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这首词告诉了我们,虽然生活处处不如意,但是也要笑着去面对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在湖州的知州的任上,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谢表》,从而激怒了宋神宗,认为他以下犯上,而且还抨击了新法,使得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新党正好抓住了把柄,于是宋神宗很快下了一道圣旨把他羁押带到京城问罪,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件事情很快有了一个明确的处理结果,那就是被贬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此后苏轼的人生就陷入了困境,再也不复从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能回到京城,成为了他一生中人生的转折点。

苏轼的一生大起大落,“乌台诗案”则是一个分水岭,自从经历了这一事件之后,无论是他的人生,还是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毕竟这时的苏轼生活陷入了困境,也无从去谈什么人生理想,能够好好地活下去,那已经是不错了。黄州远离中原大地,在当时是属于蛮荒之地,远不如今天发达,生活各方面自然是大受影响,不过苏轼不是一般人,尽管生活中很贫穷,但是在思想上却又是达到了另一个境界,为此写下了无数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那都是在黄州时期所作,正是这一时期他在文学上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写下无数的经典之作。

那么除了上面所介绍的那几首之外,还有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那也是不容错过,整首词意境高远,苏轼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不仅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正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也使得这首词显得与众不同,处处充满了诗意;另外里面所传递出来的哲理,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只要能够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会有帮助,这也正是此词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

《临江仙·夜归临皋》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其实这首词如果仅仅是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它着实是很一般,但是我们只要结合了苏轼的人生经历,还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则是会发现这首词就显得别具一格,它不仅仅只是抒发了一种情感,更多的还是表达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毕竟生活中陷入了困境,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可是苏轼并没有被这种打击所以吓到,反而是积极地去面对,这样的一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

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被贬到黄州三年了,这时他已经是习惯了这种生活,不过内心却是仍然会伤感,于是他在有一天喝醉酒,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了,一个人独自在门外敲了半天的门,但是却没有人应。他并没有生气,尽管家童鼻息如雷,他在外面都听到了,但他没有再继续敲门,而是一个人拄着拐杖去到了江边,独自听那滔滔江水声。整个的上片,正是写了自己当时的处境,还有内心的感受,显得很平淡,可是再结合下片就会发现,苏轼写得极为深刻。

整个下片苏轼并没有写江边的情形,更多的还是思绪纷飞,回首了过往的岁月,以及感叹了当下的人生,我现在开始恨自己了,由于身处在官场,这身子也不像是自己的了,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忘记这功名利禄?真正地做到心无旁骛?所以我一个人趁着这夜色来到这江边,远处的江面平缓,没有半点波浪。我真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管了,只想一个人驾驶着小舟,泛舟湖上过着一种平淡的生活,以此来了却自己的残生。最后这两句正是此词的精髓,同时写得也是充满了哲理。

读苏轼的词总会有所收获,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我们从中依旧能够感受到那种深刻的哲理,这首《临江仙·夜归临皋》看似写得很普通,可我们只要了解了那段历史,明白了当时苏轼内心的痛苦,再来读这样的作品,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能够从中学会更多的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