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古稀老人赵 2020-01-20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封箱”是个术语,旧时京剧曲艺行当,一整个班子忙完了一年,要好好休息,准备来年再创佳绩,时间一般是每年农历腊月十几号以后。

本次的己亥年封箱典礼除了现场直播之外,尚提供同步直播,让所有喜欢相声的粉丝们乐呵乐呵。

相声这一行,从清末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在德云社一年一度的封箱庆典之后,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声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一、1位祖师

说的是1位祖师,实际上是两位,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还是1位。

如果说历史上最早说相声的,公推张三禄。

张三禄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人,本来是京城“管儿张”演出世家的后人,擅长八角鼓(有说有唱的一种曲艺,相声的前身)和口技、戏法这类的小玩意儿。

这类戏法需要和别的同行搭班,他性情孤僻,不易相处,所以少有人愿意与之合作。后来他自己开始说单口笑话,渐渐编成长篇,配上原先八角鼓里面的“说、学、逗、唱”,声名鹊起。

在清代笔记《随缘乐》一文中有“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一句,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

但要说真正创立了相声界师徒传承的道统的创派祖师,那就要数“穷不怕”朱绍文。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朱绍文的活跃年代略晚于张三禄,幼年学京剧,还念过书考过科举,虽没有功名,但学识广博,这就为他以后编写相声的能耐打了基础。

清朝同治初年,由于皇帝驾崩,全国举丧,戏台子上不能演出,朱绍文由此成为街头艺人,他潜心研究相声,是对口相声的创始人。

他常在北京天桥下用白沙子撒一些字或者图案来吸引观众,受到广泛欢迎,还曾到王府内表演,按月拨给饷银,号称“天桥八大怪”之首。

后来,他收了两大弟子“贫有本”“富有根”以及另外两名弟子,从此开始了相声界的师徒传承。

二、2大宝地

说是2大宝地,其实是3大宝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但是后来主要发展的地方在北京和天津,所以我们主要谈这两个地方。

天桥,是北京一个地名,是天子去祭祀的路上经过的桥,后来在历次城建中拆掉了,不过这个地名还是保留下来了。

天桥艺人是清朝就有的,一直到解放前,艺人在这里打把式卖艺,有什么拉弓,举刀,抖空竹,玩得是花样。

而相声也就和其他行当一起在这片宝地扎下了根,并且发展成后来独具特色的北京相声。

而天津劝业场,则是1928年在和平路滨江道口建起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大楼,牌匾由当时著名书家华世奎书写,是当时天津的商业中心。

劝业场大楼里不仅有中西各式百货、高档餐厅、服装定制,还有相声剧场和戏园子,同时承担着文化中心的功能。现今这里是天津市的保护级历史风貌建筑,受到游客喜爱。

三、3大世家

前面说的是地利,这里我们说人和。

相声界从发端起就十分注重师徒关系,也有着严格的代际划分。

最早的张三禄追为第一代,真正开创者朱绍文是第二代,他的弟子“贫有本”“富有根”和另外两位是第三代,而到了以李德钖、马德禄、周德山等“相声八德”为代表的第四代开始,时间已经到了清朝末年,相声界规模却扩大了。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前面我们谈到了北京天桥和天津劝业场两大宝地,相声界有句话叫“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说的是一开始说相声的人从北京崭露头角,到了天津就汇聚起来。这里是传统码头,人多钱多,相声很受欢迎,艺人们都到这里讨口饭吃。

到了第五代,最知名的相声艺人当属“相声大王”张寿臣,他是第四代焦德海的弟子,从北京开始,说到天津,场场爆满。他用相声来讽刺日寇,得到观众的喝彩,却受到了宪兵的毒打。

在那个时期,相声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1931年,他收“小蘑菇”常宝堃为徒,这就是后面要提到的相声常家的开始。

相声界的三家分别是常家、侯家和马家,首先要说的是常家。

常宝堃家境贫寒,六岁开始跟着父亲卖艺。他自小能吃苦,有股狠劲儿,学起相声来废寝忘食,甚至在厕所里也不忘背台词。

他出道早,人缘好,走在天津街头都有观众上前打个招呼。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他回忆起自己成功的原因,首要就是观众缘。他说,艺人讨口饭吃不容易,全靠观众给捧场,观众就是衣食父母,需要时时谨慎,不能一有成绩就翘尾巴。

与常宝堃同时的就要说到侯宝林了,他本是满族人,生于1917年,到1926年的时候进北京被一家侯姓人家收养,至过世都没能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

他为了生计,捡过煤核儿,讨过饭,12岁进戏班学京剧,白天登台演出,晚上背着残疾的师哥卖艺,一直辗转,21岁拜朱阔泉等人为师,开始学说相声。

他致力于去除相声里面的糟粕,倡导文明相声,让相声开始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1993年,他在台上举行了告别演出,说,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你们。现在,侯宝林要走了,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至于马家的创始人马三立,比起前面二位的白手起家,更多一层相声世家的身份。他的父亲是前面提到过的第四代“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马三立3岁随父母到天津,15岁开始说相声,26岁功成名就,在天津相声界自成一派,扬名立万,被称为“原子弹”,意为像原子弹那样轰动。

马老爷子说了一辈子相声,超过200个段子,越老越吃香,深受观众喜爱。

马三立老来瘦,不足100斤,有一段时间他说完相声晚上回家,后面总是跟着一个年轻人,他感到十分奇怪,问那年轻人,答曰:怕您老爷子晚上回家路上受欺负,我保护您。

2003年,马三立已是88岁高龄,他也举行了一场告别演出。演出完,他颤颤巍巍地问下面的观众:我值吗?观众异口同声:值!老爷子喜笑颜开,回去没两个月就安然过世。

四、结语

虽然宗师辈出的年代已经淡去,但相声界依旧没有断了传承。撇开马季、姜昆、常宝华、李文华、师胜杰等等诸位不谈,这种传承更多地体现在精神的传承上。

如今的时代,德云社以一己之力,将相声的商业化推向高位,并得到了新时代观众的广泛认可,这也是相声这种艺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

不论今后如何,我们都应该感谢郭班主,感谢“抽烟喝酒烫头”的那位大爷,感谢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最后活下去的是相声?还是什么?这些还重要吗?

1位祖师,2大宝地,3个世家——德云社封箱后,谈谈相声的发家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