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在拿下广州城后制造“庚寅之劫”,22天时间,70万军民死亡

 光辉rlbr1vjwmb 2020-01-20

明朝的抵抗

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灭亡明朝,万分愧恨的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殉国。随后吴三桂降清,放清军入山海关,而明朝宗室,并没有因此而灭亡,他们在南撤的过程中不断建立不各种地方政权,进行着最后的抵抗。
南明的永历政权占据岭南地区,依靠南岭等山脉优势,一时之间竟抵御了清朝的进攻。一路势如破竹的清军并没有以此给予南明喘息机会,清军在以重兵拿下了广东北部的梅岭,接着攻取南雄、韶关,广东局势岌岌可危,永历皇帝朱由榔问讯立马逃往了广西梧州,而清兵则即将兵临广州。

清朝在拿下广州城后制造“庚寅之劫”,22天时间,70万军民死亡

南明形势

明朝降将的进攻

这场战斗的清军主将是一位明朝的降将,是被封为“平南王”的尚可喜。
尚可喜,原先是明朝总兵毛文龙的部下,为明朝效命,与后金浴血奋战,而他的父亲尚学礼更是死于与后金兵的战斗之中,出身军人家庭的他,家族中也有许多人在明清战争中被杀,但是在差距明清两国形势发生变化后,他又是不顾国仇家恨投降了清朝,并于顺治6年,公元1649年封为平南王。从此以后,尚可喜便带领着清兵南下征战广东。

清朝在拿下广州城后制造“庚寅之劫”,22天时间,70万军民死亡

尚可喜

1650年2月清军来到了广州城下,受到了正在广州城中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以及城内军民的拼死抵抗,此刻间城内男子皆为兵丁,妇女皆为后勤,清军在这里被拖住了。
面对一时之间难以攻下的广州城,尚可喜在强攻无果后选择了长期围困的战略,利用这一时间加紧调配大炮以及利用计谋策反城内军队。
在经过了9个月的包围后,清军成功策反了广州外城西门的守将范承恩,后方的大炮也送了过来。在范成恩的帮助下,清军首先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广州城的外城,并且将大量火炮堆积城外,炮攻广州城。

城破——屠尽

1650年11月24日,广州城破,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继茂走进满目疮痍的广州城。但是在想到了这个经历9个月的艰苦战斗,牺牲了大量士兵才打下来的这座城市,尚可喜遂下令对广州城屠城以惩罚他们的顽固抵抗。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记载“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

据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宗教志》记载:“清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广州,死难70万人。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


这场屠杀持续了22天,使得广州城内几无活口,由于这场惨绝人寰的屠城发生在庚寅年,所以也被称为“庚寅之劫”。

广州瓦脊公仔

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有很多的故事都会被我们遗忘或者忽略,如果没人提及,很快便会被忘记,而我们所能做的,或许仅仅只能把它们重新翻出来,让我们遗忘的速度慢上那么一点。

参考文献: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

《广州市志--宗教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