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峪关:寻梦之旅

 东海若水斋 2020-01-20
甘肃学习平台2020-01-09

作者:刘朴

火车行驶在西部漫漫的黄沙原野上,长时间看不到绿色,看不到人烟。千里戈壁,了无生气。终于,车窗外显出了绿意,而且越来越浓,哦,嘉峪关到了!谁都知道长城“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山海关我不知走了多少遍,而长城的另一端——嘉峪关,却总是在梦里遥遥呼唤。2006年,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在河北和甘肃两省同时试点,我作为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的队长之一,在登上山海关城楼的那一刻,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到嘉峪关去!今天,这个朝思暮想的梦,就要实现了,怎能不欢呼雀跃!

嘉峪关北依嘉峪山,关因山而名。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这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而万里之遥的山海关呢?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我在40年前以游客的身份第一次登上山海关,就被震撼;而“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这一从小学课本学来的概念,已经深深印在脑海里。当落日余霞中我们走上山海关的城楼,看见天边的彩色流云,仿佛看到了嘉峪关的巍巍雄姿。啊,万里长城的两端,戚继光和冯胜,历史已经把他们和无数筑城守城的将领深深铸进了旷世的丰碑上!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登上了嘉峪关的城楼。

嘉峪关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内城西宽东窄,略呈梯形,城高9米,东西开“光化门”和“柔远门”两门。门外各筑有瓮城,城楼对称,三层三檐五间式,周围有廊,单檐歇山顶,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一层三间式带前廊。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据导游说,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上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罗城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

走在这重楼叠嶂的城墙之上,我的心像奔腾的江水,汹涌澎湃。想想看,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何止万里!而这中间,除了崇山峻岭、深沟险壑,就是黄沙漫漫、榛莽丛丛。在这条北纬41度左右的荒凉苦寒之地,修造一条能够抵御外敌、抗击风沙的高大城墙,需要什么样的艰辛和劳动?何况在这条漫长的防御工事上,还要修造许多关堡、敌台、烽火台等建筑。明代史料中关于修城的记载比比皆是,朝廷花费在上面的银两则是天文数字。

有明一代,战火频仍。雄关累累,征途漫漫。当年的长城上,发生了多少悲壮和惨烈,演绎出多少慷慨和沧桑?历史风云倥偬,民族精神永存。而这一座座雄伟的关城,就是一个个展示和收藏的宝库。我们走上关城,心里充满的,是敬仰和钦佩。

我特别注意到,除了城楼是砖砌外,嘉峪关周围的城墙全是土筑。甘肃地区不比我们河北,除了戈壁就是黄沙,不仅烧砖困难,连石头都是奢侈品。这种土筑城墙,是用泥土和芦苇,层层相迭,累砌而成的。这不但使得修造工程增加了难度,也很难持久,所以在整个西部,保存完好的长城几乎没有。正因如此,我们走在这座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之上,才要对我们的祖先充满敬意!

我跟在喧闹的游人们走出关门,极目西望,眼前是漫漫荒原,了无人迹。遥想当年,一条古道穿行于祁连山麓的戈壁和冲积平原上,古代丝绸之路即此。道路本已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山,危坡逼道,就更险厄。嘉峪关踞此,形势非常险要。东通古肃州(今酒泉),西有安西。这条古道是古都长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明代甘肃地区的主要对手是吐鲁番,有了嘉峪关,朝廷才有了西部安定之本。

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其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啊,游了嘉峪关,遂了我心愿。相看烽烟低,历史从头看。

来源:嘉峪关市作家协会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作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