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质的概念与构成

 nqj0108 2020-01-20
·

 

  • 前言
  •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 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 体质的形成与特点
  • 体质的分类
  •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 体质与疾病的诊治
  •  

     
    前言

      《内经》为“体质”一词之源,常用“形”、“质”、“素”、“态”等以表述体质之义,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所云“五形之人”,《素问·厥论》中所云“此人者质壮”,《素间·调经论》所说“是人者,素肾气胜”,《灵枢·通天》所言:“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并说有“五态之人”等,不仅表述了人体外部形态特征的差别,也指出了机体功能状态的不同。此后,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用语,如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使用含有“体质”之意的“家”字,如“衄家”、“亡血家”、“汗家”等,说明个体间的差别。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以“禀质”言之,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称之为“气质”;南宋无名氏《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称之为“赋禀”,明·赵献可称之为“气禀”。

    张介宾在以“禀赋”、“气质”而论的同时,最早明确提出“体质”一词,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说:“矫引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此后清代徐灵胎、尤在泾称“气体”、“形质”,并与“体质”混用。

    自叶桂、华岫云、吴鞠通等所编撰的医著中,又相继直称“体质”,且多按“质”论治。陈复正的《幼幼集成》说:“奈今之小儿,体质元气更不及前”,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说:“凡太阳伤寒,其邪有但传少阳、阳明,有不传少阳、阳明,越传三阴者,各随其人之体质阴阳,脏腑寒热……”可见,至此人们渐趋接受“体质”一词,普遍用于表述不同个体的生理特殊性。

    近20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深入,基于中医学对体质问题的经典论述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将体质的概念表述为: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察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人体个性特征,它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的差异现象表现出来。在生理上表现为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病理上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催性,以及疾病发生、发展、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具有先天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及逐步可调性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这些特点或隐或显地体现于健康或疾病过程中。

    中医认为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人体形态结构上的差异性是个体体质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根据《内经》“司外揣内”的认识方法,内部形态结构与外观形象之间是有机的整体,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而体表形态最为直观,故备受古今中外体质研究者重视。因此,形态结构在内部结构完好、协调的基础上,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它以躯体形态为基础,并与内部脏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故人的体质特征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

    点击看大图

    体形差异

    体表形态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等。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是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如《灵枢·逆顺肥瘦》及《灵枢·卫气失常》即以体型将人分为肥人与瘦人,肥胖体质又以其形态特征等划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则进一步将体型与发病相联系,提出了“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的著名观点。

     
    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中医学认为形态结构是产生生理功能的基础,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及对刺激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功能的个性特征,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引起一系列相应的改变。因此,生理功能上的差异也是个体体质特征的组成部分。

    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其内部形态结构完整性、协调性的反映,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体现。因此,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涉及到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

    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新陈代谢情况,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或偏于兴奋,或偏于抑制的基本状态等,都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表现。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和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均是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的反映,是了解体质状况的重要内容。

     
     
    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形与神是统一的整体,体质是特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相关心理状况的综合体,形态、机能、心理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言具有“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等形态特征的土型之人,多表现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俯人”等心理特征;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由于人体脏腑精气及其功能各有所别,故个体所表现的情志活动也有差异,如有的人善怒,有的人善悲,有的人胆怯等。人的心理特征不仅与形态、机能有关,而且与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即便为同种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者,也可以表现为不向的心理特征,《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每一种类型的形构机能有五种不同的心理倾向,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形构特征的人共有25种心理类型。因此,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心理特征产生的基础,使个体容易表现出某种心理特征,而心理特征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可见,在体质构成因素中,形构、机能、心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是体质概念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体质的形成与特点

      人体体质特点主要有:

    (1) 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2) 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

    (3) 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 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人既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中医学认识到,体质的形成受到先、后天因素的影响,它从与人体属性有关的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合分析人体的生命规律,认为人之先天禀赋与人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饮食、起居、年龄等都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基本因素。

    对于先天禀赋对体质形成的影响,《灵枢·天年》谓:“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循……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根本原因,父母体质特性的种种差异通过先天遗传常会给后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人出生后,便会有形态、机能、生理、心理等方面个体体质和人群体质特征的必然差异,存在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等的区别。

    后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饮食结构等都是影响体质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象等因素,中医学一贯认为“生气通天”,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体质形成所依赖的各种基本物质的主要来源。

    中医学认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存在的客观空间差异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内部,从而成为形成体质差异的重要因素。《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等篇集中地论述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高下和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不同,水土有刚柔燥湿之分,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别,由此形成的各地的物产种类、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体质有偏阴偏阳偏寒偏热的不同特征。这些人类体质的空间差异,使其人群的形态肤色、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寿命长短、易患疾病等各有其特殊性。

    中医学还认为社会地位的改变,个人境遇的变迁皆可影响精神状态,从而对体质形成不良的影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上古之人”和“今时之人”的寿限差异,《素问·移精变气论》论证了造成体质“古今之异”的原因乃时世之异,云“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而“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疏五过论》、《素问·徴四失论》、《素问·血气形志》还论述了“故贵脱势”、“始富后贫”、“形志苦乐”等境遇变迁对体质的影响,指出社会的变迁,个人境遇的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社会习俗、道德水准、精神状态、饮食结构等具有迥然不同的特征,故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类的体质呈现出与其所处时代相适应的变化趋向。

    中医学认为饮食五味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认为五味调和,滋养五脏可增强体质,但五味偏嗜,气增而久,则脏气偏颇而体质有所变化,正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医学还特别强调嗜食肥甘,纵欲对体质的负面影响,认为这是造成病理性体质的重要原因。

    中医学认识到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体质的变化,随着生命过程的展开,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每一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体质特点,《灵枢·天年》以十岁为一个阶段,《素问·上古天真论》分男女两性,以八岁、七岁为一个阶段对个体体质的演变过程和决定性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

    总之,体质禀赋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先、后天多种因素构成影响体质的内外环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个体不同的体质特征。

     
     
    体质的分类

      体质是因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人类个体的身心特性,它通过人体形态、功能及心理的差异性表现出来,实质上是脏腑精气阴阳及其机能的差异和经络气血之偏颇。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脏腑精气阴阳和经络气血的盛衰偏颇,导致了个体之间在生命活动表现形式上的某种倾向性和属性上偏阴偏阳的差异性,从而决定了人类体质现象的多样性和体质类型的出现。

    人类体质间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这种差异,既有因生存空间上存在自然地域性差异而形成的群体差异,又有在相同的生存空间,但因禀赋、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的个体差异;既有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又有同一个体不同生命阶段的差异。这就使得体质现象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体质的复杂性提示人类既遵循着共同的生命规律,又表现有个体间的特殊性。而人类的生命特征受遗传与变异规律的影响,既表现出有差异性,又表现出有同一性,个体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体质现象的多样性,而同一性决定了复杂的体质现象所具有的规律性。

    点击看大图

    体质差异

    把握个体体质的差异规律及其特征,就能够把握个体正气内在的倾向性,以及由此决定的发病的内在因素,深化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掌握不同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和发病倾向性,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加强人类防治疾病的能力。因此,必须对纷繁的体质现象预以甄别分类。

    体质分类即将人群中的体质现象,根据其各自不同的表现特征,按一定的标准,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广泛的比较分析和归纳,分成若干个类型。体质分类研究是中医体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体质医学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质类型的研究水平。

    《内经》对体质的分类是通过对人体形、色、神、体、态等方面的长期仔细观察,以“司外揣内”、“取象思维”为基本研究方法,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方法,充分考虑到体质之间实质存在的形态结构、脏腑功能、阴阳气血,以及生存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围绕体质构成要素,体质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以及影响体质的各种因素,对人类体质进行分类,这些分类均是在大量人群对比、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归类的,但由于角度不同,标准不一,方法多样,概括起来,其分类依据有四。一是依据阴阳五行理论分类;二是依据体质构成要素分类;三是依据印象体质的因素分类;四是依据体质的生理特性进行分类。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中医学首先认为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体质状态,如《灵枢·本脏》云:“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灵枢·五变》曾以斧斤伐木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灵枢·论勇》亦云:“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的原因即在于体质的强弱。不同的体质对致病因素有不同的易感性,某些特定的体质好发某种疾病,如《灵枢·五变》认为腠理疏松,卫外机能差的体质,易患“风”病;内脏功能脆弱的体质,易患“消癉”;肌肉骨骼不强健的体质,易患“痹病”;胃肠功能差的人易患“积聚”;肌肉骨骼弱小者,易患“寒热”病。

    中医学还认为个体体质的差别,将直接影响疾病的传变和转归,如《素问·风论》说同样是“风邪”伤人,有的表现为“热中”,有的表现为“寒中”,有人得“病风”,有人得“偏枯”;同为“风邪”侵入阳明经,肥胖体质者表现为“目黄”,消瘦体质者表现为“寒中而泣出”,说明体质不同而病变各异,即使相同病因致病,由于个体的体质差异,也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和传变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疾病症候类型。

    中医学认识到,体质的特殊性之所以能决定患者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是由于不同的体质类型有不同的从化趋势,若体质与病邪性质属性相同,则致病情复杂,如《灵枢·贼风》论寒痹发病,乃因素有湿气,恶血在内又遇风寒之邪而引发。若病邪与体质性质相反,又邪势胜于质势,则病情随体质而转化,如《灵枢·百病始生》论虚邪中人“在肠胃之时,贪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飨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多寒”、“多热”则指阴盛与阳盛体质。《素问·痹论》指出,同样感受风寒湿之邪,导致痹证,但“阳气少,阴气多”体质者,表现为寒痹;而“阳气多,阴气少”体质者,则表现为热痹。

    中医学还认识到体质也是影响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如《素问·评热病论》论劳风病的预后,说“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灵枢·论痈》也云:“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均强调了体质因素在疾病预后、转归中的重要作用。

     
    体质与疾病的诊治

      中医学认识到体质在诊断中以及病症变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此,首先在诊法中突出了察体质的内容。如《素问·经脉别论》说:“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疏五过论》也说:“圣人之治病也 ……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均说明在诊病时应审察五脏强弱、形之盛衰、年龄、勇怯等因素以了解体质状况,从而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

    在治疗时强调因体质之异而治,中医学充分体现了“因人施治”的原则,《灵枢·通天》明确指出:“古人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并对如何视人五态确定诊治原则做了具体说明。《素问·征四失论》将“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列为“治之三失”。

    《灵枢·九针论》则指出入有形志苦乐的不同,针刺用药功屏。《灵枢·论痛》论述了因体质的差异,个体对针药的反应也各异,云:“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漪亦然。”提出了由于体质不同,对针刺、火灸、药物治疗的耐受性的差异,治疗时要根据体质来确定刺激的强度和选择药物的问题。

    《灵枢·逆顺肥瘦》还详细论述了对体质壮大之人、瘦人、婴儿等的具体针刺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强调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指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素问·示从容论》提出年龄、体质不同,治疗的部位各有所宜,云:“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灵枢·行针》还论述了体质因素对针刺得气迟速的影响。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