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对经络的实质有没有做出过说明?

 赵玲文化图书馆 2020-01-20

经络的起源和经络学说的形成,至今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经络学说一直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被古代医家用以阐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发挥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用。那么,古代医家对经络实体是如何认识的呢?

一.经络是可见的

在《黄帝内经》中,经络称为“经脉”。《灵枢·经脉》说: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络脉为什么可见于体表?《类经》指出:“络脉支横而浅,故在表而易见。”对于分布在机体深处肉眼难以见到的经脉,古人认为可以通过人体解剖的手段予以观察。《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通过解剖的直接观察,古人发现了经络的分布形态,即“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灵枢·脉度》),并测量出了经脉的具体长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素问·经络论》还明确指出经络有青、赤、黄、白、黑五种不同的颜色,阴络之色与经脉相同,阳络之色则随四季寒热而变。

二.内联脏腑,外络肢节

《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经络属于脏腑,脏腑连于经络,如同一棵大树一样,有根有干,有枝有叶。故《类经》形象地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从《灵枢·经脉》《灵枢·经别》对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循行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每一条经在其循行过程中都分属一个脏或一个腑,同时还与相表里的脏腑发生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除此之外,也与其他脏腑发生联系。这都是在对人体进行实地解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现。

在同肢体的联系方面,《灵枢·逆顺肥瘦》指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络的这种上下贯通的循行走向和左右对称的分布形式,从头面躯干到四肢百骸,无所不及。加上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众多络脉的进一步联系,从而把整个机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

古典文献对于经络运行气血的记载十分详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王冰注云:“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于经脉之中。”《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难经·二十三难》指出:“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圣济总录》中说:“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针灸大成》也说:“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气之道路也。”凡此都旨在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道路,而且这一通路还具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特点。

由于阴阳经脉长短不一,阴络和阳络深浅不同,十二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古代医家也有所发现。关于各经气血多少的问题,《灵枢·九针论》《灵枢·五音五味》《素问·血气形志》所载尽管不太一致,但“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多气多血,厥阴多血少气”都是统一的。《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者,气也;营者,血也。《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这又是古人对经络运行气血有着各自循行体系这一特异性的认识。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人对经络的实质没有能够做出进一步的说明,这就需要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经络的实质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