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悟妙静逸斋 2020-01-20

在中国文化中,石头是富于灵性的,四大名著人物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身世都与石头有关。假山这种石头的艺术品,也深受国人的喜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无园不石,无石不景。

假山美在哪里?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观赏假山与真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同欣赏一幅富有意蕴的画。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既要讲究“眼观”,获得其视觉上的美感;又要强调“心悟”,体悟其中的意境。

《闲情偶寄》是清代文人李渔的著作,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在书中,李渔谈到了他对假山艺术的喜爱,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借助李渔的视角,来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承德避暑山庄的假山

一、假山审美之“眼观”:远观其势,近看其质

清代著名画家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说:“看山者以近看取其质,以远看取其势。”这句话道出了绘画中“山”的审美艺术,对于假山的审美来说,同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远观:从假山之势,知其神

看见一个人从远处走来,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他的精神面貌。沉着坚定的步伐,想必是一位气宇轩昂的男士;轻盈曼妙的步履,料定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

我们对一座假山“一见钟情”,同样是因为它的“神”,也就是整体上的美感。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

山之小者易工,大者难好......犹之文章一道,结构全体难,敷陈零段易。唐宋八大家之文,全以气魄胜人,不必句名栉字篦,一望而知为名作。

李渔说,小假山容易造得精巧,而大假山难以造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认为,就像写文章,细处描写容易,但构思全篇困难,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都是靠气势取胜,而不是靠细节。

李渔将作文之道运用于假山审美,观点十分独到。假山作为山的微缩景观,尽管不能和真山比媲美,但也首先要有一种山的气势和生命力,让人一眼望去,就有一种过目难忘之感。

比如苏州的环秀山庄,它是五代广陵王钱氏金谷园的故址,以假山而闻名于世。

它的占地面积只有半亩,但是一眼望去,它的外观形态如同一只蹲着的狮子,气势磅薄,起伏的山峦,挺拔的山峰,陡峭的绝壁,幽深的山谷,向人扑面而来。咫尺天地之间,尽显壮丽河山的巍峨气度,让人为之倾倒。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苏州环秀山庄:以太湖石假山闻名

近看:从假山之质,知其韵

当你从远处慢慢走近一座假山,徜徉在其中的小径,慢慢欣赏假山的各种细节时,就能发现假山的“韵”之美,获得“片山有致,寸石生辉”的审美体验。

《闲情偶寄》中说:

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

这三个字精彩地道出了假山的美感。所谓“透”,就是指假山中间有道路可通达;所谓“漏”,就是指假山的石头上有眼;所谓“瘦”,就是指假山之石不能太臃肿。

李渔还说:

石眼忌圆,即有生成之圆者,亦粘碎石于旁,使有棱角,以避混全之体。

石的眼不能太圆,即使是圆的石眼,也要有棱有角,也就是人们在假山石选材时强调的“皱”字。

此外,李渔还强调石头的纹理和颜色要一致,但是不能分得太过细致,否则就显得不自然。

因此,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假山,一般不追求体量的庞大,多采用极具“透、漏、瘦、皱”质感的太湖石。由于它的材质的这些特点,人们称太湖石为“如虬如凤,如鬼如兽”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正是用太湖石堆叠而成。此外,还有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其中的假山也是采用太湖石,玲珑剔透、姿态万千、错落有致的的太湖石假山,与周围的亭子、游廊、池水、汉白玉栏杆组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步入一座假山,扑朔迷离,如同进入一座迷宫,有别有洞天之感。从空间上,假山又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区域,增加了园林的含蓄与神秘之感,人们在假山的不同角度,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这就是假山近观之“韵”。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北海公园静心斋的假山:怪石争奇,处处有景

二、假山审美之“心悟”:通过假山之景,悟人悟道

假山之美,不仅体现在外观,还要从内心去领悟。观赏一座假山时,常常让人浮想联翩,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既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也能通过悟出超脱物象层面的东西,或者是一个诗人的情怀,或者是一个哲学家的冥想。

造景者对假山或寄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体悟其中的玄妙。

悟人

《闲情偶寄》中说:

主人雅而喜工,则工且雅者至矣......一花一石,位置得宜,主人神情已见乎此矣。

李渔认为,一座假山,就是造园者艺术品味的体现,主人趣味高雅,假山就是高雅精巧的。

凝视一座假山时,我们可以通过主人的身世,感悟历史的沧桑变迁,再联系个人的经历,从中发散开去,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感悟。这样,假山的审美内涵就变得十分丰富。

扬州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它是清代盐商黄至筠的私人园林,造园工匠们选用笋石、黄石、太湖石、宣石,营造出了春夏秋冬四种不同的景致。

春景是在竹丛中点缀笋石,意为雨后春笋;夏景是荷花池畔叠以太湖石,在湖畔如夏季凉风习习;秋景是用粗犷的黄山石,有秋天的苍凉之感;冬景是雪白的宣石堆砌而成,代表着白雪皑皑的冬季。

根据四时景色,个园辅以不同植物,春有桃,夏有莲,秋有菊,冬有梅,游览园林如同经历了四季变化,如同北宋画家郭熙 《山水训》所说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个园的四季之景暗喻着主人一生的命运。黄至筠与著名富商胡雪岩一样同为“红顶商人”,他曾三度起落,但凭借个人的努力坐稳了两淮盐商首总。他一生跌宕起伏的命运,通过四季之景得到了体现,只有用“心”才能体悟。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

悟道

在古典园林的假山中,常采用写意的手法,它通过对自然环境、山石造型、周边植被的布局,引导观赏者去把握园林蕴含的“道”。

中国假山中的叠石艺术,深受中国文化“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中国假山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假山虽为人造,但有着自然天成之美,体现了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

古人认为,假山的叠石像蓬莱、方丈、瀛洲三山,这都是道教的三座仙人,从中可以看出道教思想对假山艺术的影响。

苏州狮子林,被誉为“假山王国”,乾隆皇帝曾多次游览狮子林,流连忘返,留下“真趣”二字。它以狮子状的怪石闻名,园内众多石头形如狮子,这些狮子,或立或卧,或俯或仰,姿态万千。由于它是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为奉其师所造,园林借用佛经中的“狮子吼”来隐喻佛法的威严,怒目圆睁的石狮,似乎在向人宣讲着佛的庄重。

沈括在说到中国山水画时说:“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中国假山的审美内涵也在于此,它是自然的微缩,从人的视角看,是以大观小,但渗透了人的审美、情感等一系列因素后的假山,站在人的角度,又能以小见大。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就是假山的审美内涵。实的人,虚的道,都可以在欣赏假山中得到体悟。

从《闲情偶寄》出发,说说如何欣赏中国假山的美

苏州狮子林假山:形态各异的“狮子”

结语

明代园林家文震亨说:“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一座小巧的假山,就能集华山的万千姿态。

作为园林中的主要元素,假山的美感,就像中国的山水画,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让人引发无限的遐想。通过园林艺术家巧夺天工的手法,让没有生命力的石头,充满了灵性和美感,成为了一幅立体的画卷,无怪《闲情偶寄》中称赞假山艺术是“神仙妙术”

参考文献:

1.《闲情偶寄》,李渔,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避暑山庄的假山》,李凤桐,文物春秋

3.《试谈古典园林假山欣赏》,梁善,江西大学学报

4.《漫话扬州个园艺术特色》,钱辰芳,乡土文化研究

5.《从鼓浪屿园林看中西园林文化的交融》,张志雄,艺术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