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生钱的学问

 南山梵境 2020-01-21

这个三十年,我们把买房的统称为有钱人,把没买房的统称为穷人,在大中国,房子就区分了介层。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房产投资一直不是门好生意,自清末到民国,战乱不断,49年后,财富重新均分,祖上即使在十里洋场有坐花园别墅,最后也被充公了事。

我外公是抗日名将,小半个镇江市中心是我家的花园,到我出生,被充公的只剩半个棚子,住着我那捡垃圾的外婆。小时候坐船去上海滩看舅爹爹,他49年没能溜掉,在小菜场卖菜,一屋九口人,住八个平方,家里正中一张桌子,四周围着一圈高低床。

乱世置业,一文不值,日本人的飞机来了,一个炸弹,管你洋房别墅,炸的稀巴烂,国共大战,再多的房产不如三根小黄鱼。房产有价值,要国泰民安生逢盛世,八十年代后期,大陆开始有了商品房,短短三十年,房子从商品变成了信仰。

我是土猴,的确喜欢买房子,大约在88年,我用做小生意拼凑下来的三万元,买了人生第一个小房子,装修了一下,三年后,十二万卖出,立即再买两套小户….我从出生地江苏镇江一路沪宁线买过去,扬州、南京、苏州、上海、东莞、深圳,一路买到香港。

02年开始,我在香港投资房产,恰好03年非典,香港房产跌到低谷,我一路不停的买,不停的卖,像滚雪球一样,我投资的房产,最少回报一倍以上,大部分四至五倍的回报。在大陆,三千元一平方米买的,两万元出手,三万元每平方米买的,十三万出手,在香港,三千元每尺买的,出手最少一万。

我的经验很简单,房产我只买两头,即最低价的和最高价的。

比如,当刚入手时,你要找到你所处城市黄金地段的小户型,这种小户型万万不要购买单身公寓,一条走道的民工房,而要买到40至6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我专喜欢买这种小房子,必须捡好户型,当年我就买过扬州运河边的莱茵苑,苏州观前街、南京新街口,杭州西湖边岳庙后的小房子,包括上海静安卢汇黄浦一带的公寓,当年没有电梯,要捡二至三楼买,这种小房子妙不可言,只愁买,不愁租,更不愁卖。

记得我2000年初买的一套扬州老城区彩衣街的新公寓,50平方米,六万九买的,小二楼,租了两年,租金当年一月八百。大冬天过年,有个中介带着个买家追着我屁股后面要买,十六万九卖给他,捡了个宝,两年回报两倍。

同样也在香港,04年我273万的价格,付了一成,向银行借贷买了将军澳维景湾畔的一个七十平方米全海景的小两室,租给客人一万八,以租抵供,实际自己就拿了三十万港币不到。05年,房价上涨,我在福州拍卖寿山石,一个香港中介直追福州,四百万硬要向我买,一年不到,三十万成本赚一百万,这都是以小博大的例子。

资金充足了,你就要学会买好房子,俗称买顶,买地标,特别在低迷的市态下买地标,地标的确资金要求高,但地标是城市的头,是投资房产的最高境界,大市升时,地标领涨,大市跌时,地标抗跌。

我曾经持有过,扬州水岸泓庭(香格里拉)杭州武林一号,上海星河湾、翠湖一号、深圳地王大厦等都是地标,地标一定要赚足了才卖,因为买不易,卖不难。

近年,大陆房市见顶,回落是必然,击鼓传花,谁最后一棒看造化,只有一个可能二十年只涨不跌,道理很简单,货币宽松,这点大家都懂,以人均生活消费指数,大陆房价和香港一样,全球第一。

香港房价,是在大陆茶壶盖上的一个壶嘴,更容易漰溃,因为资金进出更容易,国际游资的进出港。但大陆富豪及知名企业近年巨额全资投港,豪宅反而抗跌。

我已从大陆及本港转投海外,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区,巴黎一区和十六区,东京的千代田和港区,曼谷的新地标,都是我近年投的项目。英国非常稳阵,法国未来的欧洲中心,日本现处低谷,曼谷是下一个亚洲之星。我反而不看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人口是支撑房价的重点,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一是地大人稀,二是税付重,持有成本太高,三是已累积涨幅,所以不推荐。

亚洲的新加坡,是非常好的市场,继香港后,新加坡房价回落,可以大胆杀进。

台湾经济低迷,台北房价高昂,又处地震带和政治局势不明朗,不推荐。

韩国、菲律宾、越南属高风险国家,首先局势不稳,投资属火中取栗。

最后建议大家,万万不要买没有特色的大众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种房风险极高,出手不易,没有投资价值。投资房产,是钱生钱,魅力无穷,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