒是原李自成部將某,很是輕視,於是領兵出擊,結果大敗。張獻忠嚴旨切責,聖旨原文如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毬子X你媽媽的X(兩字不雅,略去)。欽此!
請問諸位,對這道聖旨什麽感覺?語言風格的割裂,書面語與口語,雅正與俚俗,莊嚴與村野的對立一至於此!
現在許多人寫詩製題,就是如此操作的。
詩題的制作,其實幷不複雜,要在與詩的體裁相適應。通常説來前人簡單,後人複雜。我們看看中國詩歌的歷史,就不難明白。
詩三百之第一篇,是《國風·周南》之關雎:
章一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章二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章三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此詩共三章,題目取第一章首句中兩字。
再看《詩·小雅》之鹿鳴:
章一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章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章三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此詩共三章,取每章第一句中“鹿鳴”一詞為題。
再看《詩·魏風》之園有桃:
章一
園有桃,其實之肴。心之憂矣,我歌且謡。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有誰知之!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章二
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知我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有誰知之!有誰知之!蓋亦勿思!
此詩共二章,取第一章第一句為題。

再看《詩·檜風》之隰有萇楚:
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隰有萇楚,猗儺其實。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
此詩三章,取每章第一句為題。
我們接著看看楚辭。與詩經相較,楚辭的命題方式不同於詩經。如屈原《九歌》,通常認為除了《國殤》和終曲《禮魂》,其餘九章皆以神祇之名名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等等,都是神祇名。《九章》每篇的題目都是對該篇內容的槪括或提示,如: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無不盡然(由於篇幅過長,衹錄其題而不錄其詩)。詩題結構相對簡單單一。
降及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命題不再單一而呈多樣化。如項羽《垓下歌》,劉邦《大風歌》,劉徹《秋風辭》,無名氏《隴西行》等等,以“歌”“辭”“行”等等來名篇,其中“歌”“辭”“行”為體裁,“垓下”“大風”“秋風”提示或標明詩歌內容。至於名氣極大的《古詩十九首》,則沒有詩題,後人取每首詩第一句作為詩題,如《行行重行行》、《迢迢牽牛星》、《今日良宴會》等等。
樂府民歌,通常取首句或首句中的字為題,如《有所思》、《上邪》、《江南》等等。當然也有別的命題方式,如《子夜歌》、《采蓮曲》、《折楊柳歌辭》等等,“歌”“曲”“歌辭”標明其體裁。魏晉六朝文人詩歌命題,承襲中有創新,如《燕歌行》、《飲馬長城窟行》、《白馬篇》、《行路難》,皆為樂府舊題,是為承襲;《擬古》、《詠史》、《飲酒》、《登池上樓》、《贈范曄》等等,是為創新(以“擬古”這樣的字樣作為詩題,魏晉以前似乎沒有看到),跟唐詩的命題方式幾乎沒有二致了。
迨及三唐兩宋,詩歌制題雖然繁複多樣——有喜用樂府舊題的,如李白;有以“無題”為題的,如李商隱。但總體説來,詩題的制作式樣,趨於穩定,為後人制題,提供了“模板”。此後詩歌命題,基本承襲唐宋人的命題習慣。下面我們具體討論。
一、短題與長題(為節約篇幅,除非必要,所舉例子一般衹錄詩題,不錄詩)
詩題的長短,本無要求,全是詩人自己主張。舉例如下:
(一)最簡單的題目,由詞構成,如:
《鵝》(駱賓王)——詠物詩,標明所詠對象。
《大酺》(杜審言)——寫舉國狂歡的節日宴飲,內容為頌聖。
《天井關》(韋莊)——寫天井關,詠史一類。
(二)由短語構成的詩題,結構也簡單,如:
《無題》(李商隱)——為李商隱所創,後世效倣者眾。凡難言或不欲明言之事之情,似皆可冠以此題。
《別董大》(高適)
《贈蘇書記》(杜審言)
《題仙遊觀》(韓翃)——上面三個詩題,皆由動賓短語構成,結構簡單。
(三)由句子構成,結構較為複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這是一個省略了主語(第一人稱代詞“吾”“余”之類)的主謂句,“九月九日”是時間狀語;謂語由動賓短語“憶山東兄弟”充當。
再看一個例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個題目的構成,仍然是一個省略主語的主謂句,衹是謂語較複雜,是一個連動短語,且有省略(按現代漢語的表述習慣,“宿”後面省略了“於”字,主人後面省略了“家”字)。
《送李殷遊邊》(劉駕)——“送”的主語省略,謂語由兼語短語“送李殷遊邊”構成(因為“送”是自主動作,故其動作的發出者“吾”“余”之類的字樣不出現在主語位置,現代漢語中通常把這種情況當作主語省略)。
(四)由語段構成,這是結構最為複雜的詩題。看例子:
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叔詩百餘首讀至夜半書其後(蘇軾)——該題用現代漢語表述就是:我晚上在翰林院値班,隨身攜帶李之儀的詩一百多首,一直讀到半夜,在它後面題寫了這首詩。由四句話組成一個語段,該詩題目由此語段構成。(補充説明:端叔是李之儀的字。古人對他人稱謂,有姓名字連説的習慣,如百里孟明視,王安石介甫等等)
再看一個例子: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絶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作者 李商隱
其一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其二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此詩題四十五字,比一首七絶還長許多。意思完整,不待詩來補充,幾乎就是一篇短文。用現代漢語來表達,就是:(我離開長安時,韓畏之員外領著兒子冬郎為我踐行)韓冬郎即席賦詩贈送於我,滿席的人都驚異於冬郎的才華。後來,我返回長安,追憶他當時贈我的詩,吟詠他詩中“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我欣賞他詩中表現出的像成年人一樣的成熟持重的氣度(韓偓當時十歲),於是寫兩首絶句回贈他,幷呈示畏之員外。
還有更長的: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詩題長達五十字。不過句子結構簡單,比李商隱的那個好理解,就不解釋了。
(五)其他(因題目結構不好分析,故偷個懶,歸於“其他”類)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作者岑參,詩長不錄)
《丹靑引贈曹將軍霸》(作者杜甫,詩長不錄)
“歌”、“引”是詩的體裁;“輪臺”、“丹靑”分別與封常清曹霸相關。前者寫給封常清;封當時為安西北庭節度使,作者是其屬下,任節度使府判官,詩寫給尊長,故曰“奉送”。後者寫給畫家曹霸;因作者將其視為平輩,故單曰“贈”。按現代漢語的説法,當是:
作一首輪臺歌獻給封大夫,送他率軍西征。寫一首丹靑引,贈給曹霸將軍。認眞分析起來,詩題的結構當是連動短語,衹是兩題中都省略了“作”和“寫”之類的動詞。
下面的例子是龔自珍一首詩的詩題:
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郎中名那興阿內務府正白旗人故尙書蘇楞額公之孫園在西澱圓明園南四里澱人稱曰蘇園
——這個詩題的組成,“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是題目的主體,“郎中名那興阿內務府正白旗人故尙書蘇楞額公之孫”是對主體中“蘭汀郎中”的補充説明;“園在西澱圓明園南四里澱人稱曰蘇園”是對主體中“園”的方位名稱的補充説明。
再看龔自珍己亥雜詩第十首:
進退雍容史上難,忽收古淚出長安。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師家大人宦京師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歲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括號中的文字,附於詩後,可以看做是對該詩寫作背景的説明,也可以看作是對讀者思路的引導。當然,看作題目,亦無不可;在主題不一的組詩中,這樣的命題方式當屬常見。
二、題目結構成分的省略
所謂省略,就是在不影響語義的前提下,省去某個或某些字,使表達盡量簡潔。前面所舉例子,大凡第一人稱代詞,全省略。當然也有別的省略方式,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宿芙蓉山主人”,當時就是這樣一種行文方式,無所謂省不省略的,而我們現在讀來,就覺著少了一個“家”字,要補出來。關於這個問題,有一點古漢語常識的,都知道,不詳談了。
總之,不管題長題短,表意明确,簡要,切忌囉嗦駁雜、言多意少,這是原則。我讀杜詩,發現不管詩本身多有文采,它的題目,則是簡明、質實、甚至枯淡的,幷不多施粉黛。這樣的制題方式,的确有它的妙處。題目衹求達意,不在炫人眼目;震撼人心處,在詩,不在題的華麗。我們不妨翻翻杜詩,看他如何製題。
三、詞的題目
詞本無題,衹有詞牌。世傳李白的【菩薩蠻】、【憶秦娥】沒有題目;南唐二主的詞,馮延巳的詞都沒有題目;《花間集》中所有詞,同樣衹有詞牌,沒有題目。這樣看來,詞有題目,應當始於北宋。當然,宋人塡詞,加不加題目,當由作者自便,幷無行業規範。直到現在,還是這樣,沒有誰要求一首詞必須有題目。
有題目是什麽槪念呢?就是一首詞的標題,由兩部分構成:詞牌+詞題。詞牌規定其藝術式樣,詞題與詩題一樣,提示或槪括詞的內容。舉例如下——
先看蘇軾的一首詞: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尙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此詞標題由詞牌和詞題兩部分構成(現代人為了閲讀方便,在詞牌和詞題之間用間隔號“·”隔開;當然也有用“【】”把詞牌括起來的,約定俗成而已)。詞題的主體由動賓短語“遊蘄水清泉寺”構成;“寺臨蘭溪溪水西流”是對“清泉寺”地理位置特點的補充説明。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説明是重要的,與詞中“門前流水尙能西”有互補關系。
下面是辛棄疾一首詞的標題:
【摸魚兒】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民國以前沒有標點符號,若標出標點,則是這樣的: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若按現代漢語語法規則,要補出省略成分,就變成這樣的了:淳熙己亥,(余)自湖北漕移(於)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於)小山亭。(余)為(之)賦(此詞)。
就詞題而言,其命題方式與詩題無異。就其字數而言,可短可長;就其結構而言,可複雜也可簡單。全由作者主張,幷無硬性規定。要在與詞的體裁相適應。
四、今人製題的失誤
一言以蔽之,就是詩詞體裁與題目的語言風格不統一。
無論怎麽講,我們寫詩詞,所用的語言材料,就取自古代漢語;就算有些人所寫的詩詞使用語言比較時髦,但不可否認的是,詩詞的語言魅力和技術規範,根植於古漢語,這是無可懷疑的。故而,我們所寫的詩和詞,其題目的語言風格和語法規範,就須符合古漢語對詩詞的要求。如前所説,你不能畫一個孔子的像,而讓他戴一頂牛仔帽;你也不可以著唐裝而打領帶,或者製龍袍而用家績布。這就是所謂風格統一。否則就非驢非馬,不倫不類。看現在有些詩人的寫作實踐,在製題方面,大約存在一些瑕疵:
(一)口語化傾向
始作俑者,應是2013年發表於《齊魯晚報》的一首江城子詞,抄錄如下:
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
天災避難死何訴,主席喚,總理呼。黨疼國愛,聲聲入廢墟。十三億人共一哭,縱做鬼,也幸福。  銀鷹戰車救雛犢,左軍叔,右警姑。民族大愛,親歷死也足。衹盼墳前有屛幕,看奧運,同歡呼。
俗云“詩莊詞媚”,該詞的內容媚不媚,這裏不談,而詞題“媚”俗到這個程度,眞是前無古人後有來者!須知許多低端的詩詞之所以低端,媚俗是百病之源。雖然詩詞的語言自成系統,但其語言材料,卻取自古代漢語。而古漢語中,是不會有現代漢語中標定定語與其中心語之關繫的結構助詞“的”的。“自述”一詞也頗為奇特。我聽過有代聖賢立言的,如桐城派的方苞便是;而代鬼立言的工作,確是創舉。有一句話叫“強姦民意”,還不曾聽説“強姦鬼意”的。現在,這樣的詩題詞題,網上俯拾即是,當不應忘記這首江城子的開山之功。
(二)新詩、散文、小説題甚至論文題當詩題詞題使用
許多詩人熱衷於創新,諸如此類的詩題詞題,想來也應該是創新成果的一部分(衹為説明問題,休要對號入座):
偕友人黃鶴樓喝酒——“喝酒”與“偕友人黃鶴樓”不倫,好比是身著靑衿,足蹬馬鞾。
一朵細小的花——散文或新體詩的題目。很有畫意,卻與詩詞的語言大異其趣,就像貝多芬演奏《月光》,讓阿炳用二胡伴奏,兩個不同質的好東西放一起幷讓其發生關繫,結果一定很好嗎?
賀愛妻60華誕——三種不同風格語言的雜交:“賀……華誕”一也,“愛妻”二也,“60”三也。古漢語、現代漢語、阿拉伯數字,古今中外鎔於一爐,簡直就是華彩樂段!
山娃和牛——想起了海明威的小説《老人與海》。
愛國是美德——想起了社論或者社科類論文。
點絳唇·歲月本有聲
一萼紅·一盞天靑色
恕我淺陋,這兩个詞題,我沒有弄清狀況。
製題瑕疵的背後 ,是駕馭文言文基本能力的缺失。
相當多的人,愛詩詞,也願意下功夫去讀去寫,如果同時也在文言文方面下點功夫,估計對詩詞的閲讀寫作,會事半功倍。可以這麽説,文言文基本功,對寫詩塡詞來説,是必要條件,“有之未必然,無之必不然”。即是説,有文言文的素養,未必會寫出好詩;而無文言文的素養,那就不會寫出好詩。因為詩詞的語彙系統雖獨立於古漢語交際語言之外,卻根植於古漢語之中;不掌握古漢語常識,詩詞的語彙系統就難於把握。這個問題,對某些風格接近於口語化的詞人影響也許不嚴重,但對把握詩中某些體裁,如五古、七古、歌行等等,影響之巨,超乎想象!當然了,“詩人”一詞,就看你怎麽界定了。所以許多時候,了解一個人是不是詩人,無須乎讀其詩,單看詩題就够了。

哂余|聽花榭 T100號詩詞作品精選集

『詩詞人生』詩詞的所謂“創新”是自作孼

往期回顧

詩詞人生  與您有約』

『詩詞人生』葉嘉瑩詞選

『詩詞人生』屠龍閣己亥雜感【第一卷】

『詩詞人生』屠龍閣己亥雜感【第二卷】

詩詞人生』屠龍閣己亥雜感【第三卷】

『詩詞人生』屠龍閣己亥雜感【第四卷】

『詩詞人生』屠龍閣己亥雜感【第五卷】

『詩詞人生』儃徊集及眾家集評

『與你有約』浣紗集及眾家集評

『與你有約』醉根集及眾家集評

『與你有約』還園集及眾家集評

『詩詞人生』吞声集 及眾家集評

『與你有約』浣沙集及眾家集評

『與你有約』諸家點評雪齋詩

『詩詞人生』逸卿塞下曲

『詩詞人生』拾翠臺和鳴集

『與你有約』白茗集

『与你有约』一味集

『与你有约』七七集

『與你有約』拾履集

『與你有約』壇坫拾遺

『與你有約』東籬集

『與你有約』知伍集

『與你有約』竭律集

『與你有約』素袂集

『詩詞人生』詩詞的所謂“創新”是自作孼

『詩詞人生』張中之詩選

『詩詞人生』讓齋詩選

『詩詞人生』鄧世廣采薪之憂十五首

『詩詞人生』萬全亭絶句選

『詩詞人生』楊裕華無題集【第一卷】

『詩詞人生』楊裕華無題集【第二卷】

『詩詞人生』呆也樓古風選

『詩詞人生』王少軒詞選

『詩詞人生』童心詩詞選

『詩詞人生』春賸十六步

『詩詞人生』孟雲水駢文辭賦初集

『詩詞人生』廖國華近年詩詞選

『詩詞人生』楊全魁詩選

『詩詞人生』李軼賢詩選

『詩詞人生』駱寒詩選

『詩詞人生』和軒近四年詞存

『詩詞人生』空林子近兩年詩詞存稿【第一卷】

『詩詞人生』空林子近兩年詩詞存稿【第二卷】

『詩詞人生』空林子近兩年詩詞存稿【第三卷】

『詩詞人生』张应中詩詞選

『詩詞人生』逸卿己亥雜詩【第一卷】

『詩詞人生』逸卿己亥雜詩【第二卷】

『詩詞人生』李瓜田詩選

『詩詞人生』顧衡之詩選

『詩詞人生』深南近四年詩存

『詩詞人生』郭秀珍詞選

『詩詞人生』顧靑翎近四年詩詞選

『詩詞人生』楚魚詩詞選

『詩詞人生』王震宇近三年詩存【第一卷】

『詩詞人生』王震宇近三年詩存【第二卷】

『詩詞人生』譚慶祿詩選

『詩詞人生』南魚北溟詩詞選

『詩詞人生』沈塵色己亥詞選

『詩詞人生』顧從山近兩年詩選

无以为名遊历足迹 【第一卷】

『詩詞人生』抱琴斎主人書賦選

『詩詞人生』餘香集

『詩詞人生』蘇小隱近四年詞選

『詩詞人生』折筆沉沙詩詞選

『詩詞人生』南瓜餅子詩選

『詩詞人生』鉉鼎齋近三年詩選

『詩詞人生』黑眼睛詩選

『詩詞人生』鍾錦訪古十首

『詩詞人生』金水詩詞選

『詩詞人生』浪中行吟詩詞選

『詩詞人生』永江集

『詩詞人生』金鋭近四年詩存

『詩詞人生』李江湖詩選

『詩詞人生』白水詩詞聯

『詩詞人生』思塵詩詞選

『詩詞人生』夢烟霏己亥詞選

『詩詞人生』曝芹廬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高寒己亥詩聯删存

『詩詞人生』雲軒詩詞選

『詩詞人生』滄石己亥雜詩

『詩詞人生』關梅卿詩詞聯選

『詩詞人生』硯石近兩年詩選

『詩詞人生』李國棟近四年詩存

『詩詞人生』冰黛兒近三年詩選

『詩詞人生』東楚英男詩選

『詩詞人生』象皮詩詞選

『詩詞人生』還園己亥詩選

『詩詞人生』 唐破虜詩詞選

『詩詞人生』 夕窗詞

『詩詞人生』憶雪堂近五年五律删存【第一卷】

『詩詞人生』憶雪堂近五年五律删存【第二卷】

『詩詞人生』丁小玲詩詞選

『詩詞人生』湘浦集

『詩詞人生』孟依依己亥存稿

『詩詞人生』鄭力己亥詩存

『詩詞人生』燕河近三年詞選

『詩詞人生』柳五近四年詩詞删存

『詩詞人生』梅紅集

『詩詞人生』徐長鴻近三年詩存【第一卷】

『詩詞人生』徐長鴻近三年詩存【第二卷】

『詩詞人生』徐長鴻近三年詩存【第三卷】

『詩詞人生』仲公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待焚集

『詩詞人生』小梅窗秦川行草

『詩詞人生』三江有月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昆陽子己亥詩鈔

『詩詞人生』蝴蝶莊生近四年詩詞選【第一卷】

『詩詞人生』蝴蝶莊生近四年詩詞選【第二卷】

『詩詞人生』奶茶近兩年存稿

『詩詞人生』周秦詞曲選鈔

『詩詞人生』雪卿詩詞選

『詩詞人生』觀風禪己亥詩鈔

『詩詞人生』橫道子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夢雨西行吟草

『詩詞人生』非圭集

『詩詞人生』小屋詩詞選

『詩詞人生』裳月集

『詩詞人生』楚家冲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天問集

『詩詞人生』雲裳集

『詩詞人生』流雲集

『詩詞人生』漏痕集

『詩詞人生』山人近作小集

『詩詞人生』在之己亥詩草

『詩詞人生』嬰寧己亥存稿

『詩詞人生』醉臥長安十三年鷓鴣選

『詩詞人生』田茂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國金超詩集

『詩詞人生』鬱盦新正感懷

『詩詞人生』月懷玉詞選

『詩詞人生』張治龍己亥詩詞選

『詩詞人生』劉衝霄詩詞選

書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龍。

           —— 聽花榭藏詩樓

投稿郵箱:tinghuaxie@163.com

微信號:shlinyatou

歡迎投稿,轉發,關注

聽花榭團隊


1

微信交流

聽花榭一群、聽花榭二群、聽花榭三群、聽花榭四群、聽花榭五群聽花榭茶話交流群

2

責任編輯

深南、蘇萊曼、抱樸書生、林丫頭、漢子、凌明恕、北窗、西溪逋客、夢煙霏、白衣迦葉、曾寤堂、雪窗、韋散木、奶茶、李國棟、吳瑾、藻雪齋、拈花微笑、寧静、秘色瓷、陳夢渠、夕窗、易不問、詩齋

3

美工編輯

林看雲、木樨、危闌獨倚、月隱齋、琳瑯、鸝漫、雨季

4

審核督查

*聽花榭初審組

*聽花榭審核一組、聽花榭審核二組

初審組由五位會員組成,審核組由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均為不公開組。

5

聯誼交流

董學增、陳逸卿、熊東遨、無以為名、四知堂主

6

宣傳代言

木樨、鸝漫、千山、拈花微笑、吴瑾、林丫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