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老刘tdrhg 2020-01-20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1:明晚期黄花梨圈椅成对,尺寸:67.3×58.5×99.5厘米×2;座面59×45.5厘米,估价:RMB 6,8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7,820,000 ,成交时间:2018.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黄花梨制,选料精良,色泽、包浆沉郁自然。椅圈五接,曲线灵动,扶手末端出头飘逸,神采飞扬,十分出色。其造型优美,比例舒展。圈椅是颇具代表性的明式家具,制作完美与否,能直接折射出设计者的艺术修养,体现工匠的水平。

此对圈椅是典型的明晚期精品,传统的造型和典雅生动的纹饰相互映衬,非常协调。靠背板的雕刻分成三个部分,上部如意云头纹开光内铲地浮雕双螭纹;中段为竖立构图的长方委角开光,内铲地浮雕香炉、花觚,觚内巧插枝繁叶茂的花卉纹;最下方为横构图的长方委角开光,其内铲地浮雕拐子龙纹,构图巧妙,布局得宜,雕工精湛,犀利流畅。

更值得一提的是,炉鼎花卉纹图案在同时期的漆器和石雕上都有体现,但用在坐具上则在目前的资料中为孤例。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2:明黄花梨有柜膛方角柜,尺寸:高199厘米;长111厘米;宽55厘米,估价:RMB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RMB 6,900,000 ,成交时间:2011.06.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此方角柜体型高大选料用心,柜门,柜帮及背板皆为平镶面心板。柜顶以标准格角榫攒边框镶板心,上装二根出梢穿带。抹头可见明榫。四根方材立柱上以棕角榫与顶边框结合,出一透榫。可拆卸的柜门及柜帮均为格角榫攒边框平镶板心。柜门间有一活动式闩杆。门下有两条横枨作肩纳入立柱,其间镶一心板,形成柜膛。底枨下有起线牙条,两侧安类似牙条,后方为素牙子。柜内有屉板一层,中央有一格板装两具抽屉,还有柜膛盖板,其下为柜膛。门上嵌有白铜长方形合叶与圆形面叶,三个纽头与吊牌。此柜原件通体用黄花梨造,部分修补使用柴木。这具全体光素超凡方角柜的唯一装饰是铜活、合叶、 面叶和吊牌,设计节约,线条清爽,完全不觉体积硕大。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3:明晚期黄花梨带座无闩杆圆角柜成对,尺寸:76.5×42×183厘米×2,估价:RMB 5,6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6,440,000 ,成交时间:2018.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圆角柜成对传世,黄花梨制,纹理美观。帽檐、柜门、柜腿沿边皆起线,风格和谐统一。同柜的柜门之间纹理对称,为一木对剖。无闩杆,不设柜膛。门上安长方形面叶,中部镂空作的吊牌。柜内以搁板分成三层空间,第二个屉板下安有两个抽屉的抽屉架。腿足方中带圆,起委角。柜腿间安光素刀牙条。均带有两屉底座,增加了实用性。底座腿足侧脚加大,与圆角柜的A字形自然衔接。

两柜一为原皮壳包浆,一作烫蜡处理,此是故意为之,以呈现不同的效果和面貌。

此对圆角柜带原装柜座,保存完好,用材考究,以线条和造型取胜。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4:明晚期黄花梨大方角柜,尺寸:132×62.5×190.5厘米,估价:RMB 3,800,000 ~ 5,800,000,成交价: RMB 6,325,000 ,成交时间:2015.05.1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黄花梨满彻,四面有工。柜门平镶面心板,硬挤门,可自由拆卸。门板、柜帮板纹理对称,为一木对开。壸门牙板铲地浮雕螭龙纹,两侧牙板亦雕拐子龙纹,十分考究。柜内分为三层空间,中间有一格板装三具抽屉,设闷仓,柜樘三段式。门上镶嵌莲花形白铜面页与长方形合页。

这种大型方角柜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此大柜选料之精,花纹之美,实不多见。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5:明中期黄花梨嵌百宝婴戏图书柜,尺寸:84.5×77.5×46厘米,估价:RMB 3,000,000 ~ 4,500,000,成交价: RMB 5,175,000 ,成交时间:2014.07.06,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说明:黄花梨木制,对开两扇门,铜质面页及合页,素面牙板。柜面板嵌色石,螺钿婴戏图,边框四周嵌螺钿花卉,柜两侧面山及顶面嵌色石。此柜装饰画面生动,色彩丰富,镶嵌工艺尤为精巧。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6:清黄花梨替木式牙头独板翘头案,尺寸:长218厘米;宽48.5厘米;高86厘米,估价:RMB 9,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4,950,000 ,成交时间:2019.12.01,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独板案面,又名﹃一块玉﹄,甚厚实,案面起冰盘沿,别具一格的是至两头处冰盘沿线上扬,配合上方厚拙稳重的翘头,刚中寓柔,令人叹服,过目独板翘头案面数十例,两头线脚上翘者,唯此一例。其翘头平面转角处,圆转顺畅,处理极佳。将一个案面处理的凝重而不失于笨重,挺拔而不失于僵硬,此为经典代表。

下承腿足,并不做榫头插入案面,只是有定位销辅助。断牙式,牙头搜为卷云纹,曲线柔和圆润。腿足间装横枨三,空档镶鸂鶒木绦环板,上方为方胜纹,中间为灵芝纹,下方为回纹,皆铲地薄浮雕为之。下承托泥,只在上方起打洼委角线。

此案气势雄浑,造型别致,尤其是案面的处理令人过目难忘。予人沉稳大方的感觉。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7:清康熙黑漆嵌螺钿香几,尺寸:40×41×41厘米,估价:HKD 12,000,000 ~ 18,000,000,成交价: HKD 14,100,000 ,成交时间:2011.06.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大清康熙癸丑年制》楷书刻款。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8:清中期紫檀浮雕和黑漆描金山水人物、花鸟图罗汉床及紫檀无束腰炕桌,尺寸:床194×126×113.5厘米;炕桌78×44×28.5厘米,估价:RMB 10,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8,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罗汉床的所有框架都采用竹节雕法,四足亦然。屏风围子的内面及正面牙板均浮雕人物故事图,一幅幅山水景象如同画卷般展开。背围子的背面则采用黑漆描金技法绘花鸟图,而两侧围子又用黑漆描金技法绘精细的山水人物故事。入目所及,装饰华美,富于变化,注重形式,推崇装饰性,充分体现了清式家具的特点。

屏风围子内面浮雕的人物故事图,呈现出对称性。“山”字形背围子的中间屏风浮雕一幅群山环绕的山水楼阁画面,左右两侧屏风画面相同,但方向相反,互为镜像效果。两侧扶手围子板的画面遥相呼应,两两成镜像效果。因此,画面是从左、右两侧一齐向中间共同行进的。另外,背围子的背面题材和技法均发生了变化,以黑漆描金彩绘技法绘花鸟图。侧围子的背面则以黑漆描金彩绘技法绘山水图。这种内面山水、背面花鸟的不同题材的做法,可在清中期的七屏风罗汉床中见到(故宫大系图版19黑漆描金山水图罗汉图)。同样,这种方直造型的满浮雕(含方直牙板、腿足)罗汉床及相应风格的炕桌组合,亦可在清中期的七屏风罗汉床中见到。

罗汉床采用紫檀“包镶”工艺,且为“硬包硬”的做法,即将紫檀木材剖成约3-5毫米的薄板,用热鳔胶逐次包贴在别的硬木表面,再经组装刮磨而成家具。这是乾隆宫廷家具常用的制作工艺,与清代晚期的“贴皮子”有天壤之别。

此紫檀罗汉床是何星丰老先生的私人收藏。何先生早年在上海南京西路经营古玩生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商界人士。作为近代上海回商群体中的上层人士,他在穆斯林社区中也有着较大的权威和影响。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已将分号开设到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蜚声于欧美。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大户人家要移居海外,此紫檀罗汉床体形太大不方便携带,而忍痛割爱将其转让给了何星丰老先生,此后一直由何先生及其后人保存至今。

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鉴赏对比及价格参考

9:清御制剔红雕山水人物嵌白玉五福捧寿图屏风、御制剔红雕云龙赶珠纹宝座、御制剔红雕双龙戏珠纹踏、御制剔红雕云龙赶珠纹香几一对(一套五件),尺寸:340×17×241厘米;宝座110×85×109.5厘米;脚踏64.5×40.5×16厘米;50×50×89×2,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RMB 9,200,000 ,成交时间:2018.07.15,拍卖公司:保利(厦门)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厦门2018春季拍卖会。

屏风古名为「扆」或「依」,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使用,据《礼记》记载:「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说明古代天子临朝听政,屏风已经陈设在庙堂之上,有昭示王权之意。屏风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挡风或依靠,也有用来集会时起间隔作用,称之为「隔坐」。汉代时,屏风已经大量使用,考究者有以云母,琉璃、杂玉、龟甲等珍贵材料制成,一般多在漆木或绢帛的屏面上彩绘各种图案,点缀室内。至唐时,随着建筑物室内空间的增大,屏风的体量也在有所增加,出现了可以折迭的曲屏风,至今在日本尚能见到类似的样式。此时也出现了以木为胎,裱糊纸绢后书写诗文或绘画的屏风,更具文人趣味,人物多以历史故事或贤臣、烈女像为题,山水多青绿,有较强的装饰作用和视觉冲击力,唐代诗词中也出现了一些吟咏画屏的诗。其后历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家具发展达到高峰,家具的门类极大丰富,屏风的样式亦是多种多样,常见者有大座屏、插屏、砚屏、围屏、挂屏等,其中规格最高者为大座屏,多设有曲形底座,上安装三扇或五扇屏,复杂者还带有屏帽,本文所述即属此例。

该座屏共有五扉,中扉最为高阔,两旁渐低渐窄。边框两边起阳线,中间雕刻细密的锦地,上有拐子纹开光,开光两头饰卷云纹。屏为三抹式,下段绦环板锦地上雕刻各式花卉。上段屏心雕刻大幅山水图案,以黄色锦地为天,墨绿色锦地为水,天地间水波浩渺,群山耸立,山势雄壮奇伟,亭台楼阁建于山畔水旁,具有典型北方建筑风格。山水楼阁间点缀大物,形态各异,计有读书、牧归、访友、独钓、雅集等活动者,皆是明清时期文人时尚的雅事。一处水面上几只仙鹤飞舞,使得画面更具灵气。

屏风帽上雕刻密集云纹,五龙出没其间,中间为正面龙纹,两侧为行龙纹,皆向中间游走。屏扇下侧设站牙,上亦刻云龙纹。

屏座为须弥座式,上坊平整,雕刻勾云纹。上枭、下枭为仰覆莲式,雕卷叶纹。束腰较高,以细密的锦纹为地,上浮雕云纹,以白玉嵌蝠纹,五蝠一组,拱托一个白玉嵌成的寿字,即 「五福捧寿、洪福齐天」之美意,这是从清代乾隆时期开始流行的纹饰。下坊满雕花卉纹,枝叶繁密,有根深本固之意,这种密刻花卉纹的做法,明清漆器中已有所见。

屏风有配套的宝座一件。宝座是中国家具体系中出现较晚的门类,其源头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榻与屏风的结合使用场景,但真正意义上的宝座,要晚到垂足而坐代替席地而坐时期,目前所见早期宝座形象为宋时庙观中神仙人物的坐具,造型威严、做工繁杂,以示对神灵的恭谨,元明清时期,宝座大行其道,而且逐渐成为帝王专用坐具,为坐具中等级最高者。元明时代的宝座结构复杂,常以缨络等软质物点缀,且嵌以各式珠宝,华丽非凡。有清一代宝座的材质与工艺愈加丰富,既有紫檀、黄花梨、岛木等名贵木材制成者,也有髹漆宝座,剔红、填漆戗金、红漆描金、黑漆描金等工艺,其中剔红是做工最为复杂者。清代宫廷所用漆宝座,多由苏州制作,故而造型刚中有柔,气势威严,细节又柔婉舒展,且多施以百宝嵌工艺,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本文介绍的宝座也是剔红工艺做成,其围子为五屏式,后背较直,中高旁低,转角处皆做委角。边檀为子母框式,外框雕云龙纹,云龙张牙舞爪而行,颇有动感,子框较窄,刻回纹,图案屈曲相连,绵廷不断。围子屏心亦饰云龙纹,中间为正面龙纹,两侧雕刻降龙纹。宝座座面刻“卍”字纹锦地,周围饰回纹,束腰也饰以“卍”字纹锦地。下有托腮,刻莲瓣纹,即清宫所谓的巴达马纹。鼓腿膨牙,牙板中间略垂洼重肚,两边翻云纹状花牙,腿足翻出甚多,香蕉式腿,下承以圆球。牙板和腿足上纹饰相连,边有宽皮条线,内雕云龙纹,姿态各异。座下有托泥,亦为束腰式结构,雕饰颇多,托泥的面上由云龙纹装饰,边抹冰盘沿亦饰回纹,束腰锦纹,牙板鼓出,造型圆润馆满,上饰云龙纹,托泥四脚有龟足,斜向外出,顿觉沈稳。

宝座有与之成套的脚踏一件,装饰、结构与宝座如出一辙。脚踏是坐具或者卧具的附属,其作用除了使得坐在上面的人既能保持较高的位置,又能舒服落脚外,还有隔绝地气、尘土之用,有时候用来搁置鞋袜等物品,也偶作等级较低的人的临时坐具。

宝座两旁尚有与之成套的方几一对。几面阔绰,雕饰云龙纹,四边有阳线凸起若拦水线。冰盘沿为回纹装饰,束腰密刻“卍”字纹绵地,上下饰仰覆莲纹。牙板宽阔,有曲边,其上雕饰双龙戏珠纹。三弯腿足,先是随牙板外鼓,内收后又向外撇出,呈「S」形,末端为外翻马蹄式,落在球状足上,下承托泥,龟足、腿足和托泥上皆饰云龙纹。

此套家具上的云龙额头隆起,山字形眉毛,眼如灯泡,蒜头鼻,龙须自然弯曲,龙角硬朗,须发后飘,大张嘴,虽然獠牙外翻,但仍不觉其威猛。五指张开如鹰爪,身躯弯折,蕉叶尾巴。虽然龙纹的总体样式尚是清代乾隆时期风格,但种种细节已经与乾隆时期龙纹有所差别。特别是从屏风和宝座的整体造型看,都具乾隆风格,但各部分的比例和细节的处理,皆显示其为制作时间更晚的家具。

此套家具,计有屏风、宝座、脚踏、方几共五件,一般陈设在大殿的正中,是作为建筑中轴线陈设而存在,常见的组合方几之上,还陈设有太平有象、甪端等陈设品,无不具祥瑞寓意。考究者宝座后屏风前还设有宫扇,除了宝座和屏风外,其他陈设品都是成对对称摆设,以达到严肃、庄重、威严之效果。宝座往往礼仪秩序为第一,舒服自然次之,但在使用时,一般会在宝座后设靠背,两旁设迎手,多以织物制成,内里填充棉花等柔软物品,以便使用者在疲乏是依靠。脚踏上也一般会罩以织绣物,遮蔽尘土外亦是更便落脚。

髹漆工艺是中国人的发明与创造,最新的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了距今八千年新石器时代的漆器,漆器的历史又上推了一千年。漆坚硬密实,耐磨、耐腐蚀,既可对胎骨进行保护,又可搭配成各种颜色或以各种手法装饰图案,千文万华,不可胜识。战国泰汉时期,漆器工艺已极为成熟,形成了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后绵延千年,漆器始终是中国工艺美术品和实用器中颇为重要的一类。

该套家具为雕漆工艺为之。雕漆工艺始于唐,盛于宋元,宋代雕漆实物以剔犀、剔黑、剔红为多,盒、盘为主,重器多庋日本,国内福建、山西、江苏等地陆续见有出土。元代时雕漆工艺达到巅峰,尤其是张成、杨茂制漆,名擅一时,实物珍贵难得,其图案丰润饱满,藏锋清楚,隐起圆滑,色泽温润明亮。明清时期,雕漆成为宫廷用器的重要工艺,明初设果圆厂,从事漆艺制作,雕漆是其中重要品种,且明朝政府明确规定民间不得擅用朱色,剔红专为皇亲国戚享用。英国伦敦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展示的明初剔红花卉纹大桌子是明代皇家制作的唯一一件保留至今的大型剔红家具,其精美程度无与伦比。清代宫廷设立造办处,其中「漆作」或「油作」专门为皇家制作漆器,但雕漆由苏州织造完成。

雕漆是一种复杂且成本昂贵的工艺,一般的做法是,在木胎地子上披麻挂灰,然后髹漆数十道甚至数百道,每层漆厚0.1毫米左右,每次髹漆要在前一道漆将干未干时,每日仅可髹漆多则两三道,少则一两道。当漆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再施以雕琢,成各种物象。由于雕刻要在漆干之前完成,故而要求工匠必须有娴熟的运刀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剔刻出完美的图案,否则漆干后硬如坚石,除了可以刻画一些叶脉、花纹之类的细碎图案外,很难再施以雕刻。如果漆层为红漆,就可以称之为剔红,同理还有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工艺。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套剔红山水人物纹宝座屏风,即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雕漆精品。

这套剔红宝座、屏风、脚踏和香几,保存完整,雕刻细腻,制作精良,虽年代未及乾隆,但如此气势恢宏的宝座屏风,充分展示了制作者鬼斧神工的技艺,更是漆器艺术与古典家具的完美融合与体现,令人叹为观止。

清 御制剔红雕山水人物嵌白玉五福捧寿图屏风

此屏风为五扇式,分别由屏心、屏帽、花牙和须弥座等十五件组合而成。屏帽整体呈如意云头型,以高浮雕满地手法雕出卷云地纹,其上雕以各式游龙。屏帽中央为正面立龙,其左右为背向而行的侧面行龙,屏帽两端则分别有相向翻腾的升龙与中央三龙遥相呼应,五龙行走云间,气势恢宏。

五扇式屏心,以中央屏心最为高阔,其两侧四面屏心宽度一致,高度依距中央屏心远近依次递减。每扇屏心边框两边起阳线,其内雕满地锦纹,上有拐子龙纹开光,开光两头饰卷云纹。屏心内雕通景山水人物,既连为一片,又各自成章。其中以黄漆雕天空、黑漆雕水纹、红漆雕山石人物。山水树石、亭台楼阁、人物禽兽,栩栩如生。其中之人物活动围绕读书、牧归、访友、独钓、雅集等雅事,平添文人之趣。屏心下部绦环板内以黄漆雕锦纹为地,其上浮雕折枝花鸟,生动活泼。两侧站牙各饰背向的降龙,龙头在下,龙尾呈「S」型上扬,龙身整体饱满,与云头形站牙边缘轮廓取势一致,纹饰华丽。

屏风底座为三联八字形须弥座,卷云形龟足。须弥座上坊平整,雕刻勾云纹。上枭、下枭为仰、覆莲式,雕卷叶纹。束腰内雕以满地锦文,其上以高浮雕作出清式流云纹,并有白玉镶嵌而成的团形「寿」字与环绕其周围的蝙蝠,寓意「蝠(福)寿双全」 「五蝠(福)捧寿」。下坊满雕花卉纹,枝叶繁密,取根深叶茂之意。整件屏风端庄大气,技艺精湛,实为清式雕漆屏风之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