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科技名词|矮行星

 gudian386 2020-01-20

矮行星 dwarf planet

定义: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质量比行星小、但依然能呈现为流体静力学平衡形状(接近于圆球体)、然而未能清空其运行轨道附近空间区域的天体。

学科:天文学_太阳系_行星科学

来源:《天文学名词》

相关名词:太阳系 行星 太阳系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

【延伸阅读】

矮行星是一类比大行星小而比小行星大的天体,是太阳系天体的一个类别,2006年才被定义。

矮行星这一类别的提出,起因在于冥王星(Pluto)的归类问题。

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威廉·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发现的一个海王星外天体,最初认为它的质量与地球相近,因而称之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1978年发现了冥王星的第一颗卫星冥卫一(卡戎星),因而精确地测算出了冥王星的质量。原来它比水星还小,只有水星质量的二十分之一,于是冥王星的行星“资格”受到了质疑。

2002年至2005年期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依伯带中又发现了三颗大小与冥王星相近的海王星外天体,它们是创神星(Quaoar)、塞德娜(Sedna)和阋神星(Eris)。其中阋神星刚发现时命名为2003 UB313,被认为是一个体积略大于冥王星而质量比冥王星还要高出约四分之一的天体。有些天文学家因而提出,如果继续承认冥王星是行星,那么就必须认为2003 UB313是第十大行星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之争迅即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从而促使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不得不考虑对“行星”概念做出正式的定义。

2006年8月,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会议上,天文学家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通过决议,启用了“行星”概念的正式定义,还定义了一个新的类别——矮行星。

矮行星与行星的相似之处是都具有足够大的质量,从而使星体呈现为规整的球形;不同之处是在矮行星轨道附近的空间区域内还有其他一些质量相近的、一起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也就是说矮行星的质量还不够大,还“未能清空轨道附近的空间区域”。

因此冥王星被降格,从行星的行列中移出,它与阋神星、谷神星(Ceres)一起进入矮行星的类别。200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又将鸟神星(2005 FY9,Makemake)和妊神星(2003 EL61,Haumea)也归入矮行星。

迄今为止,得到国际天文联合会认可的太阳系内矮行星共有5颗,而在太阳系之外尚未发现矮行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 刘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