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北京 不逛庙会等于没过年?

 明日大雪飘 2020-01-20

▲ 1964年的厂甸庙会,人山人海,路两侧是风车摊和空竹摊。

总有人说,年味儿越来越 

回想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在干什么:除了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狂吃增肥,麻将牌九之外,有赖床补觉的,有出门旅行的,当然也有出门逛庙会的。

过年逛庙会是传统。老人喜欢双簧、相声、数来宝,小孩儿喜欢糖人、糖葫芦、马蹄糕,大人们则是喜欢爆肚、炸灌肠、糖耳朵……

▲ 厂甸庙会上的小食摊前。

逛着吃着听着看着,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拉着父母的手逛庙会的日子。

北京庙会怎么来的?旧京春节庙会哪个最热闹?今天就为大家细细道来。

老北京庙会怎么来的?

庙会,顾名思义,自然和寺庙有关,严格来说,咱们春节时逛的都是庙市

据《旧都文物略》载:“庙市俗称庙会。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数

老北京“五步一寺十步一庙”,庙会自然也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单说春节期间,就有厂甸、白云观、曹老公观、大钟寺、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花市等不下十处。但不论是哪一处,开庙之时,都是“游人坌集,士女如云”。

▲ 白云观庙会盛况。

过去的寺庙跟现在不一样,不是旅游景点,也不是文保单位,大多有产业,庙前有空场,庙后有耕地。每到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寺庙人群集聚,上完香不免要喝口水,吃口饭,庙前有人又有地方,小商小贩看中这一点,趁此来摆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市场,是为庙市。

▲ 白云观牌楼外庙市。

随着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来摆摊的就不只是小摊小贩,那些有店面的大店也会趁庙会的日子去各大寺庙出摊。慢慢地,一些撂地艺人也来凑热闹,比如中幡、摔跤、杂技、评书……

▲ 庙会上卖风车的小摊。

庙会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寺庙也要管理,于是很多大的寺庙便开始规定庙会的日子

《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记载:“都门庙市,朔望则东岳庙、北药王庙,逢三则宣武门外之都土地庙,逢四则崇文门外之花市,七、八则西城之大隆善护国寺,九、十则东城之大隆福寺,俱陈设甚夥。

如此看来,当时只有每旬的二、五、六没有庙会了。后来白塔寺庙会又补上了五、六的空缺,隆福寺除九、十有市之外,又增添了一、二。

就这样,北京的“五大庙市”填满了月份牌,一年365天,天天有庙会

老北京春节哪个庙会最热闹?

如今,一提起春节庙会,很多人想到的或许是地坛庙会、龙潭庙会,或者是京郊的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

而在过去,春节开庙的庙会不少,最有名的则是要数厂甸白云观,肖复兴先生称之为“上林盛举”。

厂甸庙会




京都市庙知多少,热闹开春第一场



厂甸就是现在的琉璃厂,同样的地方,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叫法。琉璃厂是平常日子的叫法,是属于读书人的;而厂甸则是专指春节在琉璃厂举办的庙会,是属于所有人的。

既然是读书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厂甸庙会自然也带有浓浓的“书卷气”,是老北京庙会里有名的“文市”。

既然来逛庙会的什么人都有,厂甸庙会自然有其“平民性”,想当年,海王村火神庙前的空场还在,南新华街一溜儿排开,卖吃食的,卖旧书的,卖古玩的,卖玩意儿的,卖风车的,练把式演杂耍的,踩高跷唱京戏的……应有尽有。

▲ 厂甸庙会盛况。

可以说,在诸多庙会中,厂甸庙会的内容最为丰富,算得上雅俗共赏。

厂甸庙会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但作为庙会而闻名京城,则是乾隆年间的事情了。当时琉璃厂地界有火神庙、吕祖祠和土地祠三座庙宇,元宵节期间附近又有灯市,自那时起,厂甸庙会就和北京普通百姓过年结下了不解之缘。

京都市庙知多少,热闹开春第一场。”在诸多春节庙会之中,厂甸庙会从来都是占据头把交椅的。老北京人,尤其是小孩子们,不逛逛厂甸,怎么能叫过年?!

过年逛庙会,图的就是热闹!在人山人海里前行,如果手上还能举着一串两米来长的大长糖葫芦,糖葫芦顶上还能再粘着一面小彩旗,那年味儿才算足!

▲ 厂甸庙会,摩肩接踵,有举着糖葫芦的,也有举着沙燕风筝的,左侧最前方的糖葫芦上还粘着小彩旗,图源焦点访谈视频截图。

1963年,厂甸庙会持续了10天,游人达450万人次,想想当时整个北京市常住人口也就750万人,可算是京城盛事了。

白云观庙会




白云观里会神仙,窝风桥下掷铜钱



自清入关起,白云观逐渐成为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清代京师第一道观,声名远播。在京城大大小小的庙会中,白云观庙会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了。

▲ 白云观牌楼外,繁华的庙市。

▲ 白云观里会神仙,窝风桥下掷铜钱。

每至春节,前来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排队摸石猴拜太岁打金钱眼绝对是京城一景,队伍都能排到马路上去。

▲ 三猴不见面,铁打白云观。

▲ 白云观摸石猴的队伍。

白云观是道教门庭,庙会自初一开始,初八“祭顺星”,一直到十八晚上“会神仙”,十九当天“耍燕九”达到高潮并结束。

正月十九燕九节(即宴邱节)是邱处机诞辰。这一天,前来拈香随喜,欲与神仙结善缘的香客终日不绝。也有人专门在这一天散钱布施,以求长生不老。民间花会艺人也来凑热闹,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跑旱船……无所不有,因此也有“耍燕九”之称。

▲ 白云观庙会盛况。

1987年,白云观庙会恢复,时间却缩短到了五天,从初一到初五。

▲ 1987年白云观庙会入场券。

20年后的2007年,白云观庙会停办。但是也不用太过惋惜,以前庙会上摸石猴、打钱眼等这些传统民俗活动在如今白云观的春节期间也都具备,排队的人依旧不在少数。

如今的庙会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本处于主题地位的宗教祭祀,也就是寺庙逐渐式微,如今北京城里像白云观这样还有道士的寺庙也是寥寥无几。而原本处于依附地位的商贸和娱乐功能则日益增。可以说,在寺庙里举办庙会,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北京

寺庙举办庙会困难,但在一些地形开阔的公园里,还是可行的。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庙会再次现身京城。在地坛、龙潭湖、大观园、陶然亭等公园,能看到春节庙会。而这些庙会,严格来说算得上是庙市形式的春节游园会

▲ 恢复后的厂甸庙会,民俗区曾搬到陶然亭公园里。

进入21世纪,一些商业场所,如中关村、东安市场、隆福大厦、西单商业街等也都举办过庙会活动。

据统计,2011年仅春节期间的庙会就多达60余场,12大庙会游客近400万人次。可见,庙会这种形式对北京的影响力。

▲ 2014年的地坛庙会,游人如织。

如今的庙会,重视内容丰富的同时还追求特色。像厂甸的“文市”、地摊的“祭地”、大观园的“红楼”、龙潭湖的“冰雪”、石景山的洋庙会、朝阳国际风情节的国际范……

尽管依旧存在“同质化严重”“商业性突出”“经营粗放”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庙会已成为当代北京不容忽视的文化经济现象。

所以说,作为北京人,春节肯定是要逛庙会的,但是至于逛哪里,怎么逛,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

今年春节,北京的庙会从西城的琉璃厂、大观园到东城的地坛、龙潭湖,再到海淀的凤凰岭、中华世纪坛,再到京郊的石景山、通州、平谷、延庆等不下十处,各有特色。

不知道您今年会去哪一个?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